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建松
1
我若問一個問題:寫作是一種知識,還是一種技能?
不僅很多同學回答不出來,就是很多老師也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或者回答不出,或者說出錯誤答案。
因為不知道寫作是一種知識,還是一種技能,所以在學習寫作過程中,會產(chǎn)生很多困惑:
——為什么我一直在觀察,就是找不出一個合適的細節(jié)呢?
——為什么我學習了那么多描寫方法,就是刻畫不好一個人物呢?
——為什么我有了一個觀點,就是無法寫出完整的論述類文章呢?
——為什么老師只修改了一個結(jié)尾,我的文章卻有“點石成金”的感覺?為什么我想不到那個修改方法呢?
……
在同學們學習寫作的過程中,應該會遇到這些困惑?!敖饣蟆保緛硎抢蠋煹呢熑?,那我先從學習談起吧。
2
同學們進校之后就開始“學習”了,但可能很少有同學會思考什么是“學習”。
剛才這個句子里的兩個“學習”,意思不一樣。前一個是“學習活動”,后一個是“學習的概念”。若把“學習寫作”當作一個“學習活動”,那我們對寫作本身就會所知甚少。
“學習寫作”不僅是學習活動,更是掌握寫作知識和寫作技能的途徑。
學習的一般過程,是知、懂、會、用,這里有一個將知識轉(zhuǎn)化為技能的過程。前兩個知和懂,是關(guān)于知識方面的;后兩個會和用,是關(guān)于技能方面的。具體說,那就是:初步了解知識,懂得知識的原理,熟悉技能,最后運用技能。
王陽明主張知行合一,他說:“知而不行,是為不知。行而不知,可以至知?!币环N知識,若不能轉(zhuǎn)化為技能,那不僅可以說沒有掌握這種技能,更可以說還沒有掌握這種知識;學會一種技能之前不知道這種技能蘊含的知識的,可以在自己實施技能的行為過程中明白。
人生,就是學習的過程。寫作,只是學習內(nèi)容的一小方面而已。
凡是學習,必有相通之處。
3
于是我們就先來談談郭靖的學習之路。
郭靖,金庸武俠小說《射雕英雄傳》中的男主角和《神雕俠侶》中的重要角色。我讀金庸小說,常常感慨郭靖學習功夫的艱難。在此,我想借郭靖學習功夫的過程,來談談對我們學習寫作的啟發(fā)。
你若要具體了解郭靖的學藝之路,請去讀讀我剛才提及的金庸的那幾本小說。簡略說,郭靖是這樣一個人——
他生性單純剛直,重孝義、勤奮、愛國,具備一切金庸筆下最模范的俠義精神,是“俠之大者”。他巨大的人格力量也感染了身邊的人,包括他的家人及《神雕俠侶》的男主角楊過,無形中帶領(lǐng)他們走向正面的人生路、改邪歸正的康莊大道。
他融合“降龍十八掌”“九陰真經(jīng)”和“左右互搏”三大蓋世武功于一體,遂翩然翱翔,號令武林群雄,守護著南宋襄陽城的前線邊境。
當然,郭靖不僅人格偉大,而且功夫高強,兩者結(jié)合,才能說是“俠之大者”,否則,不僅不能被稱為“俠者”,甚至連“武者”都不配稱。
