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玉霞
成語頑固不化出自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六回:“卑府從前在那府里,也做過一任知縣,地方上的百姓,極其頑固不化。”后來用以表示堅持自己的意見,不肯改變,形容人十分固執(zhí)。
學(xué)了中醫(yī),一看到成語頑固不化,就想到“完谷不化”?!巴旯炔换笔侵嗅t(yī)病證名,指那些消化不良導(dǎo)致的腹瀉或大便里有未消化的食物的情形。如果把完谷不化誤寫為頑固不化,我以為也沒太大的原則問題,這個成語重在“不化”。食物總是沒有被充分消化,沒有轉(zhuǎn)化成人體可以吸收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即是谷不化,時間長了,當(dāng)然可以說是頑固不化。
有些人長期消化不良,大便不是清稀,就是夾有未消化的食物殘渣,甚至吃什么拉什么,偶爾大便秘結(jié)不通。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這種頑固的完谷不化,用中醫(yī)的理論來說,主要病機是脾陽虛?!端貑枴り庩枒?yīng)象大論》里說,“清氣在下,則生飧瀉……”意思是清陽之氣主升,如果清陽之氣衰弱于下,就會大便稀,帶有未消化食物(飧瀉)。換一句話說,完谷不化的原因是清陽不升,即脾陽虛。
好好的一個人,怎么會脾陽虛呢?其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長期飲食生冷。只憑喜好,吃喝過于寒冷的飲食,時間久了就會損傷脾胃,引起飧瀉。另外,長期把四肢和腹部暴露于寒冷的環(huán)境里,使肚腹受涼,四肢受寒,也會損傷脾陽,造成完谷不化。
脾陽受損的癥狀除了消化不好、動不動就腹瀉、大便里經(jīng)常有未消化的食物、腹痛,還會伴有消瘦、面色蒼白或萎黃、頭暈乏力、容易疲倦等表現(xiàn),時間久了,還會出現(xiàn)抵抗力低下、容易感冒、怕冷等癥狀。
如果身體出現(xiàn)完谷不化該怎么辦?首先,改變不良的飲食習(xí)慣,以溫?zé)犸嬍碁橹?,即使夏天也不要吃才從冰箱里拿出來的冰凍飲食。另外要少吃刺激性飲食,少食大魚大肉等厚膩滋味的飲食,以保護和盡快恢復(fù)脾胃功能。第二,隨天氣冷暖,適時增減衣物,特別要防止肚臍和胃受涼。第三,使用益氣健脾飲食調(diào)理。第四,在飲食調(diào)理的情況下情況還不好,可以看中醫(yī),辨證使用理中丸、附子理中丸或補中益氣丸,都可以對完谷不化有所幫助。最后,就是要注意保持精神愉快,避免過度疲勞、憂愁悲傷、緊張等情緒。
>>鏈接
脾陰虛和脾陽虛的區(qū)別
脾陰虛,指脾精不足。多是由勞倦內(nèi)傷、思慮過度、溫?zé)岵〉幕謴?fù)期,及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后期等,耗傷脾臟之陰血及津液所致,進而陰虛火旺,形成本癥。臨床上常見的是不思飲食、食后腹脹、脘腹灼痛、口唇干燥、干嘔呃逆、大便干結(jié)、形體消瘦、舌紅苔薄、脈細或細數(shù)。治宜育陰增液。
脾陽虛又稱脾胃虛寒。因飲食失調(diào)、過食生冷、勞倦過度、久病或憂思傷脾等所致。癥見食欲減退、腹脹、胃痛而喜溫喜按、四肢不溫、大便稀溏,或四肢浮腫、畏寒喜暖、小便清長或不利、婦女白帶清稀而多、舌淡胖嫩、舌苔白潤、脈沉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