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對唐玄宗時期災后蠲免措施的探討

      2018-10-23 08:21高鵬浩
      學理論·下 2018年1期
      關鍵詞:唐玄宗

      高鵬浩

      摘 要:自然災害的發(fā)生,會使社會陷入不同程度的特殊危機。所以災后蠲免在歷朝歷代政府都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唐前期的蠲免記錄很少,但并不意味著蠲免制度沒有被執(zhí)行。唐玄宗是唐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蠲免的效果比起其他時期來說更加顯著。蠲免的對象主要分為對租庸調的減免和對義倉地稅的減免。

      關鍵詞:唐玄宗;災后;蠲免措施

      中圖分類號:K2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8)01-0153-02

      唐初,統(tǒng)治者總結歷代的得失,吸取經驗教訓,武德年間就頒布了《賦役令》,重視災后蠲免措施的實行,唐玄宗時期,國力鼎盛,政府在受災之后,做出的蠲免措施力度很大,并且會很有效的實行,通過對唐玄宗時期蠲免法令的研究,和開元十四、十五年的個例分析,確定唐玄宗時期蠲免法令得到有效實施,使更多百姓受益。

      一、唐前期災害蠲免的主要內容

      對租庸調的蠲免:早在唐高祖武德七年就頒布《賦役令》,規(guī)定了受災地區(qū)的等級:“凡水旱蟲霜為災,十分損四已上免租,損六已上免調,損七已上課役俱免?!盵1]2088這是唐初的蠲免令文,經過不斷地增加和修訂后出現了完整的蠲免令文:“諸田有水旱蟲霜不熟之處,據見營之田,州縣檢實,具帳申省。十分損四以上,免租;損六,免租、調;損七以上,課、役俱免。若桑、麻損盡者,各免調。其已役、已輸者,聽折來年。經兩年后,不在折限。其應損免者,通計麥田為分數?!盵2]392以上引自《天圣令》所附唐《賦役令》。據學界較為一致的觀點,《天圣令》所附唐令為開元二十五令。在唐玄宗時期得到了完善。根據受損的情況,把租庸調的蠲免分為四分、六分和七分三個標準。損七以上的,課稅和勞役都免除,再者桑麻盡損之調也免除。

      義倉地稅的蠲免:根據開元年間編修的《唐六典》,其中對地稅蠲免的標準為,“若遭損,四已上免半,七已上全免”[3]77把地稅蠲免分成四分與七分兩個標準。

      根據上面的法令來看,相比起租庸調的蠲免,地稅的蠲免要更加嚴格,即損失七成以下,在免除租調的同時,還要繳納一半的地稅。以上就構成唐前期蠲免措施的主要部分。唐玄宗時期主要也是以這兩種蠲免為主。

      唐玄宗時期,關于租庸調和地稅的蠲免在史書上記載的只有十次,下面將史書記錄整理為如下表格。

      由上表可知,唐玄宗時期的蠲免令在史料記載中僅有十次,遠不如在兩《唐書》與《冊府元龜》記載的賑濟數量。很多學者認為唐玄宗時期的蠲免在荒政中不重要。陳明光認為:“唐代損免賦稅并非‘例行公事,而損免執(zhí)行少的原因是影響了唐朝中央政府編訂的財政收支預算,因此較少進行?!盵4]36潘孝偉認為在:“唐玄宗時期的蠲免在荒政中不重要?!盵5]19張學峰更是認為:“開元年間蠲免令已經與均田制俱廢”[6]筆者不完全同意上述的觀點,雖說一些蠲免措施由受到諸如政治環(huán)境、財政狀況、社會動蕩等多種因素的制約。有可能沒能實施或實施情況不盡如人意,但我們不能妄加否定這一時期大部分減免租調、徭役的措施。