所以,凡是寫作者,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讓自己作為一個人呈現(xiàn)在大家面前,要體現(xiàn)自身偉大高豪邁的人格,讓人敬仰;其次,寫作水平高,值得一讀。或者說,好文章、好作品都是人格與文采的統(tǒng)一。我們迷醉于古代的屈原、李白、杜甫,便是這個原因;當今余華寫的《活著》、陳忠實寫的《白鹿原》,我們讀得震撼至極,也是如此原因。
4
我們先來看看,郭靖是怎么樣的一個學武者?!渡涞裼⑿蹅鳌返谌亍按竽L沙”里,有這樣的句子:
這孩子學話甚慢,有點兒呆頭呆腦,直到四歲時才會說話,好在筋骨強壯,已能在草原上放牧牛羊。
從這里的描寫我們就可以看出,郭靖確實不聰明,“呆頭呆腦”。《倚天屠龍記》張無忌的話:
我太師父言道,武學鉆研到后來,成就大小往往和各人資質(zhì)有關(guān),而且未必聰明穎悟的便一定能學到最高境界。據(jù)說貴派創(chuàng)派祖師郭女俠的父親郭靖大俠,資質(zhì)便十分魯鈍,可是他武功修為震爍古今,太師父說,他自己或者尚未能達到郭大俠當年的功力。
這樣的一個資質(zhì)一般的人來學武,能夠?qū)W到什么水平呢?《射雕英雄傳》第五回“彎弓射雕”里說:“可是這些根基功夫也只能強身健體而已,畢竟不是克敵制勝的手段?!敝荒芴岣咦陨硇逓椋◤娚斫◇w),不能影響他人(克敵制勝)??磥恚瑢懽魇且环N提高自身、改變他人的行為。
所以,寫作者的資質(zhì),或者說寫作者對寫作的天賦,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
作為一個學習寫作的人,資質(zhì)好,若不浪費這種資質(zhì),進步就會很快,而若浪費了,可能就進步不大;資質(zhì)不好,一般而言進展緩慢,若遇到名師,可能會進步較快。
王安石筆下的方仲永,資質(zhì)很好,浪費了,便“泯然眾人矣”。駱賓王七歲寫出《鵝》,一直努力學習寫作技能,成為“初唐四杰”之一。
明白這一點,我們應該對寫作有自信,那就是不浪費自己的才華。
5
按郭靖的資質(zhì),他能夠?qū)W到中等水平以上,也是可喜可賀的。但郭靖居然成為一代巨擘,為什么呢?
我們來看看郭靖學藝時的表現(xiàn)?!渡涞裼⑿蹅鳌返谖寤亍皬澒涞瘛崩铮羞@樣的句子:
郭靖天資頗為魯鈍,但有一般好處,知道將來報父親大仇全仗這些功夫,因此咬緊牙關(guān),埋頭苦練。雖然朱聰、全金發(fā)、韓小瑩的小巧騰挪之技他領(lǐng)悟甚少,但韓寶駒與南希仁所教的扎根基功夫,他一板一眼地照做,竟然練得甚是堅實。
看來,郭靖資質(zhì)的確一般,“領(lǐng)悟甚少”。但他有兩個優(yōu)點:一是勤奮刻苦,“咬緊牙關(guān),埋頭苦練”;二是順從聽話,“一板一眼地照做”。這兩點,可以稱之為“一根筋”的學習態(tài)度。這樣的結(jié)果是,“竟然練得甚是堅實”,也有一定的效果。
同樣,若無“一根筋”的寫作態(tài)度,不對寫作下點死功夫,是學不好寫作的。賈島推敲的故事,李賀驢背錦囊乃至嘔心瀝血的故事,都說的是這個道理。
6
在第五回“彎弓射雕”里,有這樣的一組對話:
郭靖道:“我日夜拼命苦練,可總是不行,說什么也不行……”道士道:“你要我指點你一條明路?”郭靖道:“正是!”
