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娟
(河北省淶源縣北城子中學,河北 淶源 074300)
學術界對師生互動的概念有不同維度的理解。有的學者認為,所謂師生互動是指在教學活動中,在明確的教學目的引導下進行的,教師和學生之間發(fā)生的語言和行為等方面的交流、溝通及接受、提升的過程。也有學者將師生互動定義為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師生與教學資源之間、師生與環(huán)境之間的互動。由此可以看出,初中英語教學的師生互動其實就是師生為了達成共同的教學目標而發(fā)生的,與各種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對象之間的相互影響的活動。
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經(jīng)驗,并借鑒他人在師生互動方面的研究成果,收集了豐富、翔實的資料信息。通過對資料的整理和分析,筆者發(fā)現(xiàn)當前初中英語教學中師生互動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在傳統(tǒng)教育教學思想的影響下,個別英語教師仍然禁錮于“填鴨”式的灌輸教學觀念中,只注重教學的進度和教學過程中的秩序,認為只有這樣才能達成教學目標,使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其實,這是忽視師生互動教學的意義和價值的一種表現(xiàn),既沒有體現(xiàn)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更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當前,初中英語教學中師生互動的意義和價值已得到廣大英語教師的認可,并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有所體現(xiàn),但是,無論互動的形式、互動的效果還是互動的過程中,都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表現(xiàn)出形式化的現(xiàn)象。特別是教師在互動設計、互動組織、互動的廣泛性、互動的深入性等方面,均沒有達到系統(tǒng)化、靈活性、全體性和深刻性的效果。
教育教學的根本目的在于促進學生全面性、個性化的發(fā)展[1],因此,要針對學生的個性需要進行針對性的教育教學,即“因材施教”。而當前教育普遍存在忽視學生個性需求,而實施“一刀切”的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在初中英語教學師生互動方面也同樣存在。所以,這是一個問題,更是一種契機,需要教師從問題中發(fā)現(xiàn)不足,在改進中抓住契機,不斷研究、分析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并將其作為初中英語教學師生互動的主題內容,融入教學活動。
第一,重視并加強英語教師師生互動教學的培訓。鼓勵并提倡初中英語教師積極實施、創(chuàng)新師生互動教學,并對發(fā)現(xiàn)的問題和存在的困難及時收集、整理并提交教學行政主管部門。學校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要對這些問題開展針對性的培訓,以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同時,可以在案例教學或課堂觀摩的過程中,使教師體驗并領會師生互動的重要意義和價值。通過公開課的方式,為教師提供學習的榜樣,使其堅定教學的信心和勇氣。第二,創(chuàng)設良好的師生互動環(huán)境。有效的環(huán)境能夠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掌握和運用,特別符合初中英語教學師生互動的需要,因此,教師需要依據(jù)學生的心理特點,創(chuàng)設、完善教學環(huán)境,使教學活動在良好、逼真的教學情景中加以實施。如教師可以設計與教學主題相關的游戲,也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等。這樣的活動不僅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積極性,還有利于學生在環(huán)境和活動中獲得更好的體驗,使師生互動更加具有廣泛性和深刻性。如在進行“假期旅行”的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分組教學的方式,讓學生分組討論自己在假期旅行中的樂聞趣事,然后用英語表達出來,教師適時地參與其中。這樣的方式不僅提高了師生互動的靈活性,而且還有助于師生之間的交流,構建積極、密切、高效、和諧的互動氛圍,使學生在良好的環(huán)境中學習,在互動中成長。第三,構建科學、合理的初中英語教學師生互動評價體系。初中學生具有極強的表現(xiàn)欲望,并且希望通過表現(xiàn)得到教師的表揚和同學的認可[2]。同時,為了使初中英語教學師生互動不斷提高與發(fā)展,必須構建科學、合理的師生互動評價體系。教師在制定評價標準時,可以以學生的精神狀況、教學行為、教學資源應用情況等方面作為評價的變量,對這些變量進行全面、深入、詳細、具體的評價、分析,從而得到科學的數(shù)據(jù),指導、促進下一步的改進和提升。綜上所述,初中英語教學師生互動方式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在教師、環(huán)境、評價和師生互動四個方面進行持續(xù)的改進和完善,并使改進建立在科學、實效的基礎上,從而不斷促進師生互動的良性循環(huán)和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