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兩種教學模式下大學課堂特點淺析

      2018-11-12 11:01程立寶蔣潤枝
      科教導刊 2018年20期
      關鍵詞:大學課堂教學模式

      程立寶 蔣潤枝

      摘 要 目前大學課堂的教學模式發(fā)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本文對SPOC課堂模式和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進行了比較。SPOC作為一種混合學習模式,其在MOOC原有的教學理念基礎上,增加了教師和學生直接交流的機會,是MOOC的繼承、完善與超越。在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的基礎上,SPOC構成的課堂深度學習模式及教學模式更加靈活,更能提高學生的能動性,從而提升開放大學的教育質(zhì)量。

      關鍵詞 SPOC MOOC 教學模式 大學課堂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8.07.003

      Analysis of the Features of University Class under Two Teaching Models

      CHENG Libao, JIANG Runzhi

      (College of Horticulture and Plant Protection,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Jiangsu 225009)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teaching model of college classrooms has changed with each passing day.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SPOC classroom model with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As a hybrid learning model, SPOC increases the opportunities for direct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on the basis of MOOC's original teaching philosophy. It is an inheritance, improvement, and surpassing of MOOC. On the basis of 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the deep learning model and teaching model formed by SPOC are more flexible and can improve students' initiative, 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in open universities.

      Keywords SPOC; MOOC; teaching mode; college class

      為了適應現(xiàn)代經(jīng)濟發(fā)展對人才要求,充分發(fā)掘大學生的潛力,高等學校在學生培養(yǎng)方案制定上發(fā)生了較大變化,尤其體現(xiàn)在大學課堂方面。目前全國多家高等學校的大學課堂上已采取了SPOC教學模式,推進了教學流程的重新構建及教育方法的創(chuàng)新。與傳統(tǒng)意義上的課堂教學模式相比,SPOC教學模式能夠通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的靈活安排學習時間,提升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習的興趣,進而增加對課程知識的理解、使所學內(nèi)容的記憶更加牢固,這對實施并推廣新教學模式具有里程碑的意義。[1]

      1 創(chuàng)新大學課堂教學方式的重要性及緊迫性

      1.1 傳統(tǒng)意義大學課堂的特點與弊端

      傳統(tǒng)意義上的大學課堂對教師的活動依賴性很強,是以教師的課堂行為為主的教學方式,目前在教學方式上做了些改變,但主要還是以教師講解為主。其特點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1)教學思維固定、形式單一。這種模式體現(xiàn)在從教材的選擇到章節(jié)的選用,完全是由教師根據(jù)教案決定,并且多年都不發(fā)生變化,內(nèi)容相對固定、封閉、教師完全控制課堂。課堂上教師是主宰者,學生是被動接受者,教材是學生知識的主要來源,因此形成了“講解”和“灌輸”課堂形式。[2]教師根據(jù)實現(xiàn)制定的教學方案,在很大程度上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忽略了學生的接受能力,造成教師和學生之間課堂交流比較少,學生對課堂內(nèi)容只能死記硬背,因此學生對新知識認識的主觀能動性得不到充分發(fā)揮,常常造成學生厭倦課堂的現(xiàn)象。

      (2)教學方式、方法需要進一步提高。計算機和多媒體的應用是大學課堂改革的重要體現(xiàn),在全國高校得到廣泛的開展。但教師往往忽視了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照本宣科的成分太多,平時的課堂教學僅僅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沒有考慮學生最終掌握了多少知識,這就造成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通過背誦書本和筆記應付應付考試,造成高校經(jīng)常出現(xiàn)“高分低能”學生的現(xiàn)象。

      (3)課堂效果較差。由于教學方式單一,課堂氣氛沉悶,學生無法全程跟蹤課堂知識,同時也對教師的教學內(nèi)容感到乏味,于是出現(xiàn)大量逃課現(xiàn)象。逃課不僅影響教學質(zhì)量,還影響學生素質(zhì),不利于高校教學研究的開展。

      綜上所述,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和自主性,違背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為了提升教學效果,必須重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優(yōu)化教學結構,以更好地達到教育教學目標和培育人才的目的。

