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野
【摘 要】目的:探討高分辨CT在早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臨床診斷價值。方法:整群選取2014年2月—2015年10月在該院收治的確診的早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56例和同期健康體檢者70例分別作為觀察組和對照組,進行肺功能檢查和高分辨CT檢查和評價。結果:針對早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高分辨CT確診敏感性為85.7%顯著性高于肺功能檢查的確診敏感性28.6%,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和對照組在肺功能檢查指標FEV1、FEV1/FVCmax、TLC和RV上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和對照組在高分辨CT的定量指標全肺、右肺和左肺E/L值上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高分辨CT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早期診斷中其應用價值明顯高于肺功能檢查,有重要的診斷價值,值得在臨床診斷應用中進一步的推廣。
【關鍵詞】慢性阻塞性肺疾??;高分辨CT;肺功能檢查;早期診斷
【中圖分類號】R181.3+2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0-223-02
慢性阻塞性肺疾?。╟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主要特征是氣道存在慢性炎癥的病變,氣流不可逆受限阻塞,是一種有極高發(fā)病率和致殘、致死率的肺部疾病,可嚴重影響人們的工作生活質量,甚至威脅到人們的生命安全[1-2]。COPD發(fā)展至中晚期,其病死率和致殘率均有顯著性的增漲,因此,COPD的及早確診、及時治療顯得尤為重要和急迫[3]。作為COPD臨床確診和分級主要手段的肺功能檢查(pulmonary function test,PFT)在早期COPD檢查中因其有敏感性較低、耐受性較差的缺點,從而存在著較高的漏診率和誤診率[4]。高分辨CT(HRCT)具有較高的分辨率和耐受性,在細氣管疾病的影像學評價和診斷中有著明顯的優(yōu)勢,近年來有大量的臨床研究和文獻表明HRCT在COPD的診斷中有較高的應用價值[5-7],但在早期COPD的診斷中相應的臨床報道有限。筆者研究并探討HRCT檢測在早期COPD的臨床診斷價值,對2014年2月—2015年10在該院收治的確診的早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56例和同期健康體檢者70例分別作為觀察組和對照組進行對比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觀察組為早期COPD患者,整群選擇2014年2月—2015年10月該院收治的早期COPD 56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15例;年齡44~76歲,平均年齡(65.8±8.7)歲。納入標準為:①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診斷標準[8];②處于早期;③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并獲得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為:①肺部腫瘤或肺結核患者;②合并彌漫性支氣管炎、閉塞性支氣管炎等其它支氣管疾病的患者;③胸廓畸形、胸部進行過手術治療的患者;④有嚴重的肝腎功能障礙或精神類疾病患者;⑤依從性較差,對該研究不予配合或拒絕接受相應檢查的患者。
對照組為同期在該院進行健康體檢者70例,年齡46~71歲,平均年齡(63.9±7.1)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上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PFT檢查和評價指標 對兩組均采用肺功能儀進行檢測,檢測指標有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最大肺活量(FVCmax)、肺總量(TLC)和殘氣容積(RV)。
1.2.2 HRCT檢查和評價指標 兩組均進行HRCT檢查,檢查者雙手抱頭,仰臥位,于頭部進行后開始吸氣,并于吸氣末屏住呼吸,在此瞬間由肺尖至肺底進行全肺的高分辨率的CT掃描,相關參數設置為:間隔1 mm,層厚1 mm,功率120 kV,毫安數250 mAs,旋轉時間設置0.8 s,準直128×0.625,掃描時間4~6 s。通過軟件自動生成肺氣腫容積(E)和肺容積(L)的數據和圖像,軟件自動計算得到E/L值,即檢查者肺氣腫容積在肺總容積中的比例。
1.3 統(tǒng)計方法 應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和計數資料分別采用均數±標準差(x±S)和百分率(%)表示,計量資料兩組間統(tǒng)計學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兩組間統(tǒng)計學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與分析
診斷的敏感性 觀察組通過HRCT檢測確診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共48例,敏感性高達85.7%,通過PFT檢測確診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共16例,敏感性僅為28.6%,HRCT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敏感性遠高于PFT,經χ2檢驗比較分析,兩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對照組中通過HRCT和PFT檢測未有檢查者確診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3 討論
在該研究中,對早期的COPD進行確診,通過PFT確診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敏感性僅為28.6%,通過HRCT確診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敏感性高達85.7%,兩者之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從而證實了該文中闡述的HRCT更適合對早期COPD的診斷,有著較高的確診率,而PFT檢測早期COPD存在著較高的漏診率,不適用于早期COPD的診斷;通過PFT指標中FEV1、FEV1/FVCmax、TLC和RV的分析,觀察組指標雖然與對照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以PFT指標來診斷早期COPD的可行性不高,文獻報道[15]PFT檢測早期COPD的誤診率高達24%,該文研究結果也證實了PFT診斷早期COPD存在著較大局限性和缺陷的證實;通過比較分析HRCT定量指標,發(fā)現觀察組全肺、右肺和左肺E/L值高達4.3、4.1和3.7,遠高于對照組中相對應的指標,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文獻報道[16]HRCT檢測早期COPD的診斷敏感性73.2%,特異性高達88.8%,該文研究結果也證實了HRCT能早期COPD做出確診,在HRCT對COPD定量分析中有著明確的意義和良好的應用前景。綜上所述,HRCT對不僅可對早期COPD病變部位進行直觀顯示,而且可通過定量指標進行判斷分析,在COPD的早期診斷中其應用價值遠高于PFT,有重要的診斷價值,值得在臨床診斷應用中進一步的推廣。
參考文獻
[1] 于美玲,張中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進展[J].中國臨床研究,2013,26(1): 82-85.
[2] 夏杰,謝俊剛,徐永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發(fā)病機制的研究進展[J].國際呼吸雜志,2014,34(1):53-57.
[3] 姚婉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修改的說明與思考[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3,36(4): 243-245.
[4] 鄭勁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肺功能檢查中 FEV1與IC的臨床應用[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14 (S1):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