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玉
集體備課是指教師在課堂講授之前,由備課組集體研究、討論該教師講課內(nèi)容,幫助該教師提高備課質量,進而提高教學質量的一種集體備課方式。集體備課是常規(guī)的富有實效的教研活動。通過集體備課來集中教師課堂教學智慧,提升教師群體課堂教學能力和水平,從而達到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
通過這一年多的實踐,我覺得在集體備課中,各位老師集思廣義、群策群力,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點,使教案更完美,思路更廣闊,學生更容易接受知識。這種備課思路是很符合我們現(xiàn)在的參與式教學模式的較為嶄新的方法。
同時,這種備課方式給廣大教師節(jié)省了大量時間,減輕了大家同寫一份教案的負擔,使大家把剩余時間利用到解決如何搜集資料、如何研究學生、如何駕馭課堂等問題上來,便于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
其次,這樣的備課使得不同水平的教師間上課效果的差距有所縮小。大家研究討論的教案統(tǒng)一了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環(huán)節(jié)等,使各平行班的同學幾乎享受同樣的教育,不因為授課的老師不同而得到不同側重的知識。
集體備課應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認真鉆研教材。集體備課教師在第一次集體備課時,一定要認真研究教材,對教材要有宏觀上的把握,做到心中有數(shù)。同時更要從微觀著手,腳踏實地,力求實效。
其次,要認真?zhèn)鋵W生。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去學習,就必須充分的“備學生”。要具體分析學生實際,在哪些方面會存在問題,怎樣講更易于學生理解、領悟和應用?!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币浞挚紤]到學生的心理特點、興趣愛好,從其感興趣的方式、方法入手。
再次,備教法、學法?!敖虩o定法,貴在得法。”教法得當,教學效果可以事半功倍。集體備課時必須根據(jù)各班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采用適當?shù)慕虒W方法。
當下,集體備課教研活動模式在學校尤其是規(guī)模較大的學校內(nèi)盛行,與“同課異構”或是“同課同構”活動相結合,極大地節(jié)省了教師的備課時間,推進了新課標下教學改革的進程。但走進集體備課,卻發(fā)現(xiàn)許多弊端與誤區(qū),部分集體備課流于形式,沒有真正起到教學資源共享、教學方法互相促進的作用。集體備課變成了教學設計和教學課件的簡單共享,根本沒有進行研究、探討、反思及改進的思維過程。
最后,在集體備課活動中,可以將集體備課與“說課”結合在一起。在集體備課時,可以先請主備教師對所備的內(nèi)容進行說課,其余輔備教師作簡要記錄,針對說課過程中某些環(huán)節(jié)或教學設計提出不同的處理方法或教學形式供集體研究、探討,結合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再形成教學設計“共案”,在不同的班級中實施教學。這樣不但能讓備課團體更好地討論該教師的講課內(nèi)容、授課方法、課堂活動組織過程,有利于年輕教師成長,更能避免學校集體備課活動流于形式,有利于學校形成自己的學科教學模式和特色教師集體備課。集體備課是基于教師備課團體的教研活動,參與者是學科組的全體教師。而說課則是以教師個人為主的教研活動形式。同時,說課還是集體備課的一種重要形式,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有準備的研究活動。說課必須站在理論的高度對備課做出科學的分析和解釋,從而證明自己的備課是有序而又理性的。因此,在集體備課中一定要重視說課這一環(huán)節(jié)。說課的內(nèi)容一般包括四個方面:
1.說教材(即分析教材)。(1)說本課題或本章節(jié)內(nèi)容在整個學段和年級的教材系統(tǒng)中所處的地位及其作用。(2)說本節(jié)課或章節(jié)內(nèi)容的教學目標及確立的依據(jù)。(3)說本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以及為什么要這樣確立和突破的方法。
2.說教法。(1)選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2)使用何種教學手段(即錄像帶、多媒體課件、教具等輔助手段,在說課過程中,可以向大家簡明扼要地說清它們使用的目的和作用)。(3)選擇教學方法的理論依據(jù)。
3.說學法。(1)要解說如何實施學法指導。在新課程改革中,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倡導以“主動參與,樂于研究,交流與合作”為主要特征的學習方式,是本次新課程改革的重中之重,是教師教學中的“指揮棒”。(2)要注重對某方法指導過程的闡述,如:說明教師是通過怎樣的情景設計,學生在怎樣的活動中,養(yǎng)成哪些良好的學習習慣,領悟出何種科學的學習方法等。
4.說程序。說出教學過程的整體安排。這種安排既體現(xiàn)教材分析、教法設計和學法指導,又表現(xiàn)為可具體操作的程序。
說課應在課前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教學設計之前進行,能更好地幫助教師理清自己的教學思路,同時也利于教師改進自身的教學設計。
在現(xiàn)實教研活動中,雖然要求在上公開課之前進行說課,并撰寫說課稿,但真正落實的很少,往往只是簡單在網(wǎng)上下載一篇稍作修改后應付了事。
當然,不能用集體說課替代集體備課。集體備課的內(nèi)容可以是一節(jié)課、一個課題(課文)或是一個單元的學科內(nèi)容,它所涵蓋的面較廣;說課則是針對一個課時或是一個課題(課文)的學科內(nèi)容,涵蓋的面相對較窄。
當然,這種備課方式也有它的不足之處。由于各個教師的水平有差別,風格又各不一樣,這樣的教案往往會束縛一些教師的臨堂發(fā)揮。再者,如果教師不提前根據(jù)自己的教課習慣,熟悉集體所備的教案的話,課堂效果將會大大削減。何況我們正處在嘗試階段,所謂的集體備課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集體備課教案。我們有的老師對此也是聽之任之,不聞不問,放棄不用,我行我素,搞個人英雄主義,這是很不可取的。
總之,我想只要是改革,有了嘗試就是邁出了一大步。如果我們能一如既往地堅持下去,再勇敢地走一步,或許離成功就不遠了。在這里,我認為我們應該按照最初所想,認真踏實、積極主動地深入實踐,最終將會獲得所料未及的成果。
為了共同的目標,我誠心希望我們的老師們能走一步,再走一步。
【參考文獻】
[1]郭春華.以說課為依托,進行有效集體備課[EB/OL],中國期刊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