郭靖是“笨”,但因為“一根筋”想學好功夫,他反而有一種常人少有的能力——反思自我。這里的反思,不是懷疑,而是積極地尋找解決辦法,多思多問。
在軒轅臺,郭靖被楊康捆起來,躺在地上,看著北斗七星,想著全真教的天罡北斗陣,融會貫通了許多之前不明白的《九陰真經(jīng)》。
多思多問,多方想辦法提高,何嘗不是提高作文水平、突破寫作障礙瓶頸的手段。
7
學習包括多方面的因素,學習者自身是關(guān)鍵因素,指導者也是重要因素。
真正對郭靖功夫有很大助力的,不是啟蒙師父江南七怪,而是馬鈺和洪七公。
從學習者角度,我們剛才說過,郭靖“一根筋”。不僅勤奮刻苦,而且順從聽話。當然,刻苦勤奮需要方向;聽話這種做法是好還是壞,也完全取決于他聽的是誰的話,也就是取決于指導者。如果指導者平庸、不講道理,那么這個孩子的聽話就會使自己走向沒有主見的平庸之路;但如果指導者是個明師,那么學生就會進步飛速。
馬鈺教給郭靖上乘內(nèi)功后,“說也奇怪,那道人并未教他一手半腳武功,然而他日間練武之時,竟爾漸漸身輕足健。半年之后,本來勁力使不到的地方,現(xiàn)下一伸手就自然而然地用上了巧勁:原來拼了命也來不及做的招術(shù),忽然做得又快又準。江南六怪只道他年紀長大了,勤練之后,終于豁然開竅,個個心中大樂?!保ā渡涞裼⑿蹅鳌返谖寤?彎弓射雕)
現(xiàn)在,我們來比較一下郭靖師父江南七怪和馬鈺的教學內(nèi)容,以及郭靖的學習收獲:
指導內(nèi)容 學習收獲
朱聰、全金發(fā)、韓小瑩的小巧騰挪 領(lǐng)悟甚少
韓寶駒與南希仁所教的扎根基功夫 一板一眼地照做,竟然練得甚是堅實
道人并未教他一手半腳武功(教內(nèi)功) (1)竟爾漸漸身輕足健;(2)忽然做得又快又準
姑且不論江南七怪功夫是高還是低,但有一點無可否認,他們幾個人的武功風格各異??墒?,如今他們卻要將自己的絕學一股腦地全部傳授給郭靖,這些武功有的輕盈、有的厚重,有的重形、有的重意。別說郭靖生來就悟性一般,縱然他天資過人,這樣教授的話恐怕也得被教廢了。
江南七怪是自己有幾桶水,就教給郭靖幾桶水,也不管郭靖的資質(zhì)如何。這是填鴨式教學。填鴨式,就是有多少內(nèi)容就教多少內(nèi)容,因為指導者無法選擇。
馬鈺“并未教他一手半腳武功”,而是教給郭靖上乘內(nèi)功。他看到郭靖的資質(zhì),在郭靖資質(zhì)基礎上,因材施教,這是頂層設計教學。招式還是原來的那些招式,但是由于有了更高層次的內(nèi)容在引領(lǐng)著,這些招式就運用得不一樣了,原來做不到的,現(xiàn)在很容易就能做到了;原來不理解的,現(xiàn)在很容易就掌握了。
學生很難“知道”有哪些寫作知識,所以寫作指導老師就顯得比較重要。
一般老師,可能會教一些具體的寫作技巧,比如怎么開頭,怎么描寫等等。這些當然有用,但不是頂層教學;作文指導老師應該教學增強學生內(nèi)功的知識和技能,讓學生面對一些現(xiàn)象和問題時有自己的發(fā)現(xiàn)、解釋、判斷等。
頂層的作文指導,首先是對“什么是作文”了然于胸,其次是對學生的資質(zhì)和需求了然于胸。
而什么是作文,說法太多了。我在學習葉圣陶等前輩和外國一些寫作理論,尤其是馬正平先生的“非構(gòu)思寫作理論”基礎上,提出如下一些觀點:
——作文,就是寫作者從無到有創(chuàng)造文本的活動。
——審題具有兩大功能,一是框定立意的基本功能,二是幫助文本粗線條呈現(xiàn)的思維功能。
——立意是觀點和材料的“指揮部”,整個寫作活動都必須圍繞立意的充分表現(xiàn)而起作用;同時,立意也是處理寫作中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標準和依據(jù)。
——作為寫作者,學生更應該具備思維的準確性、靈活性、深入性,即常見的“想準”“想開”“想深”。
——不可訓練和不可應用的思維方法就是無效的思維方法。
……
《論語》說:“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則無所得矣?!蔽覀円蛞涣鞯闹笇Ю蠋煂W習。
沒有遇到一流指導老師時,閱讀,也是一種學習作文的指導老師。當然,閱讀的內(nèi)容應該是一流的,也需要頂層設計,一是對閱讀對象了然于胸,二是對自己的資質(zhì)和需求了然于胸,用吳宓《文學與人生》里的話來說,就是“觀其全,知其通,取其宜”。
8
在《射雕英雄傳》里,《九陰真經(jīng)》算是一本奇書,書中所記載的武學博大精深,威力無窮。所有上乘武學的原理幾乎都不脫離《九陰真經(jīng)》的內(nèi)容,是學武者一流的閱讀內(nèi)容。
那么,我們一流的閱讀文章嗎?標準是怎樣的呢?
