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成縣葆真小學 李郁馥
數學是基礎學科之一,在教學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中數學的核心素養(yǎng)包括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運算、數學建模等,因此為了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打下良好的數學基礎,教師需要把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融合在一起,借助計算機把教科書上的內容清晰地呈現在學生面前,豐富學生的視覺、聽覺,讓學生能夠充分吸收理解數學知識,增加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小學生天生活潑好動,思維活躍,數學的學習有助于他們思維邏輯的形成和發(fā)展。為了讓學生能夠學好數學,教師要注重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開啟知識的鑰匙。在興趣的驅動下,學生才更愿意投身于數學學習中,展開更多的創(chuàng)新思維。而傳統(tǒng)的數學課堂,教師以數學理論的講解為主,學生往往會覺得枯燥無味,沒有學習興趣,甚至有學生對數學課程有厭學的情緒。因此教師要清楚地認識到數學教學中出現的問題,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并且接受信息技術與數學課堂整合的新模式,研究采用新鮮多樣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比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課件讓學生觀看一個點變成一條線,再變成一個面,最后構成長方體或者正方體的過程,學生能夠被生動形象的畫面吸引,直觀地感受數學圖形的奇妙。教師還可以創(chuàng)設數學情境,比如教學生加減法運算時,教師可以與學生做“乘公交”的游戲,教師選10 個學生先“上車”,然后下一站再讓2 個學生“上車”,最后又下去3 個,最后車里還有幾個學生,抽象的數學算式是10+2-3=9。教師可以重復做幾次這樣的游戲,讓班上的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其中,讓學生從實際中理解算術運算,提高學生的算術能力。
教師可以利用網上的信息資源將數學課與數學活動結合在一起,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通過參加活動獲得數學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比如教師在講有關怎樣購物最省錢的問題,可以通過計算機設計模擬網站,讓學生在網站上購物,通過模擬、仿真等形式豐富活動的內容。學生事前可以跟家長一起體驗實際購物,然后在網上搜集資料,了解商品信息,比較價格。學生在虛擬購物的過程中,可以進行討論,運用計算器跟口算估計相結合,然后學會分析計算怎樣購買最劃算,無形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比如在講如何求解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時,教師可以啟發(fā)學生將平行四邊形剪開,動手拼一拼,看看能不能組成比較熟悉的圖形,學生動手之后,會發(fā)現平行四邊形有時能拼成長方形,而長方形的面積是長×寬,此時長方形的寬就相當于平行四邊形的高。學生還會發(fā)現平行四邊形能夠拼成梯形,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平行四邊和梯形的聯(lián)系,學生能夠發(fā)現平行四邊形的底就是原梯形上底與下底的和,這樣可以推導出梯形的面積公式是(上底邊長+下底邊長)×高÷2。教師要趁熱打鐵,告訴學生之后遇到求不規(guī)則的圖形面積時,要想到可以將圖形通過作輔助線轉化成熟悉的基本圖形。
小學時期的學生想象力豐富,智力未完全開發(fā),但是已經具備一定的數學思維,因此小學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進行數學創(chuàng)新的最佳時期。創(chuàng)造力是每個人都有可能發(fā)展的一種能力,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能夠拓展學生的思維,有助于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形成。教師要注意適當地引導,課堂上設計問題讓學生討論,說出自己對問題的看法,有時一道題會有多種不同的解法,相互啟發(fā)、篩選,找出最佳的解題方法。教師要注意學生討論的過程,指出學生錯誤的解題思路,及時給出正確的啟發(fā)。有時學生數學學得好,除了離不開教師的指導,自己的思考領悟同樣重要。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個人情況,鼓勵學生大膽創(chuàng)新與實踐,做題時不要局限于教師教的方法,可以將自己的解法寫上去,不要怕做錯。課后教師及時批改作業(yè),指導學生的思路和計算。
課堂中,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名師教學的微課,微課只講一兩個知識點,但是卻講得足夠細致,主要針對難點、易錯點進行講解,促進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產生。比如困擾學生的在“一線段上等距離做標記,最后有多少標記點”問題。這種問題比較抽象,學生不能單憑想象去解決問題,但是微課視頻中有類似的植樹問題,學生通過視頻了解植樹棵樹與距離之間的關系,便很容易理解在一段距離上做標記點的問題。視頻的引入不僅能夠讓學生看到生動的畫面,還能幫助學生進行數學建模,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
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是數學教學的核心目標,而教師根據實際數學教學中的特點將信息技術與數學學科相結合,能夠充分發(fā)揮計算機帶來的資源優(yōu)勢,增加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提高課堂效率,促進學生數學素養(yǎng)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