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仁白瑪
【摘 要】目的:總結小兒先天性心臟病體外循環(huán)的護理配合體會。方法:從本院2018年1月-2018年6月期間接收的患者中,隨機抽取86例,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結果:觀察組患兒CPB時間35.05-130.67min,阻斷時間10.00min-85.07min,自動恢復心跳30例,35例除顫后復跳?;純盒g后出現并發(fā)癥2例,死亡率0%,與對照組差異明顯,且P<0.05。結論:小兒先天性心臟病體外循環(huán)的護理配合工作有效開展,能夠提升患者手術治療效果,有助于患兒術后恢復。
【關鍵詞】小兒先天性心臟??;體外循環(huán);護理配合
【中圖分類號】R36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1-132-01
引言:小兒先天性心臟病,是由胎兒時期心臟血管發(fā)育異常的心血管畸形引起的遺傳類疾病?;純号R床發(fā)病期間,會出現呼吸道感染、活動能力較低、發(fā)育遲緩、呼吸急促、心衰、暈厥等癥狀。目前,國內醫(yī)院主要采用小兒體外循環(huán)進行治療,但由于護理治療期間護理不到位,很容易出現患兒治療后感染,或死亡等情況。由此,從本院2018年1月-2018年6月期間接收的患者中,隨機抽取86例,總結小兒先天性心臟病體外循環(huán)的護理配合體會: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本院2018年1月-2018年6月期間接收的患者中,隨機抽取86例,本次研究患兒直系親屬均有知情權,且患兒家屬同意參與本次實驗。
患者資料:性別:男孩:43例,女孩:43例。年齡:2-10歲,平均年齡:(4.26±1.05)歲。體重:17-22kg,平均體重:(17.66±1.04)Kg?;疾∏闆r:房間隔缺損21例,室間隔缺損20例,法洛氏四聯癥25例,完全性心內膜墊缺損20例。病癥診斷:患兒多有心衰、心痛、暈厥、以及呼吸急促等癥狀,且反復表現為上呼吸道感染不愈,身體瘦小,發(fā)育遲緩等,將患兒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3例。
對比兩組患者資料無差異,且P<0.05,說明統(tǒng)計學研究結果無意義。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體外循環(huán)一般護理,觀察組護理配合方法如下:
(1)術前護理配合:針對患兒身體狀況,與家屬交談,了解患兒情緒、活動基本狀況,并詳細告知家屬手術方法、注意事項,最大限度消除患兒家屬的思想顧慮。術前,對患兒開展呼吸功能訓練,并給予語言等方面鼓勵,減輕患兒恐懼心理。同時,手術前對患兒血小板計數、出凝血時間、左右插管情況進行檢測;備好抗生素及各類急救藥物,如多巴胺等。實行超濾壓力控制流量術前檢測,檢測時間15min。
(2)手術中護理:本院均采取胸部正中切口,在前低溫和中溫環(huán)境下,開展體外循環(huán)內直視下行心內矯治術,且運用CPB作為主動脈和上下腔插管。護理人員依據患兒手術情況,協(xié)助麻醉與動靜脈穿刺,按體重肌肉注射氯胺酮5-7mg/KG。墊高患者背部,避免患者身體兩側,接觸手術床金屬部位,進行身體固定,做好手術期間儀器連接,將手術室內溫度調控到25℃,協(xié)助麻醉師調節(jié)手術環(huán)境溫度;此外,嚴密監(jiān)測手術期間,患兒CBP監(jiān)測相關監(jiān)測值變化。
(3)手術后護理:將患兒安全送回ICU監(jiān)護室,并與專業(yè)臨床護理人員交接患兒情況,護理人員及時記錄患兒手術后血壓、心跳、輸血等信息,做好帶出液及引流液質與量的檢測。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結果以SPSS21.0結果標準,運用(t)表示計量結果,(%)表示技術結果,且當P<0.05時,說明統(tǒng)計學研究結果有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兒CPB時間35.05-130.67min,阻斷時間10.00min-85.07min,自動恢復心跳30例,35例除顫后復跳。患兒術后出現并發(fā)癥2例,死亡率0%。對照組CPB時間20.11-100.15min,阻斷時間30.18min-110.55min,自動恢復心跳15例,10例除顫后復跳?;純盒g后出現并發(fā)癥17例,死亡率10%,兩組數據對比差異明顯,且P<0.05,說明統(tǒng)計學探究有意義。
3 討論
小兒先天性心臟病,屬于小兒心理疾病中發(fā)病率較高的一類疾病,當前主要采用體外循環(huán)方法開展治療[1]。一般手術護理配合方法,雖然能夠給予患者手術配合護理,但由于護理人員與手術治療前、中、后三個階段的配合不到位,很容易出現手術失敗、患者術后感染等問題,對患兒的生命造成了較大的威脅[2]。
護理配合方法,主要結合臨床護理的相關理論,依據手術需求,給予患者針對性護理。該方法在小兒先天性心臟病體外循環(huán)護理中運用,不僅實現了小兒先天性心臟病手術臨床一般性護理,也能夠在手術治療與后期手術后觀察過程中,做好患兒手術各個階段信息對接,為患兒手術恢復提供較好的保障。本院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CPB時間35.05-130.67min,阻斷時間10.00min-85.07min,自動恢復心跳30例,35例除顫后復跳?;純盒g后出現并發(fā)癥2例,死亡率0%,且P<0.05,說明統(tǒng)計學研究結果有意義。
綜上所述,小兒先天性心臟病體外循環(huán)的護理配合工作有效開展,能夠提升患者手術治療效果,有助于患兒術后恢復。
參考文獻
[1] 王春華.探討小兒先天性心臟病體外循環(huán)術中的護理配合[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6,16(A4):346.
[2] 苗玉華.小兒先天性心臟病體外循環(huán)的護理配合研究[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54):10754+10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