      1.2 大學課堂模式的創(chuàng)新與改革

      (1)以學生為課堂主體的教學模式。教學過程應該是一個雙方互動的過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想提高教學質(zhì)量,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約束能力、控制能力和思考能力,學生必須參與到教學中。以同學作為課堂的主導者,教師根據(jù)學生的自身狀況,起到輔助作用,積極引導學生完成什么,如何完成,讓他們在學會知識的同時,體會到通過個人努力而取得成果的樂趣。

      (2)科技與學術并重的教學模式。目前很多高校都屬于教學和科研并重類型,因此良好的教學方式要積極引導學生熱愛科研,并通過大量文獻的查閱,完成教師交給的課題。這種方式不僅增加了學生主觀能動性,使相關課堂知識記憶更加牢固,同時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也得到提高,而不應該一味拘泥于課堂理論知識,要懂得理論與實踐結合。

      (3)多手段、多層次的教學模式。多種教學模式并存的課堂不但使教學內(nèi)容更加容易理解,同時也增加了學生對新知識、新觀點的認知程度。把課堂和課間有機結合,將部分學習的過程放在課外(圖書館、網(wǎng)絡數(shù)據(jù)庫等),使每一單元的知識點通過由淺入深,由單一因素到多復合體系的遞進,再把章與章的內(nèi)容進行統(tǒng)一后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能動性和積極性,[3]進而促進高校課程的教育教學改革,培養(yǎng)學習者的學習興趣。

      2 SPOC起源及內(nèi)涵

      SPOC是從MOOC演變而來的一種開放式課堂教學模式,即傳統(tǒng)課堂與MOOC二者結合的產(chǎn)物。SPOC中文的名稱為 “小眾私密在線課程”。其中“小眾”是指學生人數(shù)一般在數(shù)十人至數(shù)百人之間;“私密”是指只對滿足條件的申請者完全開放課程,因此,祝智庭教授將SPOC譯為“私播課”。 [4]

      2.1 SPOC研究現(xiàn)狀

      (1)國外研究現(xiàn)狀。2013年,美國人Armando Fox提出了小眾私密在線課程(SPOC)的概念,其在MOOC的基礎上進行的改良,并在發(fā)揮MOOC課程成本低、效率高、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學習等特點的同時,與線下的教師設計人員開展合作,教師可以面對面對學生進行輔導,提供完整的學習體驗,課程通過率顯著提升,教學質(zhì)量得到了明顯改善。[5]哈佛大學借用SPOC課程與混合學習相結合的形式對本校的“版權法”課程開展了教學實踐,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SPOC課程在國內(nèi)的開展。2013年,SPOC課程首先在我國清華大學開始實施,之后國內(nèi)高校陸續(xù)開設了SPOC課程,并結合本學校的實際情況,展開教學實踐,嘗試了線上學習和線下教學相的混合學習模式。在SPOC模式探討方面,羅九同等人[6]從學習動機,如何學習,學習過程中的準備工作及如何評價學習效果等多方面、多層次對SPOC課程進行分析,闡明了其中蘊含的教學設計理念,為日后其他高校利用SPOC教學模式奠定了基礎。王朋嬌[7]等人把如何設計課堂教學和翻轉課堂理論進行結合,實施了以SPOC為基礎的翻轉課堂教學模理念,在充分的發(fā)揮學生為主人翁地位的基礎上,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2.2 SPOC 課程特點及優(yōu)勢

      (1)課程規(guī)模小,利于提高教學質(zhì)量?;赟POC的課堂教學模式具有很強的針對性,通過縮小課程規(guī)模,使學生充分理解本課程知識,同時也掌握了與課堂知識相關的理論,這對提高學生專業(yè)基本素質(zhì),增加學生理論水平意義重大。學生可以根據(jù)自身特點及興趣愛好,選擇相應課程進行學習,通過課程申請,甚至答辯,保證了學習質(zhì)量及學習興趣。哈弗大學為了探討SPOC的教學模式,從全世界范圍內(nèi)挑選出部分學生進行針對性學習,[8]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上述結果表明根據(jù)學習者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模式,不但使教學生動有趣,也增加了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從而使學生接受課程內(nèi)容時由被動變?yōu)橹鲃印?/p>

