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伶俐
【摘 要】 德育教育是小學教育當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德育教育能夠讓學生非常有效地提高心理健康,能夠讓學生更加健康地成長,能夠給予學生更多心靈上的慰藉。本文對小學德育教育工作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小學德育;教育創(chuàng)新;策略
德育教育工作需要與時俱進,不斷進行創(chuàng)新,提高自身的教育有效性,讓學生能夠在德育教育當中得到更好地培養(yǎng),讓學生能夠接受到更好地教育和引導,讓學生在身心健康成長的良好模式中成為優(yōu)秀的人才。小學階段是學生接受德育教育提高德育能力的重要階段,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將德育工作有效地開展下去,以深化學生的德育能力,提升學生的德育素養(yǎng)。
一、移情式德育教育
小學德育活動的開設方式,能讓角色效應得到對應的變化。譬如:教師為了能深化學生的德育意識就要鼓勵學生參與到班級事務中來,進而能讓小學生以主人翁的角色體驗德育教育。教師可以開展班長輪換制度,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當班長,管理班級的事務,做好班主任的小幫手。通過這個活動同學們能感受到班長工作的不易,在學習的同時,要處理班級里面的各種雜事,所以在今后的活動中會更服從班長的管理。同時教師讓學生親自管理班級,使得學生能切實的體會到班級一份子的價值,進而即使在不擔任班長后也會積極的思考班級建設,為班級更好的獻言獻策,教師使用移情體驗的方式,能讓德育教育的整體效果得到提升。
二、啟發(fā)式德育教育
教師使用啟發(fā)式德育教育的方法能告訴學生什么事情是可以做的,什么事情是不可以做的,需要將中小學生的德育主體展示出來,進而能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德育認知能力,從而能對學生進行較好的價值判斷,使得學生的德育情感能被挖掘出來,能鼓勵中小學生作出正確的道德行為,教師使用這種方式對調動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有積極的意義,能深化學生的德育教育理念,能提高學生的德育意識,使得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德育能力能得到一定的深化。
三、開展個性化的德育教育
小學生的性格與心理特征上存在著非常強的多樣性。因此,在開展德育教育工作時,必須要重視教育方法的多樣性,必須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方法和模式的選擇。現(xiàn)代教育當中對學生個性的培養(yǎng)尤為注重,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會逐漸地形成獨立與差異明顯的個人情況,這便使得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更加難以適用于當前社會對于教育工作的要求。因此,開展統(tǒng)一教育的過程中必須要以學生的個性特點為基礎,選擇最為有效的教學方法,開展個性化德育教育。例如:對于在成長過程中表現(xiàn)出了一定問題的學生,教師必須要給予積極的引導和幫助,與其進行深入的溝通。教師需要將學生進行分層和分類,采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從不同的角度開展教學工作,讓學生能夠得到最好地培養(yǎng)。教師還要重視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培養(yǎng),要開展心理咨詢與輔導工作,讓學生能夠有效地將心中的憂慮與壓抑進行釋放,對學生的情緒進行有效地調整。
四、隱形德育教育
著名的科學家伽利略曾說過,“人是不能被教的,是能被自己發(fā)現(xiàn)的?!逼鋵嵉掠逃[含在班級活動和社團活動中,能對學生的各項能力進行影響,學生能在潛移默化中對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進而能在品德教育活動開設時,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教學效果。教育活動中教師合理的使用隱形教育,能讓學生的主體意識得到深化,由于很多學生不喜歡理論知識講授,他們更喜愛故事或者事例講授的教學方式,教師可以通過故事講授的方式為學生引入德育教育。譬如:教師給學生講授一個兒子看見母親年老,想要將母親送到山上自生自滅,母親在兒子送他上山的途中,不斷地在沿途灑小米,兒子看見后非常生氣,母親說兒子你走這么遠,媽害怕你不能找到回家的路,兒子聽到以后羞愧難當,最終將母親接到家中。教師通過這個故事讓學生了解到父母對子女的愛永遠不會消減。另外,教師使用隱形德育,能更好的激發(fā)起學生的求知欲望,這也是符合小學階段學生求知欲望的。教師能在教學時充分利用這點,進而能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主觀學習意識。隱形教育十分符合思想品德,所以教師可以在教學的時候合理的使用隱形德育,讓學生通過社團,進行課外活動的組織,能讓學生在第二課堂教學中受到教育,或者教師利用博物館、展覽館和紀念館等形式進行教育,使用傳媒或者文學手段對學生進行感染。隱形德育教學法提示我們要重視教育過程的自然化以及情景教育的關聯(lián)化,能在互動和民主的過程中,合理的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究性學習。
結束語
在小學德育教育工作中,教師必須要重視對學生教育方法的創(chuàng)新,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針對性地教學工作,要幫助學生取得更好地進步。并在教學的形式上和方法上進行創(chuàng)新,使得學生能在新的教學理念帶動下,更好地進行知識內容的串聯(lián),進而能結合實際案例,使得德育教育得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歐世洪.創(chuàng)新教育方式——試論小學德育教育的具體實施[J].藝術科,2015(22):195-196
[2]馬慶先.山東省高密市崇實小學,小學德育教育工作的創(chuàng)新[J].發(fā)展導報,2014(20):144-146
[3]馬慶先.山東省高密市崇實小學,論加強小學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徑[J].發(fā)展導報,2014(20):14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