權忠
摘 要:圖式是儲存在頭腦中的,是根據過去生活經歷而得到的對一些相似的事物的總體認識。圖式記憶往往會忽略事物間的差異,只保留它們之間相似的共同點,而且隨著人們對事物認識的不斷深入,頭腦中的圖式信息也會不斷被修正。利用圖式理論,可以幫助高中學生快速地理解文章內容,提高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從“構建語言圖式”“構建文化圖式”“構建情境圖式”三個方面探討圖式理論在高中英語閱讀方面的作用。
關鍵詞:高中英語;閱讀理解;圖式理論
研究表明,圖式之間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彼此有一定的聯系,并且存在著等級。一旦圖式信息在頭腦中形成,就會對學生的學習、生活產生深厚影響。一個受過教育的人比沒接受過教育的人接受新知識的能力更強,這是因為他頭腦中固有知識圖式的作用結果。因此,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更多的英語詞句、文化背景、生活場景等知識,幫助學生建立起豐富的英語圖式,提高他們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
一、構建語言圖式,提高閱讀能力
根據圖式理論,學生對英語的單詞、語法和修辭等語言內容了解得越多,其理解也就越深刻。很多學生不能理解一篇文章,是因為不認識文章中的單詞。高中時期建議學生掌握3500個詞匯,而高考對學生英語詞匯的要求也只有3000個左右。由于詞匯量有限,學生在每篇文章里總會有些單詞不認識,但這并不應影響他們對這篇文章的理解。教師可以把一些重要的關鍵詞羅列出來,重點加強學生的記憶。
如,教師可以總結不同類型文章經常出現的關鍵詞,使學生在閱讀文章看到這些關鍵詞時,能快速地調用相應知識和相關解題方法。筆者曾給學生總結了科技類、自然類、人物類等文章的常用詞匯,并教給他們相應的解題方法技巧,當學生遇到這些關鍵詞時,就會自然而然地聯想到這篇文章重點講述了什么,從而將他們的思路引導到文章脈絡上來。比如當看到“earthquake”這個詞匯時,學生就會想到自然災害,接著會想到自然災害類的文章一般都會提到災害的預防措施、災害的嚴重性、如何減輕災害帶來的損失等內容,這樣學生即使文章里有不認識的詞匯,也能根據頭腦中對災害的圖式記憶,調動各個學科知識來理解這篇文章。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幫助學生構建語言圖式來提高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
二、構建文化圖式,提高閱讀能力
提高高中英語閱讀能力不僅要靠積累詞匯和掌握語法,還要了解一些西方文化的知識。因為,文化的反差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當一篇文章中涉及文化的相關知識時,學生就會去搜索頭腦中中西文化的信息來理解這篇文章,從而增加閱讀的趣味性,提高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
比如在講述:“Festival around the world”之前,筆者會給學生講述中西方不同的節(jié)日:美國的復活節(jié)、圣誕節(jié);泰國的佛誕節(jié)、水燈節(jié);日本的敬老節(jié)、文化節(jié)等。在學生了解完這些信息之后,腦海里就會存儲成一定的圖式,在閱讀到關于文化題材的文章時,大腦就會主動調出這些文化信息,幫助其快速了解文章。比如當他們看到“Christmas”時就會想到在過圣誕節(jié)時,西方各國存在的一些差異。接著,學生又會把已知的文化圖式帶入到文章當中去理解文章大意,檢驗自己已知的信息是否準確。這樣,通過文化圖式,加深了學生對中西文化的認識,提高了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
三、構建情境圖式,提高閱讀能力
情境圖式是對社會交際的情境場合以及相應的適當行為的認識。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構建情境圖式可以幫助學生識別環(huán)境,利用自己的生活經驗來切實體會到文章所表述的環(huán)境,從而預測在該環(huán)境中應該發(fā)生哪些事情、產生哪些行為,然后在閱讀的過程中對自己固有的認知加以驗證,從而深化原來存儲在大腦里的圖式,提高對文章的理解能力。
比如,在讓學生閱讀一篇關于人際交往的文章之前,教師不妨讓他們去想象一下自己遇到過哪些印象深刻的關于人際交往的事又有哪些人際交往的技巧,再讓他們去閱讀這些文章。這時,學生會利用頭腦中固定的圖式,用熟知的交往禮儀、技巧去和文章中的信息加以比對,并且在這個比對的過程中不斷收集與圖式相關的信息,從而使這個情境圖式更加準確實用。這樣,就能讓他們根據生活情境來更好地理解文章。以此類推,當遇到類似可以用生活情境描述的文章時,可以讓學生根據生活經驗來推測文章信息。
圖式是存在于人的記憶里的認知結構,圖式不僅指對事物的概念性認識,也包括對事物的程序性的認識。簡而言之,圖式就是對反復出現的情況的概括認識。利用圖式理論,可以幫助高中生提高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工作中,教師要把圖式和閱讀教學緊密結合,尋找切實可行的方法,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周巧玲.巧用思維導圖 提升思維品質:圖式理論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7.
[2]張君蘭,閔健.圖式理論在英語閱讀課教學中的應用[J].校園英語,2017.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