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方芳
(北京師范大學承德附屬學校,河北 承德 067600)
崇尚完美僅是一種相對的理想的選擇,完美中少不了殘缺;而殘缺往往是一種美?!都t樓夢》非完璧,給了讀者很多想象的空間,于是,“紅學”誕生了,并一舉成為了三大顯學之一;寶玉和林黛玉最終沒有結(jié)合,于是讀者有了許多假設?!都t樓夢》的所有前提都是假設的,每一個人的每一個選擇,都是在假設,在眾多假設中,曹雪芹只能選擇一個,這是小說家宿命式的幸福和痛苦。選擇哪一個呢?憑你喜歡,卻又不是任你擺布——原因很簡單,你喜歡的不可能只有一個。我們沒有看見寶玉和黛玉牽手在一起的結(jié)局,如果寶玉真和黛玉牽手成功了,因為好奇心我們必然會再問一句“然后呢?”——然后……就沒有了然后。
這貌似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可是,這個問題如今依然有人提起。不就是兩個弱不禁風毫無反抗精神的貴族公子哥兒姐兒愛情嗎?值得拔那么高嗎?他們不僅沒有爭取自己的愛情,而且一旦愛情無望就死的死,出家的出家,值得那么表揚嗎?是啊,這的確是個問題。這是很多人心里的一個“結(jié)”。不解開這個“結(jié)”,不把這個問題搞清楚,我覺得是不可能真正讀懂《紅樓夢》的,也不會真正的愛上《紅樓夢》。那么,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究竟有何偉大之處呢?首先,賈寶玉和林黛玉愛情是建立在相知相惜而不是性愛基礎(chǔ)上的純愛。有一點是很突出的。盡管賈寶玉和林黛玉從小“一桌吃飯,一床睡覺”,偶爾也有耳鬢廝磨,但是,他們絕對沒有越過道德的底線,沒有越過肉體的底線,他們是沒有性關(guān)系的。這樣說也許有點粗俗,但惟其這樣,也才凸顯他們愛情的純潔性,套用曹雪芹形容林黛玉的一句話,是“目無下塵”。試問古今天下,有幾人能及?一種尚未發(fā)生肉體的愛情關(guān)系,能夠深邃到這樣的程度,一個愿為之死,一個愿為之出家,難道還不偉大?難道還不反叛?其次,賈寶玉在眾多的誘惑中始終沒有迷失。
我承認,賈寶玉有很多那個時代貴族公子哥兒的毛病。但是,那是那個時代人的局限性,我絕對不主張因此就套用現(xiàn)代人的標準去衡量賈寶玉,那是不公平的。而且,用賈寶玉最關(guān)鍵的一點來評判我們現(xiàn)代人,也許我們還不如他呢?作為賈府備受寵愛的公子哥兒,作為當今皇貴妃最為溺愛的親弟弟,賈寶玉面對的誘惑是很多的。有薛寶釵的誘惑,有史湘云的誘惑,有薛寶琴的誘惑,有妙玉的誘惑,有傅秋芳的誘惑,有秦可卿的誘惑,有金釧的誘惑,有晴雯的誘惑,有小紅的誘惑,有柳五兒的誘惑,有齡官的誘惑,有尤二姐尤三姐的誘惑,太多太多了,甚至有妓女的誘惑,還有秦鐘、蔣玉菡、柳湘蓮等男色的誘惑。也許,賈寶玉也曾經(jīng)一度沖動過,但是,他在這幾乎是讓人不能自拔的誘惑中,始終那么堅定,堅定的認為,此生,他只想和林妹妹呆在一起,我們捫心自問,我們是否如此堅定?另外,賈寶玉對愛情的認識超越了性。我以為,這是賈寶玉對林黛玉愛情的最偉大之處。作為貴族公子哥兒,作為當時的風俗使然,作為人性的本能沖動,賈寶玉再愛林黛玉,也是可以和其他女性發(fā)生性關(guān)系的,這是合理合法的。