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作軍
Lexile(藍思指數(shù))是美國兒童健康和人類發(fā)展研究院(NICHHD)為提高美國學生閱讀能力而研究出的一種衡量學生閱讀水平和標識書籍難易程度的標準。藍思分級閱讀體系(The Lexile Framework for Reading)是美國兒童健康和人類發(fā)展研究院為了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水平,組織美國眾多專家、學者授權 Metametrics 公司研發(fā)而成,是全球最具公信力的英語分級閱讀標準。藍思閱讀2014 年介紹到中國。在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過程中,藍思可以幫助學生準確了解自己的閱讀能力,并且快速、精準地找到和自己閱讀能力相匹配的書籍,從而提高閱讀能力,提升閱讀效率。[1]
借鑒藍思分級閱讀理念,借助北京師范大學外文學院牽頭的“藍思閱讀”課題的引領,我們對區(qū)域小學英語閱讀能力標準及測評體系進行了較為系統(tǒng)的研究。
在研究啟動之初,首先進行了區(qū)域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現(xiàn)狀調查,形成了《區(qū)域小學生閱讀能力現(xiàn)狀調查報告》。
選取天津市北辰區(qū)實驗小學、北倉小學兩所學校作為課題實驗基地,隨機選出實驗班和對比班,進行對比研究。
課題組對兩所實驗校五年級的所有英語教師和100位學生家長進行了訪談。調查結果顯示,80%的教師、76%的家長認為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很重要,但缺少有效的閱讀方法指導。對100名學生進行的閱讀能力測試結果(滿分10分)如表1所示:
表1 課題實驗前學生閱讀能力數(shù)據(jù)統(tǒng)計
訪談結果還顯示:70%的學生表示喜歡閱讀英語故事,愿意參與閱讀故事的學習實驗。
藍思分級閱讀體系是目前全球應用最廣泛的英文分級閱讀標準,值得推薦的藍思讀物非常多。全球每年有180多個國家的3,700萬中小學生使用藍思和美國學樂集團聯(lián)合開發(fā)的 Literacy Pro平臺來衡量自己的閱讀水平和選擇合適的圖書。小學階段的藍思英語閱讀內容種類繁多,故事類、寓言類、科學類、社會學、音樂類等系列題材應有盡有。
在為實驗班學生選擇閱讀材料時,我們首先考慮的是語料的難易程度以及內容是否符合兒童的年齡、是否能激起他們的興趣,其次考慮的是盡量與所學教材內容有關聯(lián)。
本著這些原則,我們首選了北京師范大學外文學院總課題組推薦的8本“小學生的經典藍思閱讀書目”:WhatComesinaShell;WhoNeedsFriends;TheStoneSoup;Hello,Doctor;INeedaLittleHelp;HowDoesYourSaladGrow;Please,Wind;TheLittleRedHen。
在引導學生通讀這8本書后,實驗教師鼓勵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故事錄制成音頻,上傳網(wǎng)絡大家互相學習借鑒。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積極參與,情緒高昂,創(chuàng)作出很多優(yōu)秀作品。
在日常英語教學中,實驗教師努力在浩如煙海的閱讀材料中尋找話題、結構、功能等方面與教材內容類似的篇目,有機補充教材內容,使課堂教學豐富而又靈動。如音樂類的CountyMusic,動物類的GoldilocksandtheThreeBears等材料,非常受孩子們歡迎,他們在課間也會不自覺地哼唱書中的歌曲。以此為契機,課題組適時組建了學生英語合唱團和英語短劇社團。于是,在學校的英語節(jié)和區(qū)里的英語短劇展演活動中就出現(xiàn)了實驗班學生的身影。[2]
同時,我們也鼓勵學生和家長推薦能適應大多數(shù)學生閱讀水平、大家感興趣的閱讀材料。實驗教師將這些材料進行篩選、編輯,建立了學生閱讀資源庫。
藍思閱讀是一個以閱讀為核心、提高英語教學效率的整體解決方案,讓學生在閱讀能力測評基礎上,廣泛閱讀適合自己能力和興趣的書籍,堅持每天閱讀并進行反思交流,是課題研究的必由之路。
在閱讀管理上,我們通過“獨立閱讀管理”和“閱讀課程引導”兩種方式,激發(fā)學生堅持“以獨立閱讀為主”的藍思分級閱讀。
