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雪英
摘要 目的:了解本地區(qū)無償獻血及血液檢測不合格項目情況,以保證血液安全,降低輸血傳播疾病的風險。方法:收集廣西河池市2014-2016年無償獻血情況及血液檢測結果,對其進行回顧性統(tǒng)計分析。結果:2014-2016年無償獻血人數(shù)每年以2.2%的幅度逐年遞增;在所有獻血的人群中男性占68.23%,女性占31.76%,年齡段以20~50歲為主;血液質量方面,2014-2016年檢測不合格率分別為2.05%、3.09%和3.73%。結論:廣西河池市無償獻血量逐年增加,血液的不合格率卻也有逐年升高的趨勢。因此,需改進獻血者招募策略,繼續(xù)加強有針對性的無償獻血宣傳力度,做好血液的檢查工作,確保用血安全。
關鍵詞 無償獻血;血液檢測;獻血率;不合格率
《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于始1998年10月1日開始實施的,隨著其宣傳工作的深入,無償獻血已逐漸被大家所接受,因此,無償獻血人員也日益增加。目前,臨床用血量大,血液系統(tǒng)疾病、外傷出血、產后出血等,都需要輸血進行救治[1、2]。因此,血液的質和量對于急救患者而言尤為重要。
為了解廣西河池市近三年無償獻血的獻血情況及血液檢測不合格情況,筆者通過對本血站2014-2016年無償獻血者的檢測結果進行調查分析,現(xiàn)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標本來源:在2014-2016年期間,本血站采集了77 001份無償獻血者標本,獻血者年齡段為18~ 55歲,均符合《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GB18467-2011)標準。獻血前進行硫酸銅比重法檢測血比重,均為合格,統(tǒng)計其ALT、HbsAg、抗-HCV、梅毒抗體(抗-TP)、抗-HIV的檢測結果。
試劑與儀器:儀器采用MicrolabSTAR全自動加樣系統(tǒng)(瑞士),澳斯邦FAME24/30全自動酶免分析儀,以及日立7080全自動生化分析(日本)。所有上述儀器均按照常規(guī)進行年度校準合格,并在有效期內。酶免試劑采用HBsAg試劑盒、抗-HCV試劑盒、抗HIV試劑盒、抗TP試劑盒,所有試劑均通過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所批檢合格,且在有效期內使用。
檢測方法:①ALT檢測:采用速率法,使用全自動生化儀自動加樣檢測,按照試劑說明書的要求結合本站質量體系文件的規(guī)定進行判讀。②酶免實驗檢測:所有實驗均按照試劑說明書和本站的操作規(guī)程進行操作,每一項檢驗項目分別使用不同廠家的試劑各檢測1次,由全自動加樣系統(tǒng)和全自動酶免分析儀進行分析。③結果判斷:酶免試驗結果根據(jù)試劑說明書判定公式進行判斷,兩種試劑檢測均為有反應的即判為陽性,兩種試劑檢測均無反應的即判為陰性,兩種試劑檢測反應性不一致的,判為待檢,再使用有反應性的試劑再次雙孔檢測。抗HIV檢查初篩陽性,送疾控中心確診。ALT的測量值>40 U/L,即判為不合格。
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 17.0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采用X2檢驗。P<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
無償獻血量:分別統(tǒng)計2014年2015年以及2016年的全血和機采血小板,具體無償獻血量情況,見表1。
不同性別的獻血情況:分別統(tǒng)計2014年、2015年以及2016年的男性、女性以及總的獻血人數(shù),獻血數(shù)量及比例,見表2。
不同年齡的獻血情況:分別統(tǒng)計2014-2016年不同年齡段和性別獻血情況,具體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見表3。
獻血次數(shù)分析:分別統(tǒng)計了2014~2016年的男性和女性的獻血次數(shù),并以首次和多次進行統(tǒng)計分析,見表4。
不合格樣本情況:2014-2016年統(tǒng)計的樣本例數(shù)分別為25 471、25 541、25 989,其中,每年血清學檢測的HBsAg、抗-HIV、抗-HCV、抗-TP、ALT的檢測結果,不合格樣本的統(tǒng)計結果,見表5。
