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月輝 王文靜
摘 要:通過諺語,我們能夠了解到一個民族的生產(chǎn)和生活狀態(tài)。諺語能夠反映一個民族的語言與文化。甚至可以這么認為,諺語跟社會的多個方面息息相關(guān)。通過進一步分析,我們可以了解到諺語跟文化和風(fēng)俗習(xí)慣、宗教信仰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英語和漢語中的諺語不僅在表達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而且在寓意上差異非常大。在當今跨文化交際的時代,諺語的翻譯顯得非常重要。筆者從跨文化的角度對英漢諺語翻譯進行了探究。
關(guān)鍵詞:跨文化交際 英漢諺語翻譯
前 言
在文化交流越來越頻繁的過程中,我們對語言的翻譯不僅僅只注重于技巧的研究,更要注意從文化的角度去進行翻譯。翻譯的本質(zhì)是對語言和文字之間進行靈活轉(zhuǎn)換。而通過英漢諺語的翻譯,我們能夠?qū)Χ喾N文化之間的轉(zhuǎn)換有更為深入的認識和研究。
1.英語諺語翻譯跨文化因素分析
通過對文化的內(nèi)容及本質(zhì)進行分析,我們知道文化是較為復(fù)雜的。文化不但包括了知識和道德,還包括了法律、風(fēng)俗等。另外,語言和文化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文化在語言中占據(jù)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國和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的民族差異較大,所以也就導(dǎo)致了文化內(nèi)容的差異化。如何實現(xiàn)英漢諺語之間的翻譯,這是非常重要的。
1.1跨文化概念闡述
所謂的跨文化,就是指的是“對于與本民族文化有差異或沖突的文化現(xiàn)象、風(fēng)俗、習(xí)慣等有充分正確的認識,并在此基礎(chǔ)上以包容的態(tài)度予以接受與適應(yīng)。”跨文化的表現(xiàn)形式不僅包括地理環(huán)境和風(fēng)俗傳統(tǒng),還包括傳統(tǒng)習(xí)慣、價值觀觀念諸多因素。要想使諺語的翻譯更加準確,我們就有必要深度了解文化的差異和歷史、背景。唯有如此,我們使學(xué)習(xí)諺語的翻譯的效果更好。
1.2影響英漢諺語互譯的跨文化因素分析
我們中華民族具有幾千年的歷史文化,其中的諺語非常豐富。由于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跟我們中華民族的差異較大,不僅文化背景不同,而且風(fēng)俗信仰存在顯著的差異。所以,我們在翻譯諺語的時候,一定要考慮跨文化因素的影響。
2.跨文化交際角度下的英漢諺語翻譯策略
2.1歸化法在英漢諺語翻譯中的應(yīng)用策略
所謂的英漢諺語翻譯中的歸化法,就是在目的語中靈活地運用相似的表達方式翻譯出諺語所要表達的意思。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揭示諺語的本質(zhì),僅僅把握源語的內(nèi)涵。歸化的最終目的是使得譯文更加規(guī)范化,使翻譯后的語言更加地道。比如,我們在翻譯我國諺語“塞翁失馬,焉知非?!钡臅r候,如果僅僅使用直接翻譯的方法,翻譯為“When the old man on the frontier lost his mare ,who could have suggested it was a blessing in disguise”那么就會鬧笑話。其實,如果我們順應(yīng)源語的文化內(nèi)涵,我們可以翻譯成“Misfortune may is a blessing in disguise ”通過這樣翻譯,達到了跨文化交際更好的效果。
2.1異化法在英漢諺語翻譯中的應(yīng)用策略
所謂的異化,就是對文化價值觀的一種民族偏離主義的壓力。通過在充分了解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和我們中國的文化差異之后,從而使讀者深入外國的一種翻譯方法。比如,
“君子之交淡如水”翻譯成英語的時候,因為英語中沒有君子這個詞,但是我們可以用紳士(gentleman)這個詞來代替。因此,“君子之交淡如水”就可以順利成章地翻譯為“The friendship of a gentleman is insipid as water.” 又如,“皇天不負苦心人”翻譯成英語的時候,英語中皇天這個詞義是不存在的,在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的辭典中,他們使用的是上帝(Providence)這個詞,那么,我們可以將這句諺語順利成章地范圍為“Providence does not let down a man who does his best.”通過異化法的翻譯技巧,既能夠使源語中的文化和民族特點得到保留,還能夠引入外國文化。在跨文化交際的二十一世紀,這種翻譯技巧是非常實用的一種技巧。
2.3歸異互補法在英漢諺語翻譯中的應(yīng)用策略
所謂的歸異互補法,其本質(zhì)就是將歸化法和異化法充分結(jié)合在一起。不管是歸化法還是異化法,都是為了使翻譯更加地道,從而獲得更好的跨文化交際效果。比如這句 Tom is 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 這句話的翻譯,如果我們使用歸化法翻譯的話,可以譯為“湯姆是披著羊皮的狼”然而,這樣的翻譯效果不太好,因為會讓讀者認為湯姆是一個外表溫順而內(nèi)心殘忍的人,這樣的翻譯是跟源語是有出入的。所以,我們可以補充“他是一個外強中干的人”。如此才能使翻譯更加準確無誤。又如,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翻譯為“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等例子非常多。
3.小結(jié)
在語言的學(xué)習(xí)過程中,諺語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僅如此,通過語言我們能夠了解到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文化。如何對英語和漢語中的諺語進行更準確地互譯,根據(jù)特定的文化語境來了解文化差異,通過歸化法、異化法和歸異互補法等翻譯方法巧妙結(jié)合,從而實現(xiàn)對英漢諺語的成功翻譯,這是非常重要的。而且,這也是有利于提升跨文化交際的效果的。
參考文獻:
[1] 王德春.漢英諺語和文化[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6).
[2] 將學(xué)清.英語諺語與翻譯[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5
[3] 厲振儀.常用諺語分類詞典[M].上海:上海大學(xué)出版社.2006.
[4] 羅圣豪.論漢語諺語[J].四川大學(xué)學(xué)報.2003年第1期.
作者簡介:張月輝(1993-),女,漢族,河北唐山人,2016級翻譯碩士在讀研究生,單位:華北理工大學(xué),研究方向:英語口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