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重
摘 要:小學階段開展數學教學對于提升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導學式教學法有助于發(fā)揮小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數學。本文通過對小學階段數學教學的現狀進行分析,提出了在小學階段導學式教學中的應用策略,以期促進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更好地促進小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導學式教學法;應用策略
一、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教學方法單一,多以自己講為主,不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導致學生缺乏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自主性。數學本來就是一門較為抽象的學科,再用這樣單調乏味的方式進行教學,很容易造成學生厭學。這些情況都不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也阻礙了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隨著素質教育理念在全國范圍內的推廣,新課程標準關于小學階段數學教學的規(guī)定越發(fā)明確,對于小學階段的教學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更好地激發(fā)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升數學課堂教學質量、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已經成為小學數學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導學式教學法的概述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導學式教學法教學是指,教師在小數學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新課標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自己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知識與技能、掌握學習數學的步驟和方法。導學式教學法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進而開拓學生思維,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和小學生的數學能力。故此,我們在以后的數學教學中應該多采用導學式教學法,以適應數學教學和學生發(fā)展的需要。
三、小學數學教學中導學式教學法的應用策略
1.尊重學生主體性,轉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
由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部分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上慣以自己講課為主,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未能引導學生自覺學習,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容易導致學生在課堂上昏昏欲睡,甚至造成厭學。要想改變這一情況,必須革新陳舊單一的“灌輸式”教學形式,采用分組討論、互評作業(yè)、解題展示等方式,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做到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下面以“互評作業(yè)”為例,說明一下導學式教學方法的應用。在數學教學中,有很多易混點,學生在這些問題上比較容易出錯,采用導學式的教學方法就很容易解決,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以學生為主導,讓他們互評作業(yè)。在為別人看作業(yè)的時候,既能與自己所做的作業(yè)做對比,容易發(fā)現彼此之間存在的問題,也能發(fā)現別人優(yōu)于自己的地方。在讓學生互評作業(yè)時,教師也可以耍一點“小心機”:把字跡工整的作業(yè)發(fā)給書寫潦草的學生,把認真仔細的作業(yè)發(fā)給粗心馬虎的學生。如此,不用教師多說什么,在互評作業(yè)的過程中,學生就會慢慢地“見賢思齊”了。
2.創(chuàng)設數學情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可以將學生引入到數學的氛圍中,讓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具體易懂。如創(chuàng)設問題教學情境,可以一步步引導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將數學知識與生活相聯(lián)系,在生活中應用數學知識,從而鞏固學生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比如:在教學除法時,筆者就創(chuàng)設了分糖的生活情境(小學生一般都喜歡糖果)。讓學生以6人小組為單位,發(fā)給他們每個小組6塊糖,讓他們分別平均分成1份、2份、3份、4份、5份、6份,但是在分的過程中必須保證糖的完整,不能打碎。學生很快就把糖分成了1、2、3、6份,但是在分成4份、5份的時候遇上困難,筆者就讓他們組與組直接合作。在分糖的過程中,他們學會了什么是除法,怎樣進行除法運算。
3.鼓勵學生提問,培養(yǎng)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采用引導式教學法,要鼓勵學生提出疑問,這樣才能引導他們發(fā)現數學問題、思索數學問題,進而學會解決數學問題。學習知識的最終落腳點都是解決問題,學習數學亦是如此。因而在采用引導式教學法時,一定注重引導學生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提問到解決問題的過程,讓學生享受探索數學的愉快。如在教學與乘法相關的應用題時,筆者出了一道這樣的題:小紅跑了2圈,小明跑了3圈,跑道的長是400米,通過老師提供的這些信息,提出你想了解的問題。題目一出,學生都開始思考,并提出了一些諸如“小紅比小明少跑了多少米?小明比小紅多跑了多少米?兩人總共跑了多少米?小紅跑了多少米?小明跑了多少米?”等一些有價值的問題。接下來,筆者又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如何解決這些問題:“要想知道小紅比小明少跑多少、小明比小紅多跑多少,首先得知道什么呢?”最后學生成功解決了自己提出的問題。這種方式的教學比教師直接提出問題再直接教學生計算方法求結果的效果要好得多,也讓他們的思維開闊了。
總之,在未來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應當充分貫徹素質教育理念,轉變教師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采用導學式教學法,堅持以學生為主體,設置數學教學情境,充分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鼓勵學生提出疑問、獨立解決問題,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更好地滿足我國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邱小琴.論導學式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大眾科技,2013,4(17):156-158.
[2]林曉麗.小學數學導學式教學法的應用研究[J].今日中國論壇,2013,21(13):112-114.
[3]譚玉誠.小學數學教學中導學式教學法的應用分析[J].神州,2013,19(11):148.
[4]金立華.新課改下小學數學導學式教學法的應用研究[J].成才之路,2013,36(16):24-25.
(作者單位:湖南省澧縣澧澹中學長慶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