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大權
摘 要: 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不是課堂的主宰,而應成為導演,成為導學案的精心設計者,成為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和參與者。成為教學活動的評價者,成為學生心靈的引導者。
關鍵詞: 初中數(shù)學;少教多學;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2236-1879(2018)14-0143-01
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少教多學”模式與傳統(tǒng)的數(shù)學教學模式不同,前者更側重培養(yǎng)初中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把學生當作教學課堂上的主體。而后者則重視教師的作用,把教師看作課堂上的主體?!吧俳潭鄬W”模式的運用有利于調動初中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提高初中數(shù)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因此,數(shù)學教師需要從創(chuàng)設情景、開展活動和多元評價等角度出發(fā),為“少教多學”模式的運用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學習相關理論,為少教多學模式的研究奠定理論基礎
深入學習,領會有關“少教多學”的內(nèi)涵,加強對《數(shù)學課程標準》的再學習,轉變觀念,利用每周的教研時間大家溝通交流,我們數(shù)學組結合黃驊二中課改的實際情況,確定課題研究的內(nèi)容,又一起學習了一些相關的現(xiàn)代教學理論,主要有《教育研究》中王坦的《論合作學習的基本理念》,華南師范大學教育技術研究所李克東的《如何使小組合作學習更有效?》、《淺談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的作用》等,通過這些理論學習,大家對小組合作學習的認識更深刻,為課題的研究奠定了理論基礎。
二、導學案的撰寫研究
要實施學習方式的轉變,首先要實現(xiàn)教師角色的轉換。我們教師要主動實施教學方式的轉變。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宰,而應變成導演,成為導學案的精心設計者,成為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和參與者,成為教學活動的評價者,成為學生心靈的引導者。那么,要實現(xiàn)這一轉變,精心設計導學案這一任務就成為關鍵。我們利用“少教多學”“四段六步式”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設計。這個模式是以學生學習活動為主,旨在把學習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多學、教師少教,并且在這個過程中提高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我們每月都對老師們撰寫的教學設計進行檢查和指導。
三、進行實踐,開展合作學習,改進合作方法
我們的研究于2013年10月正式進行課堂實踐,課題組成員分別按照各自設定的小組合作模式開展起來。先將學生進行合理分組,試著運行,主要的研究方法采用的是案例分析法,我們學校一直采用集體備課的教研形式,利用集體備課時間,認真鉆研教材,分析學生實際情況,修改導學案。每學期每位教師至少上一次公開課,每學期都進行一次課堂大比武。我們數(shù)學組經(jīng)常有教師做課,我們的課題研究結合做課教師的課例進行分析,共同探究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和方法。另外課題負責人積極組織課題組成員參與課題研究互動,或聽課、評課;或進行案例分析與反思;或學習傳達省、市各級有關開展課題研究的會議精神,與同課題的兄弟學校,探討、切磋、交流,現(xiàn)場感受課題研究在課堂教學中的展現(xiàn),分享成功的經(jīng)驗,反思研究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有針對性地調整研究方案,初步形成和諧數(shù)學課堂教與學的模式。
四、不斷反思,探討課堂,探究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并確立新的研究重點
學校的反思活動可謂形式多樣。一種是要求教師堅持在每課的導學案后面撰寫每課的“教學反思”,逐步養(yǎng)成勤于思考,注重積累,厚積薄發(fā)的良好研究習慣。二是定期征集“案例反思”。每學期,我們都要在教師的案例反思中評選優(yōu)良的,選送參加市區(qū)級比賽。三是鼓勵教師撰寫教學論文。上述反思活動,不斷提高了教師對新理念的內(nèi)化水平和對教育教學現(xiàn)象的洞察能力,從而為科研型教師的成長開辟了新途徑。
五、及時總結
經(jīng)過三年的研究,我們總結了一些“少較多學”的典型課例,例如:在研究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質或判定時,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學習平行四邊形的性質,確定從邊、角、對角線和對稱性幾個方面研究其性質和判定,在這一前提下,就可以由學生仿照平行四邊形的研究過程獨立自主研究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質判定。于是我們可以利用相同的研究方法達到少教多學的目的。
在研究一次函數(shù)、反比例函數(shù)、二次函數(shù)的定義時,我們可以先利用實例歸納正比例函數(shù)的定義,然后鞏固定義、變式練習,這一探究過程,然后利用同一種方法讓學生獨立研究一次函數(shù)、反比例函數(shù)、二次函數(shù)的定義。于是利用相同教學過程達到少教多學的目的。
在研究列方程解應用題時,無論是列一元一次方程,還是二元一次方程組,或是分式方程,關鍵是找出兩條等量關系,一條等量關系用來設未知量,一條等量關系用來列方程,利用同一種思路訓練學生思考解決問題達到少教多學目的。
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時,我們可以利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題過程,利用知識的遷移,由學生利用類比的方法解一元過一次不等式,達到少教多學的目的。
還有很多這樣的課例,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
六、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首先表現(xiàn)在班級學習機會差異懸殊,部分學生課堂實用時間少。教學時間對全班學生而言一般是一樣的,但課堂實用時間、學習機會和質量則可能存在較大差異。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思維普遍存在依賴性、單一性、無序性、淺露性和緩慢性的特點。
2.個別教師在開展研究的過程中,過于注重形式,無效的教學活動掩蓋了對文本的理解,整節(jié)課看起來熱鬧,其實學生缺乏有價值的思考,收獲甚淺。如何精心設計教學活動,使其對教學起到促進作用,還是一個長期的研究內(nèi)容。
結語:“少教多學”的初中數(shù)學課堂的教學模式,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弱化了教師的主導地位,提高了學生的主體性地位,這是一種創(chuàng)新型的教學模式,符合新時代課程改革的需要。然而,這種教學方式并不意味著教師地位的弱化,這依然是一種和諧的師生共同合作的模式,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因此,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注重與學生之間的進行默契地配合,最終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形成一種雙贏的局面,促進學生全面地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劉煒.“少教多學”教育理念實踐、局限及其完善[J]. 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04)
[2] 黃曉學;張海濤. “少教多學”理念下的數(shù)學教學策略探究[J]. 江蘇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13(S1)
[3] 李祥.提高中職數(shù)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策略[J].語數(shù)外學習(數(shù)學教育).2013(01).
[4] 苗霞.中等職業(yè)學校數(shù)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 2014.
[5] 鄭寶燕.利用“少教多學”教學策略構建初中數(shù)學高效課堂[J].新課程學習中旬,2015(4):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