      (2)多種課堂教學教學手段和資源的利用,降低教學內(nèi)容的難度。SPOC是一種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各個高??筛鶕?jù)自身特點,開發(fā)出適合自己發(fā)展的教學模式SPOC的理論基礎是MOOC,同時對MOOC的功能進行了優(yōu)化,將線上線下結合起來,取長補短以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勢。例如,美國某高校開設新課程的同時也設置了如何利用課程平臺對學生學習進行評價的功能。選課人可通過網(wǎng)絡進行學習課堂知識,再通過教學平臺提交作業(yè)或者在線討論。系統(tǒng)根據(jù)個人的參與情況進行詳細的評分,評分結果很快會反應給學習者。所以選擇適合自身發(fā)展的SPOC模式是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前提和基礎。

      (3)改變教師角色,推動教學質(zhì)量。高校教師是傳統(tǒng)意義上課堂的主宰者,由于課程設置的特點,導致課堂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內(nèi)容重復,因此提高教學質(zhì)量首先需要提高教學效率,把復雜而繁重的教學活動變成簡單易行的課堂模式,這已成為急需解決的關鍵問題。SPOC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教師的體力壓力,通過網(wǎng)絡形式改變傳統(tǒng)意義上教師和學生的關系,這對教師和學生都有益處,教師可以把節(jié)省下的時間用于教學模式思考、教學方法的運用及教學手段的實施等。學生可以根據(jù)教師提供的信息,通過網(wǎng)絡學習,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和分析能力,因此教學質(zhì)量得到提高。

      3 總結及展望

      建設和實施適合自身發(fā)展的SPOC模式,離不開先進的國際化教學思想及現(xiàn)代計算機的發(fā)展,為了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我國高校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以下兩點:第一,在傳統(tǒng)意義上課堂教學基礎上,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性及能動性,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更具有活力;第二,加強教師隊伍素質(zhì)及其合作能力,通過同學科及不同學科教師之間的合作,增強教師自身的教學技能,完成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 饒佩,周序.大學教師中心與學生中心的時代辨析[J].當代教育科學,2016(1):31-35.

      [2] 盧瓊,屈正庚.大學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研究[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6(8):261-262.

      [3] 劉白秋.國內(nèi)網(wǎng)絡數(shù)據(jù)庫與高校圖書館網(wǎng)絡資源利用[J].集美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4):114-118.

      [4] 祝智庭.“后慕課”時期的在線學習新樣式[N].中國教育報,2014-05-21(11).

      [5] Armando Fox.From MOOCs to SPOCs[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2013.51(12):38-40.

      [6] 羅九同,孫夢,顧小清.混合學習視角下MOOC的創(chuàng)新研究:SPOC案例分析[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4.24(7):18-25.

      [7] 王朋嬌,段婷婷,蔡宇南,曾祥民.基于SPOC的翻轉課堂教學設計模式在開放大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5(12):79-86.

      [8] Ormond Simpson.對遠程學習者的支持服務[M].李亞婉,等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75-196.

      猜你喜歡
      大學課堂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思”以貫之“學、練、賽、評”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淺析提高大學課堂教學效率的對策構架
      合理使用智能手機促進課堂有效教學
      大學課堂中運用參與式教學法的思考與實踐
      提高大學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對策
      5E教學模式對我國中學數(shù)學教學的啟示
      中卫市| 台山市| 晴隆县| 八宿县| 潜山县| 砚山县| 林口县| 洛阳市| 兰考县| 大安市| 南涧| 锦州市| 辽阳县| 凤翔县| 宝清县| 沁水县| 桃园市| 萨迦县| 响水县| 黑龙江省| 永泰县| 绥中县| 鹤山市| 永济市| 安宁市| 闽清县| 交口县| 织金县| 黔西县| 定安县| 马关县| 平乐县| 文山县| 湖州市| 蓬莱市| 洛隆县| 大荔县| 中牟县| 甘洛县| 绿春县| 仁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