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歡
【摘 要】在我國如今的高考制度下,學校、家長、社會和企業(yè)都依據(jù)學生的成績單來進行評判和選擇,對學生個人素質(zhì)與品質(zhì)的關注不足,暴露了我國當前教育普遍存在的問題。近幾年,我國教育改革的力度有所加大,德育教育也開始受到了關注,陳舊的人才培養(yǎng)和選拔模式有了改變的趨勢。在這一背景下,高中班主任應走在教育改革的前列,做好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本文結合筆者自身的工作經(jīng)驗,對如何做好高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高中 班主任 德育工作
如今的高中生,接觸社會與網(wǎng)絡的途徑很多,對于明辨是非能力尚未形成的他們來說,極容易受到不正之風的影響,建立起不正確的價值觀,走上錯誤的發(fā)展道路。高中班主任作為學生們的“領頭人”,必須做好德育教育工作,為他們指出一條明朗的大道,更正他們的思想、性格,優(yōu)化他們的品行。
一、調(diào)整策略,感化“問題學生”
每個班級中都難免會有一些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自私自利,叛逆,與教師關系不融洽的“問題學生”,他們也是班主任開展工作時最為頭疼的問題。對于這類學生,班主任一在的批評教育,但并不奏效,原因就是這樣的教育方法只會導致學生叛逆心的進一步增強,是他們所反感的。因此還需要班主任重新制定辦法,改進德育教育的實施策略。對于一些性格頑劣的學生,班主任可以用愛和溫暖來感化他們,學生學習不好就多給他們留出時間,在課下為他們“開小灶”;學生不愿參與集體活動,就大膽讓他們成為活動的組織者,增強他們的責任感;學生不團結同學,打架斗毆,就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與他們談心,了解學生的問題所在。總之,對待“問題學生”,班主任要耐心、細心,采取強制性的教育管理手段只能收到相反的效果,只有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對他們的愛,才能體現(xiàn)出德育教育的效果。
二、多設參謀助手,培養(yǎng)優(yōu)秀干部
班干部是高中班主任工作的得力助手,選拔一支精明能干的班干部隊伍,對班主任做好班級管理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班級管理中,比較忌諱的是班主任一人說了算,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班級缺少風格和特點,班主任與學生的關系容易變成對手的關系。如何變對手的關系為助手的關系呢?這是班主任工作的藝術所在。我認為首先班主任要有多設助手的想法,要使每一名班干部成為助手,要把每一名學生當作助手。每名學生在班級中都負責一定的事情,大家都為班級負責,給以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用民主管理的方法,這有利于班級的管理。比如,我利用人人都有上進的心理,讓班里所有學生爭做班干部,班干部不是整年制,而是實行每周換任制,領導班級優(yōu)秀的可以續(xù)任,不稱職的就要換任。這樣,只要自己有才華,就可以爭到當班干部的機會,而且可以續(xù)任,如果在職不努力,下周可能就要“下崗”,學生積極性很高。同時我鼓勵他們珍惜難得的機會,努力學習并敢于、善于表現(xiàn)自己的才華,為班級爭得榮譽,重新塑造自己。在我國幾千年的歷史影響下,可以說人人皆有官癮。高中學生也不例外,同學們有了當“官”的機會,履行班干部的職責,讓其既體會到榮譽感,又受到壓力。由于他們從嚴要求,不斷克服缺點,積極向上,他們的才華顯露了,人格美了,形象改變了,信心增強了,人們的偏見少了,從而達到了思想轉(zhuǎn)化的效果。由于我堅持學生爭做班干部的制度,半學期以來,我班上的班風、學風真正走上了正軌,原本思想落后、成績較差的學生積極性也調(diào)動起來,已經(jīng)形成了蓬勃向上、團結進取的良好班級氛圍。
三、開展實踐活動,增強德育效果
德育教育并不是口頭教育,是需要踐行與實際的。班主任開展德育教育切不可直接以理論和說教的形式來進行,因為高中階段的學生對這樣的教育是最為抗拒的,只有無聲的踐行才能真正體現(xiàn)效果,同時讓學生切實獲得心態(tài)和行為的轉(zhuǎn)變。因而,將德育教育滲透于實踐活動中是十分必要的。班主任要想學生之所想,做學生之所需,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輔助德育工作的開展,以活動帶動講述,將兩者有機結合,不但學生樂于參與,而且可以將德育于輕松有趣中潛移默化地滲透,這樣的德育比起單純的說教,自然效果更佳。為此,筆者采取了在學生中開展“說一說”“看一看”“走一走”等活動。如組織學生參觀本地的歷史性建筑、走訪孤寡老人、采訪有影響的人物、進行社會調(diào)查、開展社會志愿活動等等,對學生進行思想上的熏陶,開闊視野,貼近社會,體驗生活,隨后開展總結感悟活動,以實踐教育實現(xiàn)自我教育。這種方式帶來的影響是深刻的,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將會起到深遠的啟發(fā)、教育作用,使他們在今后能夠更好地規(guī)范自己的品行、完善自己的世界觀。
四、家校結合,形成德育合力
我們常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最親密的伙伴,是孩子模仿和學習的對象,因此在家庭中展開德育工作也是必然結果。班主任幫助家長進行家庭教育,在促進家校結合中具有關鍵作用。
首先,班主任需要協(xié)調(diào)與家長之間的關系。多數(shù)家長糾結于學生的考試分數(shù),而忽略了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現(xiàn)在學校都在全面實施素質(zhì)教育,更加注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這就出現(xiàn)了教育觀念不一致的現(xiàn)象。班主任要改變家庭教育觀念與學習失調(diào)的情況,協(xié)調(diào)與家長的關系,指導家庭合作教育,讓家長更加關注與孩子的心靈溝通。如合肥某中學構建多維度的家校聯(lián)系體系,家長會、開放周、親子活動日、給家長的一封信、讓家長參與學校管理工作等。還有學校創(chuàng)辦了《家校新干線》雜志,定期發(fā)行,指導家庭教育,讓家庭教育成為學校德育工作的延伸和補充。還可以建立班主任和家長的溝通平臺,教師借此了解學生在家的生活,家長也可以知道學生在學校的情況。
五、結語
教育家斯霞呼吁,智育不好是次品,身體不好是廢品,德育不好是危險品。作為班主任,我們不能一味追求眼前利益,只考慮學生的學習成績、高考指標,而忽視了對學生道德引領,賠進了學生的長遠發(fā)展,我們不能忘記立德樹人才是教育的初衷!
參考文獻
[1]李建明.談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開展[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6(19):191,
[2]鐘小思.高中班主任如何做好學生德育工作探究[J]教育,2016(07):25,
[3]趙婧.論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開展[J]中國校外教育,2017(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