但是,這并沒有成為賈寶玉像賈赦、賈珍、賈璉、賈蓉那樣放縱無度的理由,這是賈寶玉最可貴之處。他曾經(jīng)由于種種原因,先后和襲人、碧痕發(fā)生過性關(guān)系,這個我理解是男人性成熟的必經(jīng)之路,尤其貴族公子哥兒。但是,關(guān)鍵是賈寶玉從未因此而沉溺于性愛之中而不可自拔。賈寶玉,憑借對女性的尊重和疼愛,憑借對林黛玉的愛,超越了性愛,這是他作為人最可貴之處。再者,林黛玉對賈寶玉的愛也是超越眾生的。我們知道,小說中愛或者說愛過賈寶玉的女性不止林黛玉一個。要說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史湘云比林黛玉更甚,但是,史湘云一旦覺得愛賈寶玉無望,一旦定親,就丟開了,就演變?yōu)樾置弥異哿?。要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薛寶釵比林黛玉更甚,但是,即便是在成為賈寶玉的妻子之后,賈寶玉出家,薛寶釵雖然痛苦,但理智是可以戰(zhàn)勝感情的,離開了賈寶玉,她照樣能夠活,而且決心要好好的活著。要說肌膚之親,襲人比林黛玉更甚,盡管襲人是被迫離開的,是被賈政賈璉裁奪走人的,但是,襲人離開了賈寶玉,也能夠和蔣玉菡白頭偕老。
只有林黛玉,離開賈寶玉,她就活不下去了,賈寶玉已經(jīng)成為林黛玉茍活于這個世界的唯一的理由。這樣的愛,又有幾人做到?關(guān)鍵是這個男人還要值得這樣付出。我從來不贊成那些盲目的愛,對方根本不很值得,卻輕率的付出生命。林黛玉雖然為賈寶玉而死,但她的愛卻并不盲目,她的愛異常清醒,她的愛是建立在和賈寶玉十多年的朝夕相處中形成的,是水到渠成的愛。
在漫長的封建社會里,無論中外,都是不把人當人看待的,婦女尤其沒有社會地位,不受尊重。封建的眼光把女人看作是“賤人”,是第二等的人,她們連做人的基本權(quán)力都被剝奪了,更談不上尊重人、維護人的尊嚴。在中國古代文學中,最美麗的女性形象也不過是敢于為自己的愛情和幸福而斗爭的可愛形象了。從來沒有那個女性形象像林黛玉那樣把婦女的地位看得那樣高,也從來沒有哪一個女性形象像林黛玉那樣有如此強烈的自尊心,如此執(zhí)著地維護人的尊嚴,尤其是執(zhí)著地要求尊重女性,她的出現(xiàn)就使人的價值大大提高了。因而,她的性格特征是一種不易覺察的而又帶有歷史必然性的新思潮。這種思潮萌發(fā)在林黛玉身上,是作為一種斗爭口號出現(xiàn)的,是一株民主主義思想的幼芽,是一盞號召人們前進的信號燈,發(fā)展前途是不可估量的,帶有深刻的時代意義。具有了這種性格特征的林黛玉的形象無疑就是作者心目中的偶像,是作者心中真善美的代表。可她卻在封建勢力的重壓下夭折了,這是何等的悲劇??!作者就是通過林黛玉這個形象對污綽的世俗進行有力的揭露和鞭撻,讓人們清楚地看到,在封建社會里真善美是如何被假惡丑踐踏和吞食的,從而引起人們對現(xiàn)實世界的不滿,這就是林黛玉性格特征的悲劇意義所在了。
總之,《紅樓夢》中林黛玉形象的性格特征具有豐富性、深刻性、多側(cè)面性,她“說出一句話來比刀子還利害”的尖酸與她對寶玉的溫柔體貼、對老婆子的關(guān)心都是客觀存在的。林黛玉對人的尊嚴的肯定,維護人格尊嚴的執(zhí)著是其性格中最閃光的。其性格特征是時代所賦予的,是其在與污綽的世俗斗爭中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