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林燕
陶淵明,歷來是隱士的代表,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每當提及陶淵明我們總是輕易想到“五柳先生”“桃花源”“歸園田居”等字眼,都知道他是一個個性自由灑脫、追求田園生活、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恬淡詩人,對他幾度入仕做官又回歸田園的入仕辭官經(jīng)歷不甚了解。我們更為熟知陶淵明的田園詩和散文辭賦,如田園詩《歸園田居》,散文辭賦《五柳先生傳》《桃花源記》《歸去來兮辭》,也是通過這些詩歌和散文辭賦來了解他的性情和思想,對他的詠懷詩和其他的散文辭賦了解卻不是很多。但是他的這些詩和辭賦也很好地為我們展示了他的家人及親情、友人及友情、農(nóng)村田園生活、做官經(jīng)歷感受和個性志向。陶淵明的詩詞和散文辭賦不僅給東晉的文學添上了自然清新的一筆,也為中國的文學發(fā)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現(xiàn)在,有幸讀到了被讀者評價為“新人文傳記散文寫法第一人”的高維生所著的《歸去來兮陶淵明》(二十一世紀出版社集團2017版,以下簡稱《陶淵明》),讓我能從新的角度去了解陶淵明。這部傳記,作者從陶淵明所處的歷史背景入手,歷史資料詳實,論述充分,著重研究了他入仕時期和回歸田園時期的大量詩歌及散文辭賦,系統(tǒng)地向讀者展示了陶淵明入仕做官的經(jīng)歷和他回歸田園后的生活。為了讓人們更好地了解陶淵明,作者收集和查閱了許多陶淵明的詩詞資料及有關學者研究陶淵明的資料,并通過對這些資料的分析,對陶淵明的官場、田園生活作了很好的補充,填補了關于陶淵明的歷史部分的學術空白。為人們提供了嶄新的角度去理解陶淵明。
認真細讀《陶淵明》,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作者對于陶淵明的人生經(jīng)歷的梳理,不是像我們之前看過的大多數(shù)的人物傳記的梳理那樣,以時間為順序、根據(jù)時間來寫陶淵明的經(jīng)歷,而是收集了東晉時期的歷史資料,將陶淵明的一生置于東晉的社會、歷史的發(fā)展中,從而進行認識、梳理和把握,發(fā)掘他的做官和隱士身份及其在古代中國社會、歷史和文化發(fā)展中的作用。而且,作者注重結(jié)合陶淵明的詩歌和散文辭賦、古今中外學者對陶淵明的相關認識和研究,來揭示陶淵明的人生經(jīng)歷及精神世界,讓人們從多種方面更進一步來了解其本人及其詩歌、散文。作者的想象和文字讓我們認識了處在各派勢力爭權奪利、相互殘殺的東晉歷史中的陶淵明。
仔細閱讀《陶淵明》,可以發(fā)現(xiàn)它有兩個重要內(nèi)容:一是將陶淵明放在宏大的東晉歷史背景里,用散文式的寫法對與陶淵明入仕有關的人物及東晉的歷史事件介紹的非常詳細;二是用散文式的語言詳細地介紹了陶淵明一生的詩歌、思想和生活的歷程。我們還可以發(fā)現(xiàn)它有一個重要的特點:作者在自己介紹人物及詩歌的同時也引入了其他學者的相關觀點。作者在時間交錯的維度上展開了對陶淵明的詩歌及散文發(fā)展、入仕及辭官歷程、人格形成的描寫,揭示了陶淵明的人格、命運和取得的成就與他所處的社會、時代間的關聯(lián)和作用,挖掘他詩歌、散文辭賦的內(nèi)涵,人格形成及入仕、辭官歸隱田園的某些必然性要素和規(guī)律性特點,并且對他的人格特征和他在文學上所取得的成就進行詳細介紹。
在文學方面,作者重點介紹了他的詩歌。為了讓讀者更好地理解陶淵明的詩歌,作者用一些通俗易懂、富有散文氣息的語句來解釋詩歌,借著對詩句的解釋自覺地向我們展示了陶淵明作詩時的所處環(huán)境、生存狀態(tài),并且加入了古今的一些學者對陶淵明詩歌的理解與見解,更好地表現(xiàn)出了陶淵明的思想和人格。在政治方面,作者對陶淵明入仕和辭官時風云變幻的歷史背景、影響其入仕的出身和家世、做官時的體驗及做官與他追求生命的本質(zhì)間的深刻矛盾都做了詳細地論述。這些論述很好地向我們展示了陶淵明的幾次做官和辭官的原因、他對官場的體驗及他的人生志向,為我們刻畫了一個清晰的“歸去來兮”的官者形象,他在官場與田園間的“歸去來兮”讓我們更深地明白與理解他離開官場、歸隱田園,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的第一位田園詩人。在隱士生活方面,作者通過對陶淵明的詩歌介紹,對古代和現(xiàn)代畫家為陶淵明所作畫的介紹與解釋,為我們塑造了隱在田園的詩人形象,所以他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作者表現(xiàn)詩人在辭官歸隱后,攜著晨露在田間辛苦勞作,努力耕作為解決家人的溫飽問題;又與農(nóng)民鄰居、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飲酒,一起于重陽節(jié)賞菊,于是酒和菊花就成了陶淵明人生符號。而且作者對陶淵明在黑暗動亂的東晉時期,為人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桃花源式的人間仙境,給人以桃花源式生活的想象的充分肯定。在親人與友情方面,作者通過詩歌介紹及相關解釋,很好地讓我們了解他與他的親人、朋友間的情誼,知道了對親情和友情他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生活在東晉動亂歷史時期的陶淵明有他自身不能超越的局限性。曲折的做官經(jīng)歷,追求自然而閑適的精神世界,都烙上了他所處的動亂時代在他生命中留下的印跡,顯示了在那個年代,他與其他爭權奪利者的顯著不同。他是一個有自己堅定人生信念、執(zhí)著人生理想的大詩人,他希望能夠像自己的祖先那樣為國家奉獻自己的微薄力量,實現(xiàn)抱負。為解決家里的溫飽,他也幾次入仕做官。但是受山水大自然的熏陶及自身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的人格的雙重影響,他又幾次辭官。在他“歸去來兮”地幾次經(jīng)歷中,領悟了人生的真諦,獲得了精神超越,為后世留下了非常寶貴的精神和文學財富?!短諟Y明》為陶淵明的人生經(jīng)歷和精神品格作出了清晰的判斷和客觀的描述。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陶淵明的人生就是動亂東晉歷史河流中的一股清流,借助各方勢力爭權奪利、相互殘殺的歷史局面,能更好地閃爍出他的人生、精神、人格的光輝。對后人來說,最重要的就是通過對陶淵明的人生經(jīng)歷和他留下的詩歌財富的介紹和分析,為歷史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為未來留下更大的想象空間?!短諟Y明》以陶淵明所處時代的歷史資料、流傳下來的詩歌材料及作者對詩歌的論述和其他學者對陶淵明及其詩歌的研究資料,讓我們更深入了解歷史和田園中的陶淵明,為身處現(xiàn)代社會中喪失真情的人們提供了一劑很好的良藥,也為我們把握現(xiàn)實世界、面向未來世界提供了可供借鑒的啟示。
(作者系南昌大學人文學院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