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漢語時間主導性與空間內嵌性

      2018-10-30 10:17黃惠珍
      校園英語·下旬 2018年7期
      關鍵詞:時間性英漢特質

      一、前言

      語言是人類一切思想文化的反映,思維模式影響著人類語言的表達。人類時空思維模式會直接影響人類語言輸出。因此,本文通過英漢句子對比,通過語符表層分析語義深層,嘗試從語義深層的思維邏輯關系,分析得出英漢的思維模式差異,從而驗證漢語的時間主導性思維。

      二、相關研究

      王文斌是我國第一個指出“英漢時空性差異”的學者。他(2013)以動詞具有時間性屬性,名詞具有空間性屬性為理據,指出英語具有時間性特質,漢語具有空間性特質。

      崔靚(2017)發(fā)現造成漢英句構本質差異的根因在于漢語的空間性特質和英語的時間性特質。

      筆者認為,單單從句式特點上看“名”與“動”,只能讓我們從句式表面總結英漢偏向時間或者空間特質,并沒有真正指出時間觀與空間觀如何具體影響英漢兩種語言的句式表達以及用語思維。顯然以語體特征為切入點研究英漢思維模式不具說服力的。

      三、漢語的時間主導性、空間內嵌性

      “漢英時空差異論”理論不能解釋連動式的流水句漢語表達,連動式的漢語句子明顯蘊含著高度的時間性特質,整個句子的都圍繞著時間進行線性流動。中國古代時空觀認為,時間和空間是同位的、一體的。一方面是空間變換引起了時間的推移,另一方面是時間推移導致了空間的變換,空間與時間在運動中達成了水乳交融的關系。而對于空間性極強的中國古代詩歌中,時間思維卻是占主導性地位,時間的推移引起空間的變化,而空間性受牽于時間性。

      如例(1):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天凈沙·秋思》馬致遠)

      Over ol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fly evening crows; Under a small bridge near a cottage a stream flows; On ancient road in the west wind a lean horse goes; Western declines the sun; Far, far from home is the heartbroken on.(許淵沖譯)

      《天凈沙·秋思》是中國古代詩詞名詞并置的代表作,整首詩由“名詞”構成的意象疊加而成,讀起來猶如行云流水,意境深遠。全詩沒有出現一個“動詞”,但卻能給讀者移步換景之感。沈家煊(2007,2009,2010)認為,漢語的“名詞”包含“動詞”,該古詩的“動”全部隱含在“名詞”里面,如“小橋”讓人聯想到詩人過了小橋看到了流水深處的人家,“瘦馬”意思是詩人牽著馬行走在古道中,接著“夕陽西下”表明了時間流逝,最后是“斷腸人”在天涯繼續(xù)流浪。顯然,《天凈沙·秋思》的意象疊加是按照詩人動作的的發(fā)生前后順序鋪排的,其中“夕陽西下”更是前后時間銜接的點睛之筆,夕陽落下后,斷腸人孤獨地行于天涯,把時間延伸到了無限遠。

      沈家煊(2017)認為,漢語中由許多小句組合而成,我們可以將其中任何兩個相鄰的小句組合起來,每個小句既是對前一小句的說明,又是后一小句的話題,頭一句和最后一句也不例外,根據信息排序的原理,即舊信息在前,新信息在后,自然衍生出“話題?說明”關系。話題說明結構在漢語中無處不是,比如句子(2a):

      (2a)又聽得呀的一聲,腰口開了,有兩對紅燈,一副提壺,香云巧巧,環(huán)珊叮巧,那婦人帶著三個女兒,走將出來,叫真真、愛愛、憐憐,拜見那取經的人物。(吳承恩《西游記》第23回)

      以上句子由多個小句式句段和短語式句段鋪排而成,彼此無顯性銜接詞聯結,但意義銜接隱藏在一個個“話題——說明”結構當中:“門開了”是話題,“有兩對紅燈,一副提壺,香云巧巧,環(huán)珊叮巧”是說明,同時這一句又是“婦人帶著三個女兒”的主題,“走將出來,叫真真、愛愛、憐憐,拜見那取經的人物”又是對于三個女兒的說明。同時,自然流暢的詞語并置為我們呈現了一個個形象的畫面場景,漢語空間性質正是內嵌于這些一個個“話題?說明”結構中的,可見漢語中的小句與短語并不是隨意并置的,表示空間特質的“名詞”依托于“話題?說明”結構的隱含邏輯思維構成語義。同時,沈家煊提出“話題?說明”結構,舊信息在前,新信息在后,也側面表明的漢語的時間性思維模式。因此,漢語的空間性特質是通過“話題——說明”結構內嵌于漢語句式中的。

      四、英漢時空差異

      漢語短語句段如板塊一樣一個個進行組合,但它并不是隨意組合的,它遵守時間性的思維方式??v覽句子(2a),時間順序是描述事件發(fā)生的主心骨,動詞的順序如下:“聽、開、帶、走、拜見”,動詞的順序鋪排完全依照時間發(fā)展順序。而其英文版本如下:(2b) There was a creak as a side door opened and the woman and her three daughters——Zhenzhen, Aiai, and Lianlian came in with a pair of lamps glowing red and two portable incense burners from which sweet-smelling smoke curled up as the jade ornaments at their waists tinkled. The three girls greeted the pilgrim.(W.J.F.Jeenner譯)

      通過對比發(fā)現,英語更注重一件事情的完整敘述,也即是符合英語的語法結構SVO。如上文的英文版本的主干表達為:“There is a crack as the door opened and ...came in.”漢語原文所給予讀者的流暢自然閱讀感受及場景再現的真實感在英文版本中大大降低,這主要由于英語的思維模式更注重主次之分,英文會傾向于把主謂框架陳設好,把信息焦點放在句子開頭,然后運用介詞、連詞with,from which等再對主謂進行補充或者描述說明,而漢語的按照時間主導性對事件進行描述。又如:

