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宜興市太華小學 曹 燁
教學有效性是指學生通過參與一系列教學活動各方面都有收獲,學業(yè)有進步,更重要的是身心得到發(fā)展。主要體現(xiàn)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不會到會,從少知到多知;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
融洽、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提高教學的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礎。和諧的師生關系,應該是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因此就決定了教師在和諧師生關系中的角色,不是領導,不是嚴父,不是法官,不是“上帝”,而應當是導師、朋友和助手。教學是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教學形式,教學的有效性關鍵在于學生的配合。復雜的師生關系影響著學生的學習、個性、學習興趣、品德等多方面,從而影響教師教學的有效性。
所謂“教學”就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相融合,是師生之間不斷的人際交往過程。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應該通過有效的方式來影響教和學的積極性。
去年剛接手第一任學生時,班級里有一位高度弱視還有點斜視的學生,他一年級就戴著眼鏡仍然不太看到。在第一周的教學過程中,他出現(xiàn)了很多問題:上下樓梯不看路就會摔倒,排隊走路時經(jīng)常撞到前面的同學,即使坐在講臺旁還是看不清黑板上的字,雖然這樣,我還是看到了他的渴望、他的無奈,這樣下去可不好,我想幫幫他。經(jīng)過一周,任課老師和同學都向我反映他的字好多了,也不會撞到其他同學,一下課總是安穩(wěn)地坐在座位上練字。那次,我在全班表揚了他,獎勵了他一張奮進卡,他接過卡片,道了聲:謝謝曹老師!一聲謝謝道出了他心中的喜悅。我相信,他已經(jīng)慢慢地相信我,喜歡我了。
這件事對我感觸很深,我深刻意識到師生之間的關系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如果師生交流過程融洽,會讓學生喜歡老師,喜歡這門課。相反,如果師生交流關系緊張、冷漠,可能使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和信心,影響學習。如果學生主動樂于和教師交流,對教師充滿信心,并把這種心理通過多種方式反饋給教師,教師就會不斷增強信心,利于教學。相反,如果師生之間缺乏心理上的熟悉感和親密感,教師的工作情緒也會受到影響,從而影響工作。
還記得我剛踏上工作崗位,剛接手新班的時候,每天都在上課、批作業(yè)的循環(huán)中度過,與學生缺乏溝通交流,根本不了解他們的學習情況,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也不是很好。后來在師傅的教導下,我慢慢地主動接近每位學生。早讀之前,我會去教室轉轉,找人問問:昨天晚上回家做了什么?昨天的作業(yè)完成得還算順利嗎?中午吃完飯,我會給他們時間休息,并找人和我說說上午學到了哪些新知?放學之前,我會抽課間去聊聊下午術科上他們經(jīng)歷了什么有趣的事?就這樣,一天三問變成了我們班的家常便飯。就這樣,從一開始我的提問,我的發(fā)話演變成了學生一看到我就涌上來搶著說:“老師,我告訴你……”“老師,今天我被表揚了”“老師,我,我……”全班的氣氛日漸活躍,我注意到幾個以前不怎么說話的學生也打開了話匣子,大家都愿意和我交流,懂得主動分享了。
在我進入工作崗位不久后,當我熟悉了日常工作后,熟悉了學生后,我發(fā)現(xiàn)學生的問題也隨之浮出水面。有時課堂氣氛容易緊張、死板,我問了問題,大部分學生都選擇沉默,回答問題不積極。學生上課如坐針氈,思想不集中,表面上在聽課,實際上在想著學習之外的事情。為此我通過各種途徑,發(fā)現(xiàn)了自身的問題,可能是我經(jīng)驗不足,不知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不會處理和學生的關系。為此,我每節(jié)課都在努力改變自己。
那節(jié)課讓我記憶猶新,在我準備《認識千克》這一課時,我發(fā)現(xiàn)這節(jié)課完全是體驗課,重點要讓學生自己感受。我前一天和他們說:“同學們,明天老師想換種方式上課,你們自己來當一回小老師,來一場小老師比賽,好不好?”“好!”回答聲很響亮,隨之也有人有疑問:“我們怎么當老師呀?”“老師不是好當?shù)模獋湔n,知道嗎?所以今天晚上你們也要回家備課?!蔽疫€提醒他們要帶教具來上課。
第二天早上,我被眼前的場景嚇了一跳。我剛踏進教室,就發(fā)現(xiàn)幾乎每位學生座位旁都有一個袋子,看起來都鼓鼓的,里面不知道裝了什么神秘的東西。數(shù)學課的上課鈴還沒響,同學們不約而同地紛紛拿出自己的“寶貝”,還舉起來給我看,“老師,我?guī)Я思t棗”“我?guī)Я耸砥?,但我不是拿來吃的……”讓我印象最深的是班長,“老師,你看,我把家里的這個都搬來了,好重呀!”天吶,竟然是臺秤!太震撼了!這時,我心里在偷樂,這些都是學生為這節(jié)課做的準備,我覺得至少他們對這件事感興趣才會去做吧,我很欣慰,當然,事實證明這節(jié)課的學習效果是最好的。
師生交流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諧的師生交流互動本身就會營造一種寬松的課堂氣氛,而課堂氣氛是影響學生學習的關鍵因素。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在主動學習中學習和發(fā)展的,而師生關系良好,課堂氣氛溫馨和諧,學生就會感到輕松愉快,思維活躍,注意力集中,并用積極發(fā)言的方式來表現(xiàn)自己。這樣就便于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效果。
由此可見,只有在平和融洽的交流氛圍中,學生才能視老師為伙伴和知心朋友,才能樂于發(fā)表自己的心聲,展示個性,教師才能熟知每個學生的心理需要,有針對性的點撥指導,從而使學生得到全面的、健康的發(fā)展。作為教師,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認真研究教育心理學,掌握青少年心理發(fā)展特點,用純真的感情去體驗他們的生活,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做到教學相長,不斷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