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婷婷
【摘 要】小學階段正是學生打下語文基礎、塑造基本語文素養(yǎng)的開始階段,而語文閱讀教學也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適合學生并且能夠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的閱讀教學方法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都有著重大的作用,故而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注重閱讀教學,努力提高閱讀教學質(zhì)量,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理解能力和綜合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究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距離已不再是人們交流的阻礙,信息交流的便捷伴隨著交流活動越來越頻繁,在交談過程中語言表達能力的作用日益凸顯出來。然而目前大部分人的語文表達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都較差,在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時往往詞不達意甚至根本不能完整地說寫出來,想要改善這種狀況,提高國民的表達能力,就要重視開展義務教育階段時期的語文閱讀教學活動,尤其是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為之后的語文學習做鋪墊。
一、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源泉。小學階段的學生缺乏自控能力,學習在很大程度上受喜好支配,而語文的學習相對于其他學科而言,有些枯燥乏味。在語文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想要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必須采取合理的教學方法。一堂課開始之初,學生的注意力還沒從課間活動里轉(zhuǎn)移到課程中去,如果教師一到教室就直接開始講課,學生根本就聽不進去教學內(nèi)容,如此一來必將降低教學效率和質(zhì)量。較好的辦法是在開始新課之前教師可以運用講故事、設置懸念、播放相關多媒體等教學手段引入新課,利用學生的好奇和好動心理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來,為下面的教學活動做鋪墊。
二、創(chuàng)造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
學習環(huán)境的好壞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學習效率影響很大,好的學習氛圍能帶動帶動全班同學乃至全校同學努力學習,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同樣也能促進學生保持閱讀習慣。學生除睡覺外的多數(shù)時間都是在學校里度過的,教師應該根據(jù)這一點制定合適的教學計劃,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诖?,教師可以在教室里組織置辦“語文閱讀小天地”,為學生提供一個書籍共享平臺,通過這個平臺學生可以將家中閑置的書籍放到“閱讀天地”中分享給其他學生,學生之間分享的書籍往往是他們都比較感興趣的,這樣一來就能促進學生之間的閱讀經(jīng)歷的交流,有利于他們閱讀技能的提高。
三、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
小學階段的學生不喜歡閱讀往往有兩個原因。一是他們在課外時間里不能自主地抽出自己玩耍的時間去閱讀。二是他們沒有良好的自控能力,不容易靜下心來完成一件事情。在閱讀過程中沒有人監(jiān)督就容易一心二用,導致閱讀效率低下,從而傳達給自己不喜歡閱讀或者讀不進書的錯誤信息,進而又加劇他們對閱讀的厭惡心理。為解決這兩個問題,教師可以拿一些平時的語文教學課供學生閱讀指定的課外書籍,在閱讀的同時讓學生隨手記下自己對書中人物或者情節(jié)的理解和看法,在學生看完書籍之后教師再組織他們討論交流書中的人物和情節(jié),同時發(fā)表學生自己讀完書籍的感受。這種教師指定時間和書籍的閱讀模式解決了學生沒有時間閱讀的問題,在閱讀之后的全班范圍內(nèi)的討論要求每一個學生有話可講,這又進一步督促每個學生認真仔細地閱讀,長期堅持就能幫助學生養(yǎng)成閱讀習慣,通過閱讀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四、鼓勵學生積累語言表達
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是長期積累的結(jié)果,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教師應多注意引導學生積累好詞妙句,積累到一定程度后學生在語言表達時就能將平時收集到的詞句運用出來,從而提高學生表達能力。在積累詞句的同時,教師也要帶領學生賞析好句好段里所含的修辭手法,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應用修辭的奇妙之處,并且?guī)椭麄儗W會自主賞析修辭手法,靈活運用在自己的表達當中。例如,在小學語文課本的《山中訪友》一文,主要講述的是作者到山中游訪的所見所聞所感,在該文章運用了大量擬人修辭和一些比喻的修辭手法,將微風、古橋、鳥兒露珠、樹木、山泉等意象人格化,而作者把這些山中的景物都看作自己的好友,與題中的“訪友”相呼應。教師在對該文章進行閱讀教學教學活動時,可以先讓學生獨立自主閱讀全文,在他們對文章有了初步地認識之后閱讀全文,并把感興趣的句子勾畫出來,在這之后學生先在小組內(nèi)討論自己勾畫的句子的妙處,再由每組分別在課堂上做講解,最后由教師帶領賞析這些句子,并解釋擬人和比喻修辭手法的含義。這種先讓學生自主探索體會語文表達的魅力,再由教師總結(jié)鞏固的教學手段,不僅能加深學生對語言表達技巧的理解和記憶,增加學生的語言積累,也能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賞析文章的能力。
五、結(jié)語
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想要提高閱讀教學的教學質(zhì)量和教學效率,就必須使用合理的教學方法,即先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有閱讀書籍的動力,再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并開始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促進他們長期保持自主閱讀的好習慣,在閱讀中一點一點的積累語文表達的方式和技巧,最終達到提高整體語文水平和語文素養(yǎng)的目的。這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總結(jié)和改善教學方法,更需要教師和學生的長期努力和不斷堅持。
參考文獻:
[1]楊宕軍.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方法[J].教育教學論壇,2016(1).
[2]韓紅梅.小學語文教學中怎樣優(yōu)化教學方法提高學生閱讀能力[J].才智,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