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輝
摘要:在初中階段,通過德育教育能讓學生擁有更加高尚的情操,這對他們以后的發(fā)展是非常有利的。教師應該重視德育教育,將其融入語文教學中,達到提升學生道德品質和陶冶情操的目的。
關鍵詞:初中語文 德育教育 滲透策略
一.引言
在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下,語文課堂教學常常容易出現(xiàn)“重才智、輕德育”的現(xiàn)象,然而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推進,初中語文教學也在與時俱進地發(fā)生著變革。初中語文教學不僅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知識和技能,更需要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促進學生健康、全面地發(fā)展。因此本文就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做出相應探討。
二.初中語文教學德育滲透的策略
1.在課堂中讓德育融入語文教學
古往今來,我們初中語文教材的作品大多是名篇佳作,文學性與思想性俱佳,每篇課文都可以成為思想道德教育的素材。語文課文帶有人文性和思想性,但是,思想不是靠講解傳遞的,它是在感覺中、在認識過程中產(chǎn)生的。因此,語文教師要不失時機地抓住切入點,巧作引導,設法把學生帶入課文描寫的美好情感世界中,讓他們在其中得到熏陶與感染,從而讓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如朱自清的紀實散文《背影》,許多年來被選入語文教材,哺育了幾代人,它之所以能打動學生,在于它充滿了親子之愛。這是個永恒的主題,又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自然是經(jīng)久不衰的。
2.拓展德育活動方式
學校還可以拓寬德育活動方式,例如,在語文教學中開展語文教學講座,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素質。講座主題與當今最為緊急的問題為資料,如進行環(huán)境德育
教育中,教師可以以海洋污染、霧霾、環(huán)境破壞等素材,通過語文講座,對生活環(huán)境的變化進行分析,追溯其環(huán)境被破壞的原因,將學生的環(huán)保知識面拓寬,并
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生態(tài)道德意識。講座是實現(xiàn)生態(tài)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徑,能夠讓學生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知識充分了解。在實際的語文教學道德講座中,學??梢云刚垖?/p>
家以生活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為素材,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引起學生的共鳴。以真實的故事,讓學生意識到生物保護、環(huán)境保護的問題。同時還可以組織小組參與討論中來,如何將垃圾變廢為寶,并以實際垃圾處理廠工作視頻為案例,讓學生們認識到環(huán)保需要從我做起,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
3.借助“言傳身教”,滲透品德教育
對于教育教學工作來說,首先教師應當充分發(fā)揮個體的引導功能,既應當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同時也要給予他們充分的尊重,在學習上以及生活上同時也要充滿關愛之情,以個人魅力去感染學生,以實現(xiàn)言傳身教,從而可以使學生獲得良好性格的熏陶,改變他們不正確的思維和行為習慣。鑒于此,對于初中語文教師而言,必須要選擇相匹配的有效的教學方法,從而能夠更好的幫助學生塑造高尚的品格以及健康正確的“三觀”,同時激發(fā)他們的個體責任感。例如,在教學《“兩彈”元勛鄧稼先》這一課內容時,教師首先向學生簡單介紹了鄧稼先的生平事跡,使學生能夠對他的感人事跡產(chǎn)生初步感知,之后通過對文本內容的品讀,感受到鄧稼先不畏艱苦的性格,無私奉獻的精神以及極為濃烈的愛國之情。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這些崇高的精神,教師還可以列舉其他的愛國科學家的事跡,或者也可以列舉生活在我們周圍的人,比如身邊的教師,通過這些真實的能夠觸碰到的事跡,引發(fā)學生情感的共鳴,向學生傳輸愛國正能量。對于鄧稼先來說,和學生之間的距離過于遙遠,學生所體會到的愛國情感難以觸碰;如果是身邊的榜樣力量,自然更容易接納和理解,并且還能夠更好的落實于實踐中。對于榜樣的力量,僅僅依靠課堂的教學難以充分發(fā)揮其功能,而應當落實于教師的以身作則。由此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層面的要求,既要嚴以律己,同時也要不斷完善和更新自我知識結構,全面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以及專業(yè)素養(yǎng)。
4.重視古文,感悟經(jīng)典深邃內涵
心求學才能增長才干,為世所用??鬃拥摹墩撜Z》告訴學生求學的態(tài)度與方法,及個人的修養(yǎng),時間的觀念等等,歐陽修的《賣油翁》“我亦無他,惟手熟爾”,告訴學生熟能生巧的道理。讓學生明白這些道理,肯定會提高他們的道德修養(yǎng)。還有初中語文教材中選編的古詩詞,有的寫景抒情,有的托物言志,還有的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這些內容也同樣是進行德育滲透的好材料。語文教師一定要引導強調學生會讀,會背誦。要讓學生在理解內容的同時,感悟詩人在特定歷史時期用詩句表達出來的各種情感。這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語感,而且還可以讓學生的心靈得到凈化,形成正確人生觀。
三.小結
綜上所述,在初中階段,學生掌握理論基礎知識固然重要,但是在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重要階段,對其進行德育教育也很重要,通過德育教育能讓學生擁有更加高尚的情操,這對他們以后的發(fā)展是非常有利的。教師應該重視德育教育,將其融入語文教學中,達到提升學生道德品質和陶冶情操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高寧.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之我見[J].軟件(教育現(xiàn)代化)(電子版),2014(3):271.
[2]?田永朋.論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軟件(教育現(xiàn)代化)(電子版),2014(5):257.
[3]?莫秀健.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中學數(shù)學參考,2016(33):5.
[4]劉莉華.淺析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文學教育(中),2016(8):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