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榮暉
摘 要:伴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深化,如何提升教學效果,已經(jīng)成為每一位教師所研究的課題,而對于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而言,也是同樣如此。至此,在實踐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及時地更新教育觀念、思想等,致力于有效教學、創(chuàng)新教學的實現(xiàn),為最終的教學效果提供保障,將學科價值最大化地展現(xiàn)出來。基于此,本文將以此為話題,對其的提升策略進行研究,希望對相關(guān)工作的展開發(fā)揮出借鑒價值。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 教學效果 提高策略
新課標提倡,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致力于教學效果的提升,只有這樣才能展現(xiàn)學科價值,使學生的學習體驗得以深化。至此,身為一名初中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的過程中,也應以新課改為導向,將諸多的教學模式、方式融入其中,使課堂內(nèi)容得以豐富、拓展等,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獲取到知識,使教學目標得以達成。至此,在現(xiàn)階段,對其的提升策略加以分析,是至關(guān)重要的。
一、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果的價值
(一)有助于課堂氛圍的營造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部分初中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思想、觀念較為陳舊、保守,導致教學嚴重的缺乏創(chuàng)新性、生動性等,難以使最終的教學效果達到預期。而致力于教學效果的提升,教師就會將諸多的教學方法、形式等融入進來,使教學的創(chuàng)新性、生動性得以提升,使學生們主動、積極地投入其中,使課堂氛圍變得更生動、和諧,使有效教學得以真正地實現(xiàn)。
(二)有助于教學目標的落實
伴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逐步深化,無論在哪一階段的教學中,都更加推崇三維目標的落實,要求教師不僅要關(guān)注學生的知識、技能的獲取情況,也應注重其情感的變換等,將學科價值突顯出來。而在實踐教學中,教師有目的、有意識地提升教學效果,就將有利于教學目標的落實,將教學效果發(fā)揮到最大,為學生們的全面發(fā)展保駕護航。
(三)有助于高效課堂的構(gòu)建
在當前,如何構(gòu)建起高效課堂,已經(jīng)成為每一位教師所研究的課題,而對于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而言,也并不例外。至此,在實踐教學中,教師致力于教學效果的提升,就將有利于該目標的落實,全面地增強教學的生動性、創(chuàng)新性、實效性等,使教育效果達到預期。
二、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果的路徑
(一)做好課前導入,提升教學效果
在一節(jié)語文課中,課前導入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其開展的好壞與否,將對最終的教學效果產(chǎn)生直接的影響。至此,初中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要想促使教學效果的提升,就可以將課前導入作為入手點,達到預期中的教學效果,使教育目標得到落實。
例如,在講解《再塑生命》一課的過程中,在課前導入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就可以以故事敘述的方式,來為學生介紹一下海倫·凱勒創(chuàng)作本文時的背景,以及其的生平經(jīng)歷等,繼而引入本文,推動教學活動的展開。在這樣的導入模式下,可以大大地集中學生的專注力,使其投入到文章情境、內(nèi)容中,為后續(xù)教學的展開打下基礎(chǔ)。
(二)注重因材施教,提升教學效果
新課改更加推崇因材施教,至此,初中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的過程中,為了使教學效果得到提升,也可以以此為導向,將分層教學融入其中,保障每一位學生在課堂中都有所收獲,將學科價值展現(xiàn)出來。
例如,在講解《論語》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致力于分層教學的實施,為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保駕護航。比如,教師可以按照學生的認知能力、學習水平等,由低到高,將其劃分為a、b、c等不同的層次,并對教學目標加以層次性的劃分,與每個學生層次一一對應,保障其最大化的接受知識,達到提升教學效果這一最終目的。在此模式下,可以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促使教學效果得以最大化的提升。
(三)應用信息技術(shù),提升教學效果
伴隨著我國科學技術(shù)的高速發(fā)展,信息技術(shù)也在教育領(lǐng)域中得到了廣泛性的應用,并取得了較好的應用效果。至此,初中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就可以巧妙地借助于這一手段,促使教學效果的提升,將教學效用發(fā)揮到最大。
例如,在講解《皇帝的新裝》一課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借助于信息技術(shù),以多媒體的方式,為學生呈現(xiàn)相應的動畫視頻,引導其觀看;在這之后,教師就可以結(jié)合具體的視頻內(nèi)容,向?qū)W生提問“本篇寓言主要講述了一件什么事情?”“從這篇寓言中你感悟到了什么?”等,使學生思考、分析、闡述,推動其的思維發(fā)展,使教學效果得以全面性地提升。
(四)開展小組合作,提升教學效果
伴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化,其更加提倡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至此,在實踐教學中,教師也可以以此為切入點,致力于教學效果的增強,保障教學活動得以持續(xù)、有序、穩(wěn)定地開展下去。
例如,在講解《紫藤蘿瀑布》一課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借助于微課的方式,將教學內(nèi)容以微視頻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促使學生在小組合作的模式下學習、探索等,使教學效果得以增強。在此模式下,可以進一步地強化學生的自學意識、能力等,為其的有效學習而助力,將學科價值展現(xiàn)出來。
結(jié)語
綜上所述,初中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有目的、有意識地提高教學效果,是非常必要的。在此模式下,不僅可以深化學生的學習體驗,使其學有所得、有所收獲等,對于有效教學、高效課堂的構(gòu)建,也有著較大的意義。雖然,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上看,部分教師在此方面還較為欠缺,但我相信,只要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就一定可以使這些不足得到完善,使我國的教育水平得以更高層次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陳桂蘭.初中語文改進教學技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方法淺析[A].教育部基礎(chǔ)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年“教育教學創(chuàng)新研究”高峰論壇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chǔ)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2.
[2]史建民.專注課堂設(shè)計,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果[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0(08):85.
[3]劉素英.淺談如何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果[J].中國校外教育,2015(0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