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方蓉 蔡倩
(重慶市云陽縣龍角鎮(zhèn)龍角小學,重慶 云陽 404503)
現今幼兒園教學在教學當中,是以家長的要求作為辦園的宗旨。尤其是在現今的社會當中,各種私營的幼兒園數量不斷增加,為了增強自身的競爭力,許多幼兒園都以家長的期望方向作為教學的方向,這就使得幼兒園教育漸漸趨于“小學化”。這種小學化不僅體現在教學方法上,還體現在教學內容,對于幼兒的各方面要求上。這種揠苗助長的行為,只能讓幼兒畸形發(fā)展,最后反而傷害到了幼兒的身心。
現今,幼兒園教育“小學化”成為了當前幼兒健康發(fā)育的“大敵”。究其原因,除了家長的思想觀念之外,還有便是幼兒園教師所選取的教學方法上的問題。部分幼兒園自身的師資力量不夠雄厚,許多教師還是剛剛從師范專業(yè)畢業(yè)的畢業(yè)生或者是剛剛入職不長時間的非師范類畢業(yè)生。由于教學經驗匱乏,對于所學的知識難以與現實教學聯系在一起,在這種較為劣勢的情況之下,幼兒園的領導人員還要求教師要不斷去給幼兒上課,帶領學生學習知識。這就使得教師在教育方法的選擇上更加傾向于傳統的教學方式,“講課”成為了教學當中的主要內容,忽視了幼兒的主觀能動性與參與性,在幼兒與教師之間樹立起了一層厚厚的屏障,致使幼兒在教學活動當中喪失了學習的興趣,甚至讓幼兒產生了對于教學活動的恐懼感。長此以往,只能讓幼兒的厭學心理不斷深化,這樣便限制了幼兒未來的發(fā)展。
幼兒園的教育教學當中,教學理念與觀念對于幼兒的成長發(fā)育有著重要的影響。但是家長對于學前教育的看法與教師對于學前教育的看法存在著不統一的情況。在家長看來,送孩子上幼兒園,主要是讓幼兒能夠在幼兒園當中學習部分小學時期的知識,這樣在小學時期,孩子便可以學習更多其他的內容,如各種興趣班與特長班便是家長在小學時期為孩子準備的“禮物”。
雖然幼兒園的教師一般都受到過專業(yè)的培訓,在思想觀念上較之家長要更為先進一些。但是家長在家庭教育當中便向幼兒傳達了“小學化”的教育思想,使得幼兒到幼兒園中接受教育的時候,會變相的讓教師為自己解疑答惑,教師無法只能為幼兒進行解答,這反而促使幼兒教師在教育內容與教育手段的選擇上,會以家長的意愿作為教育的選擇因素,缺乏其自主性。因而,一旦家長與幼兒教師的教學觀念不夠統一的時候,家長的教學理念常常會占據主要地位,最終造成幼兒園學前教育“小學化”成為發(fā)展的趨勢。
現今社會發(fā)展速度飛快,相互之間的競爭也越發(fā)的激烈起來。在幼兒教育當中,家長們希望孩子成才的心意是好的,卻忽略了幼兒的主觀意識。在家長看來,幼兒還不懂事,自己所安排的都是為了孩子好,這樣便夠了。但是事實上,幼兒的成長是具有一定的客觀規(guī)律的,應該從自然發(fā)展的角度出發(fā),注重幼兒的長遠發(fā)展,注重幼兒的身心健康發(fā)展,以幼兒的主觀意志為主,充分發(fā)揮幼兒的主動性,豐富幼兒教育的教學方法。同時加強關于科學幼教觀念在社會當中的宣傳與引導,使得幼兒園與家長能夠了解到正確的幼教方式,減輕幼兒之間的惡性競爭,重視幼兒的實踐教學活動,以此來促進幼兒科學化健康的成長。
會出現“小學化”的現象,是與小學招生問題有聯系的。幼兒的學前教育與小學的教育銜接問題,只有得到良好的解決,才可以實現對幼兒教育方向的真正把控,進而對幼兒身心的發(fā)展更加有利。當然,要想真正解決此事,就需要各個學校認真執(zhí)行規(guī)章制度。首先,免試入學是小學應遵從的制度,嚴格執(zhí)行義務教育的招生政策,將其流程規(guī)范化,避免出現選拔性的考試制度。其次,小學低年級的課程要與幼兒的課程進行良好的銜接,將每一位低年級的幼兒當作是從零學起的幼兒,以最基礎的知識作為低年級學習的教學安排。
現今,幼兒園小學化已經成為了一個日益嚴重的問題,幼兒的身心健康發(fā)展都受到了影響。這與我國素質教育的理念相悖,因此應該積極的解決學前教育“小學化”的問題,轉變家長的觀點,大力宣傳并引導人們科學幼教,讓幼兒有一個美好的童年,為幼兒未來的發(fā)展做好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