      (3a)I yielded, in the faint hope that Linton himself might prove, by his reception of us, how little of the tale was founded on fact.(《呼嘯山莊》第二十二章)

      (4a)She recommenced her silent weeping as soon as she supposed me absorbed in my occupation; it appeared, at present, her favourite diversion. (《呼嘯山莊》第二十二章)

      英語中同樣存在以時間順序為引導的句式表達,但必須要運用時間性連接詞,并且位置靈活多變,不需要完全遵從時間順序。例句(2a)、(3a)的時間狀語分別為“by his reception of us”和“as soon as”、“at present”,出現在句子的中間,起著表明時間的作用。但是,當翻譯成漢語時,需要先把“by his reception of us”和“as soon as”、“at present”先翻譯出來,這樣句子更加通順自然。

      (3b)我拗不過她,只能懷有一丁點希望——林頓在接待我們的時候,他的態(tài)度和舉止將證明思克利夫的話完全是瞎編亂造。

      (4b)她以為我在專心讀書了,就立即重新開始啜泣,在那時候,哭泣仿佛是她最喜歡的消愁方法。

      漢語與英語恰恰相反,漢語很多情況可以不需要時間銜接詞、動詞時態(tài)變化,漢語的時間概念已經顯現在漢語以時間性主導的表達思維中。漢語的時間標志具有顯性標志以及隱性標志,往往在運用隱性標志時,漢語更加流暢地道、酣暢淋漓。英語中之所以存在明顯的時間銜接詞,如when, whenever, as, while 等,并不是代表英民族的思維具有時間性,而正反映他們的語言思維中不以時間順序作為表達模式,才借用這樣的顯性進行標注,表達其與主謂框架以及信息焦點的關系。又如例句(5)及其譯文:

      (5)Heart-smitten at this bewildering and baffling spell, that so often came between herself and her sole treasure, whom she had bought so dear, and who was all her world, Hester sometimes burst into passionate tears.(《紅字》)

      海絲特把她花了極其高昂的代價才得到的珠兒,看作是她唯一的財富和全部的世界,但她看到在自己和孩子之間十分經常插入這令她困惑的魔障,則痛心不已,有時留下眼淚。(王惠君譯)

      例句(5)中帶有動詞性質的詞語有“heart-smitten”、“came”、“bought”、“was”、“burst”,這些詞語均按照語法進行了時態(tài)變化,而且這次詞語的排列并不按照動作發(fā)生的前后順序,而是采用非謂語、定語從句等方式,用以說明解釋主句“Hester sometimes burst into passionate tears”,從而構建了一個主次分明的結構。

      五、總結

      本文通過分析對比得出:漢語思維模式以時間性為主導,時間的標志具有顯性以及隱含性,同時漢語的空間性借助“話題——說明”結構內嵌于漢語句式中,空間性受牽于時間性。英語思維模式以主次結構為主,借以主謂結構得以實現,通過邏輯關系詞、時態(tài)變化、時間標志詞表明次要成分與句子主干關系。

      該結論啟示我們,在英翻漢時,要想取得語義順通流暢,必須遵守時間主導的邏輯順序,舊信息在前,新信息在后,忌亦步亦趨地翻譯。漢翻英時,忌流水式的句子,英語需要結構緊湊、句子凝練、主次分明,必要時添加邏輯關系詞、時態(tài)變化、時間標志詞。

      參考文獻:

      [1]崔靚.從漢語流水句及其英譯看漢英句構的空間性和時間性差異[D].北京外國語大學,2017.

      [2]沈家煊.漢語有沒有“主謂結構”[J].現代外語,2017(1):1-13.

      [3]王文斌.論英語的時間性特質與漢語的空間性特質[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3(2):163-173.

      [4]尚永亮.自然與時空——漫議中國古代時空觀及文學表現[J].長江大學學報(社科版),2003(1):13-20.

      [5]張冠芳.論漢語的空間性與英語的時間性[J].現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11(10):104-105.

      [6]許培培.《詩經·蒹葭》中的時空合一及其審美影響[J].傳奇.傳記文學選刊(教學研究),2011(8):21-22+43.

      [7]王文斌,于善志.漢英詞構中的空間性和時間性特質[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16,39(6):1-8.

      [8]沈家煊.“零句”和“流水句”——為趙元任先生誕辰120周年而作[J].中國語文,2012(5):403-415.

      【作者簡介】黃惠珍,西南民族大學。

      猜你喜歡
      時間性英漢特質
      好校長應該具備的三大特質——兼談校長培訓的幾點思考
      喜新厭舊與神經特質有關
      智珠二則
      你看見了什么
      核心句理論在英漢視譯斷句技巧中的應用
      A Study of Oliver Twis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mantic Deviation
      功能對等論在英漢宣傳語中的體現
      舞蹈藝術發(fā)展進程中的審美鑒賞能力
      時間性:桃花源之審美問津
      Crying baby mammals all sound the same to Mama
      兴仁县| 灵川县| 平塘县| 讷河市| 桃园市| 渭源县| 朝阳市| 台江县| 四子王旗| 灵宝市| 阿克苏市| 土默特右旗| 五指山市| 改则县| 靖远县| 吴桥县| 张家港市| 房产| 和平区| 陆河县| 辽中县| 廊坊市| 云龙县| 改则县| 鹤峰县| 凌海市| 阳曲县| 浑源县| 琼中| 岐山县| 天峨县| 宁国市| 青龙| 安西县| 稷山县| 法库县| 英吉沙县| 岗巴县| 舒城县| 鄯善县| 玉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