文章入選教材最多的當代著名散文家梁衡提出“文章五訣”,認為歷來好文章可分為形、事、情、理、典五個要素。
“五訣”之中,形、事、情、理正好是文章中不可少的景物、事件、情感、道理四個內(nèi)容,又是描寫、敘述、抒發(fā)、議論四個基本手段。其中“形”“事”為實,“情”“理”為虛,“典”即典故,則是作者知識積累的綜合運用。以毛澤東的《為人民服務》為例,文章從追悼會現(xiàn)場說起,是形;講張思德燒炭,是事;沉痛哀悼,是情;為人民服務,是理;引司馬遷的話,或重如泰山,或輕如鴻毛,是典?!拔逶E”俱全,如山立岸,沉穩(wěn)雄健,生機勃勃。
有人抱怨現(xiàn)在好看的文章不多,原因之一就是只會用單一法。比如,論說文當然是以理為主,但不少文章也僅止于說理,而且還大多是車轱轆話,成了空洞說教。
對照“文章五訣”,思考自己的文章哪里可以改進到一流文章里。
9
回到《射雕英雄傳》。
馬鈺要幫郭靖之前,曾和郭靖有過一番對話。郭靖對于自己這些年來進步緩慢,將原因都歸咎到了自己的愚笨上??蛇@時馬鈺笑著搖了搖頭,然后淡淡地說了這樣一句話:
教而不明其法,學而不用其道。
江南七怪遠赴大漠,含辛茹苦,精神可嘉,教育郭靖多年,但是所獲得的成果和艱苦付出完全不成正比。
馬鈺因材施教,對腦袋不很靈活的郭靖不講原理,只教內(nèi)功心法。并告訴他習武只是為了強身健體,郭靖毫無壓力,興趣盎然,反而內(nèi)功突飛猛進。
是的,教者須明作文之法,學者須通作文之道。
10
說說《射雕英雄傳》里郭靖后來的學習之路。
在桃花島上,郭靖僅僅用一天時間就把左右互搏術(shù)入了門(這門功夫是絕頂聰明的黃蓉一輩子也沒有學會的),然后用了七天時間學了左右互搏術(shù)和周伯通的空明拳。
學《九陰真經(jīng)》,郭靖也只是幾天工夫而已。這么博大精深的武學,即使是絕頂聰明的人,沒有個一年半載,恐怕也是難以入門的吧。
為什么學得如此迅捷?郭靖不是很笨的嗎?當然郭靖刻苦,郭靖聽話,郭靖“一根筋”。
—— 書里提及的原因是:“融會貫通”。原來學習到一定層次,所學到的東西會融會貫通,而一旦融會貫通,水平會提高得更快。
有了融會貫通,我們會發(fā)現(xiàn)《藤野先生》和《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居然采用了起承轉(zhuǎn)合的思維手段。
有了融會貫通,我們發(fā)現(xiàn)張愛玲待在自己家里看月亮,也能寫出名篇。
有了融會貫通,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自己與那些名家會如此接近。
對我來說,有了融會貫通,發(fā)現(xiàn)郭靖學功夫與我們學作文之間真的很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