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林忠
摘 要:數學教學實質是數學思維活動的教學,它在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過程中起到獨有的作用。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復雜、龐大的系統(tǒng)工程,它涉及很多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在新課程改革形勢下,也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本文就培養(yǎng)思維能力的意義和培養(yǎng)方法等方面進行探索。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教學;思維能力;方法策略
《小學數學教學大綱》中明確規(guī)定,要“使學生具有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碑斍暗臄祵W“素質教育”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具有靈活的思維素質,這就要求對學生加強數學思維能力的訓練,使他們的數學思維具有活躍性、邏輯性、多向性、形象性。
從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來說,數學知識和技能的掌握與思維能力的發(fā)展也是密不可分的。數學知識和技能的教學只是為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提供有利的條件,還需要在教學時有意識地充分利用這些條件,并且根據學生年齡特點有計劃地加以培養(yǎng),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如果不注意這一點,教材沒有有意識地加以編排,教法違背激發(fā)學生思考的原則,不僅不能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相反地還有可能逐步養(yǎng)成學生死記硬背的不良習慣。
一、培養(yǎng)思維能力的策略
(一)營造愉悅、和諧、民主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
學生的性格各種各樣,有的內向有的外向,前者在課堂學習中沉默寡言、回答問題低聲、膽小,后者膽大、愛張揚,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學生的知識起點和智力水平也不盡相同,起點高的孩子回答問題自信,起點低的孩子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怕出錯。針對這樣一個大家庭,作為教師,要給教學營造一個愉悅、和諧、民主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要讓那些膽小內向的孩子放下怕錯的思想包袱,幫助他們克服心理障礙,以至敢于和大家交流自己的想法。
1.教師要有親和力。
古人云:親其師,則信其道。教師的親和力,可以贏得學生的尊敬和信任,可以拉近師生間的距離,特別是小學一二年級的孩子,教師的形象在他們的心目中是至高無上的,他們可以不聽父母的話,但絕對不會不聽老師的話。如果某教師整天繃著臉、自視甚高,不顧學生的感受,表現(xiàn)出很威嚴的摸樣,試想誰還敢和他交往,見到他不避而遠之才怪呢?
2.尊重學生的個性。
要允許學生獨樹一幟,允許學生與教師爭論,允許學生隨時質疑,鼓勵學生不唯書,敢于標新立異,學生的認識無論正確與否,都有機會得到真實的展示。只有這樣,學生才會無所顧慮的、大膽的敞開心扉,思維會更加活躍。
(二)培養(yǎng)興趣,激發(fā)求知欲,引發(fā)思維。
興趣是產生學習動機的源泉,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動力。積極的思維是建立在濃厚的興趣和豐富的感性基礎上的。有了興趣,學生才會積極主動的去學習,去思考,去探索知識的奧秘。在知識的海洋中,只要你想去揭開知識的神秘面紗,那么你就必須去思考,去分析,去解決,長此以往,逐步形成思維意向。小學生隨著年齡的增加,有意注意占有一定的地位,如果能很好的利用有意注意,并能使保持較長的時間,就能提高學生積極思維的參與度。我們在課堂教學中,要把握好知識和思維的最近結合點,充分利用教材和現(xiàn)實生活提供給我們的素材和資源,去挖掘學生感興趣的東西應用于課堂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引發(fā)學生求知的欲望,使得學生自己想去探求問題的根源,從而積極主動的把知識熔入自己的思維進行提煉,在輕松愉快的心理狀態(tài)下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潛能,使學生敢于自由的想,大膽的說,樂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有效地使學生的思維意向品質逐步得到培養(yǎng)。
二、恰當的多媒體輔助教學是幫助學生提高思維能力的有力工具
運用多媒體計算機教學生動、形象、具體、直觀的優(yōu)勢,將課堂內容組成一個立體化、多方位的課堂教學形式,提高課堂有效時間的利用率,增大教學傳播的信息量,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活躍課堂氣氛,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多媒體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優(yōu)勢:首先根據小學中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多媒體課件的直觀、動態(tài)感知的優(yōu)勢,可以創(chuàng)設形象生動的情境,誘發(fā)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開拓學生的思路,增強學生數學思維的深刻性和靈活性。如在教學《平移和旋轉》時,通過動態(tài)的展示風車、風扇、纜車、升降機等物體的運動畫面,從而幫助學生深刻地理解“平移”和“旋轉”這兩種運動方式的基本特點,在頭腦中建立“平移”和“旋轉”概念的表象,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其次,運用多媒體來呈現(xiàn)知識的形成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例如在教學“20以內的退位減法”時,以13-7為例,部分中下生往往用數手指的方法,這樣既易出錯速度又慢,于是通過多媒體課件用小棒代替數字,13根小棒由一捆10根的小棒和另外3根小棒組成,然后請同學們思考,要從其中減去7根小棒,怎樣減?學生馬上想出了多種方法解答。通過多媒體課件,將抽象的數字具體化,學生的思路一下子就打開了,思維能力和解題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
三、及時的鼓勵和積極性的評價
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對學生的鼓勵、賞識,使學生感覺到老師對他的信任與肯定,從而激發(fā)學生不負老師所望,要積極思考、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的心理。在課堂中,我們可以多用一些諸如:“老師相信你一定行”、“真了不起”、“你說得越來越好了”、“你的方法真特別”……等鼓勵賞識性的語言,或一個微笑或一個點頭的動作都能激發(fā)學生主動積極的去思考問題。另外,要容許學生犯錯。人人都會犯錯,更何況是只有八九歲的小學生,當學生出錯時,我們不能嘲笑、諷刺,不僅如此有時還要表揚學生敢于回答問題的勇氣。
總之,數學教學就是開發(fā)、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的過程,是學生以思維的方式去獲取知識的過程。注重學生思維品質的鍛煉,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發(fā)展是我們數學教師培養(yǎng)學生數學素質的重要任務之一。
參考文獻:
[1]石國峰.《淺談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小學生思維能力策略》《中華教育論壇》,2007.8.
[2]《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10.
(作者單位:四川省樂山市沙灣區(qū)太平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