英語閱讀,課內是基礎,課外是補充。課外閱讀能有效促進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這就對學生獨立閱讀的管理提出了挑戰(zhàn)。為此,我們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1.培訓學生,調動家長,學校與家長齊抓共管
實驗教師對學生進行線上閱讀培訓;學校召開實驗班學生家長會,取得家長對課題研究的支持,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
2.確定閱讀任務,管理閱讀過程,反饋閱讀結果
課題組根據(jù)研究計劃,按時布置適量、適度的閱讀任務,要求學生堅持每天閱讀10-20分鐘,每年閱讀不少于180天。寒暑假也向學生提出閱讀建議,為學生印制藍思閱讀記錄單,請家長對學生閱讀情況給出相應評價,督促學生堅持良好閱讀習慣。
為了加強過程管理,我們建立了涵蓋教師、學生和家長的“藍思閱讀微信群”,對學生閱讀過程進行監(jiān)督指導,要求學生們每周上傳閱讀照片和書目,隨時上傳閱讀感想,而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困惑也會在第一時間得到解決。
在網(wǎng)絡交流的基礎上,我們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隨時分享彼此的收獲與感受。這樣線上線下的互補,讓學生既能堅持課外閱讀,又能讀有所得。
3.做好硬件準備,整合閱讀時間,促進學生閱讀
為了讓課題研究取得更好效果,各實驗校大開綠燈,為學生線上閱讀做了硬件準備。課題組利用社團活動時間,組織實驗班學生到電子閱覽室進行線上閱讀。學生們集中閱讀、集體分享,教師巡視輔導、答疑解惑,生生之間、師生之間信息溝通頻繁,學生閱讀效率極高。
1.分類指導,讓學生閱讀各有所獲
每節(jié)英語課課前5分鐘,由學生輪流進行英語演講。演講內容可以是指定書籍感想,也可以是自選內容分享。演講結束,學生互評,教師點評指導。
寒暑假結束,實驗教師組織學生將假期見聞和藍思閱讀感受在英語課、班會課、社團活動課上集中交流分享。學生在分享過程中,可以隨時接受大家的點評和指導。這樣,每位學生都能有機會在班級進行交流分享,都能得到大家的指導和幫助,都能分享藍思閱讀的樂趣。
2.策略指導,讓學生閱讀事半功倍
(1)師生互動型閱讀策略
這種策略的操作過程是:教師通過繪生繪色地講述,運用實物、多媒體展示引出閱讀材料,使學生初步感知;學生帶著問題閱讀,在生生交流、老師引導下,理解單詞、詞組的含義與用法;通過表演、復述等形式,理解閱讀材料內涵。
(2)主動參與型閱讀策略
這種策略的流程是“自讀理解 → 交流討論 → 小結鞏固”,比較適合五年級下學期和六年級學生,選擇的閱讀材料語言難度不要太大,要接近教材所學內容,貼近學生生活,符合他們年齡特點。
(3)自主開放型閱讀策略
這種策略以課外讀物為本,可以利用課堂教學時間,用課外內容拓展課內學習內容;也可以鼓勵學生課外廣泛閱讀,深化課堂所學內容。
3.活動指導,讓學生積累閱讀成果
(1)讀寫結合,提高學生閱讀寫作能力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給予學生閱讀技巧指導,如抓關鍵詞閱讀,根據(jù)上下文猜詞義等,提高學生閱讀速度,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
小學中高年級學生已經積累了一定的語言知識并且表現(xiàn)欲望很強。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經常引導學生仿寫、試寫、續(xù)寫小短文,并將寫得好的文章編輯整理后,印發(fā)給學生,一方面增強學生的成就感,一方面積累課題研究資料。
(2)動手動腦,全面提升學生素養(yǎng)
在學生每天閱讀、發(fā)布感悟的基礎上,教師鼓勵學生隨時記錄自己的成長與進步,通過繪制插圖、制作讀書卡片、創(chuàng)建“單詞銀行”、制作手抄報等活動,通過續(xù)寫、改寫、擴寫故事,通過排演英語短劇等,在提高閱讀能力的同時,增強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素養(yǎng)。[3]
藍思英語閱讀課題實驗,見證了師生的共同成長。
學生能力的提升,首先表現(xiàn)在閱讀上。
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兩所實驗學校完成了實驗班藍思閱讀值的階段測(一學期)、學年末測(一學年)。數(shù)據(jù)顯示,兩所實驗校第一批參與課題實驗的學生,閱讀量和閱讀值的增長在天津市同類實驗學校中名列前茅。