      二、唐玄宗時期蠲免措施的實施狀況

      唐前期蠲免措施在一些地方也曾停止過,顧成瑞的研究表明“唐中宗景龍年間,朝廷出于穩(wěn)定財賦歲入和便于區(qū)域調撥的意圖,對河南、河北兩道不再實行基本損免制度而要求民戶荒年依舊交納庸調。”[7]但在開元初年,張廷■上奏被玄宗批準后,蠲免制度又得以恢復[8]4264?!秲愿敗酚涊d:“往河南道巡歷簡問,應免租庸及賑恤并量事處分”[9]1952開元六年八月,河南諸州遭水災后,唐玄宗派遣工部尚書劉知柔出使,要求按照實際情況蠲免租庸。此外,開元七年十月頒布的《處分朝集使敕四》記載,唐玄宗要求地方官吏:“所需賑恤,并先處分;至于常賦,則著恒典,檢據成損,蠲減有條。”[10]2569這條敕令表明,即便是常賦也可以按照受損情況依照法令蠲免。

      玄宗朝還有一些蠲免條件很低的情況,這類型蠲免帶有加恩的意味,它不是嚴格地按照法令所規(guī)定的標準實行。如開元二十年中唐玄宗《后土敕書》中規(guī)定“天下遭損免州應損戶減一分已上者及供頓州,無出今年地稅,如已征納,聽折來年地稅?!盵11]373前文中提到,只有損失七分的才可以免當年地稅,但根據此條令,損失一分就可以免除本年地稅,這無疑大大減輕了農民的負擔。還有在開元二十八年十月,《唐大令詔集》詔曰:“如聞徐泗之間,絲蠶不熟,雖庸課已納,慮百姓艱辛,今年地稅,特宜放免?!盵9]5864按照《賦役令》中的規(guī)定,只有桑麻全毀的基礎上才可以免調,但是這種因為皇帝加恩發(fā)布的敕令卻不會按照死板的蠲免令執(zhí)行,它更加靈活,蠲免力度更大,在唐玄宗朝時期蠲免措施中占的比重很大,雖然是為了彰顯皇恩,但這種舉措間接帶給百姓更大的恩惠,給災后百姓恢復提供了幫助。

      綜上,史書中關于蠲免詔令的記載較少,但并不意味著蠲免制度沒有被執(zhí)行,而是蠲免制度比較靈活,其往往與皇帝的加恩相聯系,很多時候并不會專門另行頒布詔令,而是通過加恩的方式給予蠲免。

      三、以開元十四、十五年為例分析蠲免情況

      開元十四年和十五年間,唐朝發(fā)生了特大自然災害,多災并發(fā),水災為主,開元十四年秋,河北大水,“河及支川皆溢,次年春,河北牛疫。”[8]931牛疫顯然是大水過后導致的。開元十四年,“天下州五十水,河南、河北尤甚,河及支川皆溢,懷、衛(wèi)、鄭、滑、汴、濮(等州)或巢或舟以居,死者千計;潤州大風自東北,海濤沒瓜步。次年,六十三州大水,害稼及居人廬舍,河北尤甚?!盵8]931這場災害的特點是季節(jié)性強,持續(xù)時間長,受災范圍廣,據記載有一百多個州都在不同程度受損。

      災后,唐玄宗首先下詔自譴,進行自我檢討,創(chuàng)造了一個良好的政治環(huán)境,為災后蠲免做了鋪墊。在這場天災中,蠲免的法令都得到了很好的實施。在唐玄宗命宇文融擔任宣撫使,對依法令“合折免,與州縣相知后,逐穩(wěn)便處置?!贝文甓?,玄宗又下令:“頃者水災,薦及河朔……蠲租稅、停征役以安之?!盵9]1907這些措施都很好的執(zhí)行。

      以這場災害中受災最重的河北、河南兩道為例,根據唐前期的蠲免令,兩道的百姓應蠲免租庸調稅和地稅,在唐前期,一個丁男應交納:“租粟二石,庸調絹二匹,綿三兩”[12]110綿一兩可折粟一斗,[13]435則一丁需輸2.3石粟、2匹絹。天寶年間,天下戶890余萬,課丁820余萬,[12]106即平均1.08戶有一課丁,根據此例計算,河北、河南兩道共262.4萬戶,[14]96那么兩道課稅課丁的應有283.4萬,開元十四、十五年共應蠲免1 303.8萬石粟、1 133.7萬匹絹。根據杜佑估計,天寶年間,每戶墾田70畝[12]。河北、河南又多狹鄉(xiāng),就按每戶50畝計算,地稅為2升每畝,則兩年共應蠲免524.8萬石粟。李錦繡推算,開元時,全國資課收入“不會少于200萬貫”[13]562而兩道共占全國總戶數的35.4%;如果每年蠲免一半的資課,則兩年共蠲免70.8萬貫。

