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瀅
摘 要:小學是學生接受文化教育的最基礎階段,學生年齡一般都在6-12歲,小學語文課堂上講的都是最基本的語文知識,只有打好基礎,才能在以后的語文學習中收獲更多知識。我們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增強小學語文教學趣味性、調動學生積極性,讓語文課堂煥發(fā)活力,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個性,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學習效率,深化改革,讓課堂變得生動有趣。找準合適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將對如何增強小學語文教學趣味性,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課堂活力做一個簡單的分析。
關鍵詞:語文課堂 煥發(fā)活力 小學生 個性化 新課改
引言
目前,一些老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教學手法比較單一,教學內容比較枯燥,對于小朋友來說很難融入到語文學習中去,產生對語文學習的抵觸心理。當前我們正處在新課改時期,我們學校語文教學方式也將根據當前教育形式進行改革,把老師教、學生死記硬背的教學方式,轉變成學生主動積極學習。我們應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該把學生作為教育主體,提高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以及學習效率,通過趣味教學讓抽象的事物更直觀、立體,小學生更能接受知識點,注意課堂氣氛,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增強小學語文教學趣味性,增加課堂活躍度,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通過提高課堂活力,幫助學生學習語言文化,一定會讓他們在語文學習中收獲大量知識。[1]
一、創(chuàng)設生動教學情境,提高學習效率
興趣是人們對于外界新鮮事物的一種精神需要,科學表明一個人在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上面往往會表現更優(yōu)良,會更用心投入、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從而達到最佳狀態(tài)。興趣是人的基本的情感欲望表達方式。老師在日常小學語文教學中,應該把枯燥的教學內容,用貼近生活、學生能夠立體感知的方式表現出來,比如:讓小學生以小組形式,對于課文中的故事進行情景演示、通過詞語接龍等等方式來增加學生的知識積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突出學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主體,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發(fā)揮其個性。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愛好、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從中找到語文的學習技巧,將語文知識得以靈活應用。[2]
二、創(chuàng)新引導語文教學,放飛學生思維
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所以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認知情況都是不一樣的。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我們要積極引導學生對教學知識進行思考,比如在課文《坐井觀天》的教學中,我們就可以以動畫片的模式進行多媒體教學,通過卡通的青蛙形象進行教學,可以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并積極發(fā)散思維。我們可以在動畫片播放完之后。按照座位距離就近進行小組探討,讓每個學生都勇敢的發(fā)表自己的想法。另外:老師要在學生的討論過程中,要及時對于學生思路進行引導。讓學生既要獨立的思考能力,也要有小組發(fā)言的表達能力。[3]
三、提高老師教學素養(yǎng),把控課堂節(jié)奏
語文是一種對語言文字的基本表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最重要的事就是正確引導學生提高學習興趣,主動參與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學生對于知識的吸收量跟課堂氛圍以、老師都有很大關系。老師是氣氛的帶動者,做到松弛有度。在課堂上要多與學生互動,多提問,激發(fā)學生求知的欲望,從而產生學習興趣,鼓勵開放性課堂提問,便于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發(fā)掘,以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一個有較高文化素養(yǎng)的語文老師也是十分重要的,語言是門藝術,也是情感的表露,一個風趣幽默的老師的課堂氣氛一定會活躍很多。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適當的加入一些有趣的故事,把復雜抽象的語文問題用語言進行轉化,達到生動幽默的效果。老師用風趣幽默的語言進行課堂教學,可以增加課堂生動性,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從而更專心的聽講,達到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
四、豐富課堂朗讀形式,煥發(fā)課堂活力
語文教材的編制有經過嚴格的篩選流程,其中每字每句都需經過專家研究審核,教學內容完全符合我們小學學生的價值觀和世界觀的,所以我們小學的語文教材中的文章不僅具有代表性,還具有一定的權威性。老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尊重課本為載體,從中深度發(fā)掘學生的寫作潛力,將課本知識與閱讀寫作有機的結合,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在課堂閱讀中老師要引導學生在朗讀中注入情感,另外可以角色扮演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受其中情感。比如在《有趣的動物》這篇課文的教學中,讓學生選擇自己的喜歡的動物進行角色扮演進行自我介紹,比如小獅子的介紹是這樣的:大家好!我是小獅子,號稱“萬獸之王”。我的頭大大的,長著鋒利無比的牙齒。我有粗壯而有力的腿腳,還有一條長長的尾巴。
五、養(yǎng)成知識收集習慣,打好寫作基礎
學習是一個知識積累的過程,語文學習的方式更是如此,所以我們要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留意一些比較經典、優(yōu)美的語句詞匯用一個易攜帶的小筆記本進行單獨的摘錄收藏,課余,拿出來對于這些優(yōu)美的語句進行思索,了解其中內涵,在小學語文寫作中,學生可以多引用這些詞匯、句子、名言等,長期不斷積累,必定會讓學生文章內容更豐富,語句更流暢,從中找到寫作技巧。
結語
綜述,當前我們正處于新的教育時代,我們應順應時代教學模式的轉變,對于小學語文教學進行改革,重視學生的主體性、及個性發(fā)展。通過改變課堂管理模式來增加課堂活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增加學習效率,讓學校重視培育學生興趣愛好,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為社會發(fā)展提供優(yōu)質人才。[4]
參考文獻
[1]陳恒清.讓小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個性飛揚[J].未來英才,2015,(5):265-265.
[2]郭宜敬.小學生如何在語文學習中個性飛揚[J].新課程學習·上旬,2013,(8):11-11.
[3]張躍福.讓個性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飛揚[J].教育,2015,(4):240.
[4]何敏,李日南.讓小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個性飛揚[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