表2 課題實驗前、后學生閱讀能力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表
參加課題實驗之前,70%的學生表示喜歡閱讀英語故事,愿意參與學習實驗;一年后,數(shù)據(jù)變成了100%。
天津市教研室舉行的“2018年英語朗讀小達人”朗讀比賽活動中,全市共篩選出339項作品進入決賽,我區(qū)實驗校學生作品有160項,占全市的47.2%。
家長普遍反映:通過參加藍思閱讀,孩子們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得到了大幅提高,他們聽、讀、背誦、講、寫和演英語故事的能力得到了全面發(fā)展。[4]
藍思英語閱讀還能培養(yǎng)學生各種優(yōu)秀品質,促進他們思維能力發(fā)展。
藍思英語閱讀的書籍材料,在一個個娓娓動聽的故事中,潛移默化地告訴學生們要學會寬容、尊重、愛心、寧靜、勇氣、敬畏、熱忱、感恩、反思;藍思英語閱讀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拼搏精神、團隊精神、領導能力、社交能力、表達能力、全球視野和社會責任感。這些優(yōu)秀品質將促進他們的思維發(fā)展,幫助他們健康成長,提醒他們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保持純真、快樂與勇氣;讓學生們去了解世界、應對挑戰(zhàn),從而實現(xiàn)自我價值,開啟美好人生。
課題組的教師在研究過程中更新了理念,他們培養(yǎng)學生素養(yǎng)的意識逐漸增強,總結提升的能力不斷提高,研究探索的意識日漸增強,真正領悟到了課題研究帶來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現(xiàn)在,兩所實驗校每個學期進行一次“區(qū)域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標準及測評體系研究”成果展示活動,課題組全體成員隨時能接受外來學訪教師的檢閱。
2017年4月,我們的研究成果在天津市小學英語學科教研活動中進行了專場展示,全市各區(qū)的教研員、骨干教師到場觀摩。北京藍思閱讀項目總負責人劉輝、天津市小學英語教研員張宏麗老師,對我們的研究經驗給予了高度評價。2017年5月,北倉小學郝紅霞老師在“天津市中小學英語學科藍思閱讀課題研究經驗交流會”上做了經驗介紹;2017年12月,郝老師被評為“天津市小學英語學科教學能手”。2017年6月,北倉小學劉自成校長接受了北京藍思閱讀總課題組的專訪,將北辰的研究經驗向全國推廣。
2018年5月,在“天津市中小學英語學科藍思閱讀課題中期成果展示活動”中,課題負責人吳作軍進行了成果宣講,得到北京總課題組專家、天津市專家同行的一致好評。
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我們不斷總結、思考、提升自己,形成了一些可供參考的文件材料。
1.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標準及測評評價表
表3 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標準及測評評價表
注:A=1分,B=1.5分,C=2分;自評、組評、師評中3項成績平均值作為學生的該項成績。
2.《區(qū)域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提升建設指導綱要及操作指南》(摘要)
(1)英語教師日常教學中應注重對學生進行閱讀策略和閱讀方法的指導。區(qū)教研員在下校聽課中要進行此項工作的檢查,并向學校進行反饋。
(2)任課教師日常教學中應以發(fā)展的眼光對小學生進行英語閱讀能力的評價,運用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促進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和閱讀素養(yǎng)的提升。
(3)學校每學期組織一次五、六年級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評價,評價結果記入學生成長記錄袋。
(4)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檢測情況在全區(qū)教研活動中集中進行展示分析。
(5)每學期獲得“5C”的學生命名為“英語閱讀小博士”,在學校光榮榜上予以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