      綜合以上數據,在開元十四、十五兩年災害后,僅河南、河北兩道應蠲免1 828.6萬石粟、1 133.7萬匹絹、70.8萬貫錢。如果以開元十六年北方平均價格(粟20文/斗,絹550文/匹),即0.2貫/石,0.55貫/匹,折合錢總共1 060.1萬貫。而開元十四年、十五年兩年賦稅收入為3 761.2萬貫,加戶稅390萬貫[15]15,共4 151.2萬貫。河北、河南兩道蠲免占全國收入的25.54%,已經達到四分之一以上。在當時已經是唐王朝能做到的極致了。

      四、結論

      唐中期以前,支撐一個國家的經濟來源主要是向編戶齊民征收租調、征發(fā)徭役,遇到災荒,政府往往以減免租調、徭役的方法,保證災民有一個最低的生存條件,等待恢復生產,從而穩(wěn)定社會秩序。唐玄宗時期,在這個開元盛世,蠲免政策執(zhí)行力度大、受益范圍廣,并不是小打小鬧,而是真正地貫徹蠲免政策,給后世做出了良好示范。不管唐玄宗是出于什么目的實行如此大力度的蠲免,但是這些蠲免確實都很好地實行下去。使百姓恢復生機,以備更好地度過荒年。

      參考文獻:

      [1]劉昫.舊唐書·食貨志[M].北京:中華書局,2012:2088.

      [2]天一閣博物館.天圣令[M].北京:中華書局,2006:392.

      [3]李林甫.唐六典·倉部郎中員外郎條[M].北京:中華書局,1992:77.

      [4]陳明光.略論唐朝的賦稅損免[J].中國農史,1995(1).

      [5]潘孝偉.唐代減災與當時經濟之關系[J].安慶師院學報,1995(4).

      [6]張學峰.唐代水旱賑恤、蠲免的實效與實質[J].中國農史,1993(1).

      [7]顧成瑞.唐景龍開元之際河南、河北道損免制度變遷探析[J].中國農史,2015(3).

      [8]歐陽修,宋祁.新唐書·張廷珪[M].北京:中華書局,2012:4264.

      [9]王欽若.冊府元龜·帝王部·命使二[M].北京:中華書局,2012:1952.

      [10]董誥.全唐文[M].北京:中華書局,2013:2569.

      [11]宋敏求.唐大詔令集[M].北京:中華書局,2008:373.

      [12]杜佑.通典·食貨六·賦稅下[M].北京:中華書局,1988:110.

      [13]李錦繡.唐代財政史稿[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435.

      [14]梁方仲.中國歷代戶口、田地、田賦統(tǒng)計[M].北京:中華書局,2008:96.

      [15]陳明光.唐代財政史新編[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9:15.

      猜你喜歡
      唐玄宗
      唐玄宗戒酒
      淺析《石臺孝經》所體現的盛唐隸書風貌
      淺析唐代大曲《霓裳羽衣曲》
      唐玄宗:改名是種強迫癥
      玄宗朝節(jié)度使封王的主要原因
      《長恨歌》“長恨”三義
      唐玄宗以餅試太子
      唐玄宗以餅試太子
      唐玄宗買字
      盛唐時期貴族群體的擇婿風俗
      长沙县| 台州市| 博客| 贺州市| 浦县| 靖远县| 中山市| 门头沟区| 渭源县| 黎平县| 乐清市| 珠海市| 株洲县| 镇沅| 汝州市| 运城市| 中牟县| 乡城县| 新邵县| 潮州市| 柳林县| 高青县| 康保县| 博野县| 三原县| 胶南市| 山阳县| 富顺县| 石首市| 且末县| 宁海县| 隆安县| 新邵县| 白玉县| 渝北区| 东海县| 东乌珠穆沁旗| 通化县| 通州市| 泸西县| 花莲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