討論
目前,臨床用血量日益增加,血液還沒有研究出替代品,無償獻血仍是臨床用血的主要來源。為了更好地了解本地區(qū)的無償獻血情況以及血液檢測結果,我們對2014-2016年期間河池市的無償獻血情況及血液檢測結果進行了統(tǒng)計和分析。河池市的無償獻血量在逐年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因此還要繼續(xù)加大針對性的宣傳,把宣傳帶人校園,讓大家從小就有獻血意識,消除獻血誤區(qū)。同時,不斷加大微博、微信和社交網(wǎng)站等新媒體的無償獻血宣傳將有助于年輕人加入到無償獻血隊伍中來,利于無償獻血事業(yè)的長期穩(wěn)定發(fā)展。
2013-2016年期間,在本地區(qū)無償獻血人群中,男性獻血者明顯高于女性,占獻血總人數(shù)的66.83%,與劉濤等報道相一致[3]。獻血年齡段以20~ 40歲為主,與王乃紅等報道相近[4],這一年齡段的人群可作為獻血招募的目標人群及重點宣傳的對象?!吨腥A人民共和國獻血法》于始1998年10月1日開始實施的,國家對于無償獻血的大力宣傳,加上教育水平、人口素質的不斷提高,且20~40歲正處于青壯年時期,身體條件符合無償獻血的要求,因此這個年齡段人群成為無償獻血的主要人群。
2014-2016年本地區(qū)無償獻血者血液檢測總不合格率為2.960/0,低于張勤等報道翻,不合格項目主要為ALT,不合格率逐年增加,三年平均為1.24%,與李之燁報道的相近[6],其次為抗-TP,不合格率逐年減低,最后為HBsAg、抗-HCV、抗-HIV。不合格項目以ALT為主,筆者認為原因是ALT檢測波動性較大,特異性不高,飲酒、工作壓力大、熬夜、藥物等均可以導致獻血者一過性的ALT升高,但經過充分的休息和調整,ALT指標就會回歸正常范圍。建議在獻血者在獻血前需充分休息,可以提高血液的合格率,避免獻血者所捐獻的血液浪費,同時可以減少該部分血液的運輸、儲存、分離、檢測所支出的成本。抗-TP不合格率逐年減低,筆者認為原因是目前母嬰阻斷方法的成功實施,減少了梅毒母嬰傳播途徑的感染率。隨著醫(yī)療水平的提高,人們自我保護意識的提高,都不同程度地減少梅毒的傳播率。在5項血液檢測項目中。HBsAg不合格率居第二位。我國乙肝的發(fā)病率很高,乙肝表面抗原(HBsAg)是診斷HBV感染的重要標志物,HBsAg檢查對乙肝的預防和治療有重要意義[7]。本血站用HBsAg膠體金試紙法進行初篩,雖然膠體金試紙法敏感性低、漏檢率較高,但是通過初篩可盡量降低HbsAg引起的血液報廢。
參考文獻
[1] Dokekias AE,Ossini LN,Tsiha FO,et al.Blood transfusion assessment t0 112 homo-zygous sickle-Cell diseaqe patients in uni-versity hospital of Brazzaville[J].TransfusionClinique Et Biologique,2009,16(5):464-470.
[2]Bower WF,Jin L,Underwood MJ,et al.Peri-operative blood transfusion increaseslength of hospital stay and number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non-cardiac surgi-cal patients[J].Hong Kong medic,al joumal,2010.16(2):116.
[3]劉宗業(yè),李茂恩,包燕.2010-2012年滁州地區(qū)無償獻血者血液檢測結果分析[J].臨床輸血與檢驗,2014,16(2):170-172.
[4]王乃紅,傅雪梅,廖耘.成都市無償獻血者血液檢測結果與人群結構分析[J]中國輸血雜志,2005,18(5):378-381.
[5]張琴,朱楷.我站2012-2014年無償獻血者血液檢測結果分析[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6,20(17):2385-2386.
[6]李之燁,焦東麗.太原市2005-2011年無償獻血者血液檢測結果分析[J].中國輸血雜志,2013,26(4):376-377.
[7]王海剛,丁磊,潘航,等.3種HBsAg檢測方法的比較[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4,8(12):1614-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