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碧娥
摘要:語文科目是小學階段最主要的教學任務之一,通過六年的語文學習,學生不僅要掌握最基本的學科知識和技能,更要通過這一學習過程完善自身性格和興趣指向。而涉及到具體教學內容,童話閱讀板塊的教學則更能影響學生的個人發(fā)展。
關鍵詞:培養(yǎng)意義;培養(yǎng)目標;培養(yǎng)策略
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任務,因為閱讀能力是學生學科學習的輸出能力,可以較為全面的體現(xiàn)學生的語文學科綜合水平。而提到童話閱讀能力,則是一種既能拓寬學生學科知識面,增強學生學科學習興趣,又能影響和改變學生性格品質,形成善良道德觀的重要能力。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童話閱讀習慣這一點上要格外用心,要給出最高效最有力度的具體培養(yǎng)方案。通過一系列培養(yǎng)過程和策略實施讓學生能從中得到進步和提升。
一、培養(yǎng)意義
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專項板塊,閱讀板塊的教學一直都是教師制定和實施教學策略時的重點考慮方向。雖然小學語文教學的內容都是十分基礎和單一的,但并不意味著教師的教學任務也是輕松簡單的。既要教授學生字音字形、詞義句意,又要傳授文章知識,引導學生學會賞析詩句等等。這樣一來,小學教師的工作任務就顯得繁多又復雜,工作壓力也會隨之增強。為什么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要把童話閱讀能力培養(yǎng)方案單獨提出來,并作為重點教學任務去關注和探討呢?這就是該段文字的核心主題,即童話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意義。洞悉了這其中的真正意義,教師才能更直接準確的掌握能力培養(yǎng)的要領。
培養(yǎng)意義之一在于利用生動有趣的童話文體吸引學生的閱讀興趣,并以此增強他們的閱讀能力。通過六年的小學學習,學生要具備基本但是完整的閱讀能力。這是小學教師教學的任務,也是學生學習語文學科的目的之一。但是僅靠有限的書本知識,要想讓自己的學生形成具有一定水平的閱讀實力,對教師來說是十分困難的。所以利用童話文章的趣味性,和該類文章本身就具有的年齡針對性,學生能很快的理解文章,也能很好的投入到文章閱讀中,閱讀障礙會降低很多。這樣一來,學生的文章閱讀能力就得到了提升的保障。
培養(yǎng)意義之二在于利用淺顯易懂的童話故事給學生傳授人生哲理。小學階段的學生是正需要培養(yǎng)和規(guī)正性格品質的年齡階段,但太過復雜的道理哲學這個階段的學生是不能理解的,很難達到規(guī)正效果。而童話故事往往都是包含美好品德,善良行為。是具有強調性和指示性的故事類型。通過童話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能逐漸懂得這些童話故事所要表達的意義和目的,自身的性格也會受到感染和轉化。這就是小學語文教師進行童話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兩個主要意義。教師明確了這樣的意義,就能為學生篩選更適合他們的閱讀內容,制定的培養(yǎng)策略也會更有效;學生明確了這樣的意義,在進行童話閱讀時,也能更投入更專注。
二、培養(yǎng)目標
明確了培養(yǎng)意義,教師和學生對童話閱讀培養(yǎng)過程都有了一個更為深刻的理解,但落實到具體的培養(yǎng)方案制定,教師還是要考慮到培養(yǎng)目標。有具體清晰的培養(yǎng)目標,教師才能更好的引導學生進行童話文章閱讀,學生才能通過這一過程收獲更多寶貴財富。關于童話閱讀習慣培養(yǎng)的主要目標有以下幾個:
第一個,閱讀童話故事時,學生要有思考和總結的習慣。上文已經(jīng)提到過,童話故事都是蘊含了一定的哲理和道理在里面的,如果學生只是簡單的瀏覽童話故事,是很難領悟到其中蘊含的道理的。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帶著自己的思維和領悟能力去閱讀,去體會。為了更進一步的把思考這一點落實到實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養(yǎng)成總結故事的習慣。學生能用一句話或者幾個詞語概括自己的閱讀感受或者學生能獨立的用一段話復述文章大意等,都可以作為教師培養(yǎng)的目標。第二個,通過閱讀童話故事,學生要學會運用童話寫作素材。為了避免在寫作時,大部分學生都用到同一個素材,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篩選故事素材。這一目標是從學生的寫作要求出發(fā),談論學生的閱讀要求。雖然語文學科囊括的板塊有很多,但它仍然是一個大的整體,每一部分都與其他學科板塊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閱讀量的增強,會積累寫作素材。寫作能力的加強,也會加深學生的文章理解能力。第三個,讓學生通過童話閱讀,可以增強學生對字音字形,詞義句意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科,學生最主要的任務之一還是掌握和運用漢字基礎。由于童話故事具有極強的趣味性,對學生的吸引力也很大,所以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會認識和掌握更多的漢字,更多的詞語以及理解不同的句式句意。這也是小學語文教師培養(yǎng)學生童話閱讀習慣的主要目標之一。
三、培養(yǎng)策略
前文談到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童話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意義和培養(yǎng)目標,這二者都是對童話閱讀習慣培養(yǎng)的深度剖析,從大局視角來談論培養(yǎng)過程所能體現(xiàn)的深刻含義和目標導向。而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對教師來說具有同等重要性的教學方針,就是對童話閱讀習慣培養(yǎng)的策略探討。以一線視角看待這一問題,教師的具體教學內容可以有以下幾個方案:
第一點,圍繞前文所述的培養(yǎng)學生思考和總結的習慣。要引導學生主動積極的去思考童話故事,而不是單純的閱讀和欣賞。教師可以在學生進行閱讀之前,給學生布置閱讀思考題。這樣做能讓學生在閱讀時有明確的指向性和目的性,學生的閱讀過程也不會太散漫隨意,讓他們在無意識中養(yǎng)成良好的思考習慣。在學生閱讀完成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制作類似于思維導圖一樣的故事導圖或者感悟導圖。這一做法是引導學生進行閱讀總結,而且趣味性更強,學生會更能夠接受和掌握。第二點,針對抓住寫作素材這一問題,教師也可以有較為高效的培養(yǎng)策略。小學語文教師先要明確的是,讓學生通過閱讀童話篩選屬于自己的寫作素材,其真正意義在于讓學生形成這樣一種意識,即在每一次閱讀任意文章的時候,都能下意識的去歸納素材。所以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童話故事心得講述活動,鼓勵他們說出自己的看法,久而久之,學生在進行閱讀時就會慢慢形成自己的看法和總結,再遇到寫作任務時,學生的寫作面也會寬很多。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談到童話閱讀的習慣培養(yǎng),該篇文章給出了三個切入點。對習慣培養(yǎng)意義的探討,深度剖析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視童話閱讀的真正意義和長遠影響;對習慣培養(yǎng)目標的探討,則是給了教師和學生更清晰的方向和動力;對習慣培養(yǎng)具體策略的分析是總結了前文所述,給出具體的高效的培養(yǎng)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