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永松
(新鄉(xiāng)學(xué)院大學(xué)外語部,河南 新鄉(xiāng) 453002)
英漢有很多對應(yīng)的修辭格,軛式搭配是英語中常見的修辭方式,漢語中的拈連與軛式搭配有著相似的修辭效果。這兩種修辭方式被廣泛應(yīng)用于日常對話、商業(yè)廣告和小說中,有著很強(qiáng)的表現(xiàn)張力和藝術(shù)感染力。為了更有效的交際和進(jìn)行英漢互譯,我們需要清楚這二者的含義、結(jié)構(gòu)、形式以及修辭效果,并掌握二者之間的異同點。
有關(guān)軛式搭配的英文解釋,不同的詞典有所不同。韋氏詞典把zeugma定義為“A figure of speech in which a single word, usually a verb or adjective, is syntactically related to two or more words, with only one of which it seems logically connected”,即“用一個詞(通常是動詞或形容詞)修飾兩個或更多的詞,而只與其中一個被修飾的詞有邏輯上的聯(lián)系”。比如,“Other people carried guns,I carried words.” Zeugma一詞來源于希臘語zeugnynai,意為英語中的yoke“軛”(一副軛套兩頭牲口)。
漢語中的拈連與軛式搭配相似。辭海把它定義為“修辭學(xué)上的修辭格之一,甲乙兩類事物連在一起敘述時,把本來使用于甲事物的詞語趁勢連用到乙事物上”。比如,“河深,海深,不如祖國恩情深”。在這句話中,“深”可以表示“河”與“?!钡纳疃龋壿嬌稀扒樯睢笔钦f不通的。但是這樣的修辭手法卻可以產(chǎn)生強(qiáng)烈的情感沖擊。
1.一個動詞搭配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賓語
比如:
(1)Law suit consumes time, and money, and rest, and friends.
(2)Never show the bottom of your purse and your mind.
在第一個英語句子中,“consume”的本意是“消耗”,可以與“time”和“money”搭配,但這里巧妙地與“rest”和“friend”聯(lián)系在一起,起到強(qiáng)化的作用。第二個英語句子中,動詞“show”與“mind”組成謂語和賓語,使抽象化的事物具體化。
(3)春雨滋潤了大地,春雨滋潤了每個人的心。
(4)你默默地吐著絲,吐著溫暖,吐著愛。
例句(4)中“吐著溫暖,吐著愛”讓原本平凡的事情變得發(fā)人深省。
2.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主語共用謂語
比如:
(5)Glass, china, and reputation are easily cracked and never well mended.
句子中“glass”、“china”、“reputation”共用兩個謂語動詞“crack”和“mend”。
漢語中也有同樣的結(jié)構(gòu):
(6)線兒縫在軍衣上,情意縫在我心里。
軛式搭配和拈連有著相似的派生結(jié)構(gòu),即搭配的兩個詞語會在后面句子中出現(xiàn)它們相對應(yīng)的反義詞。
(7)She is too low for a high praise, too brown for a fair praise, and too little for a great praise.(William Shakespeare:Much A do about Nothing)
她是太矮了點,不能給太高的恭維;太黑了點,不能給她太美的恭維;又太小了點,不能給她太大的恭維。
在這句話中,“l(fā)ow”和“high”、“brown”和“fair”、“l(fā)ittle”和“great”是反義詞,當(dāng)這三組反義詞一起用時,可產(chǎn)生強(qiáng)烈的幽默效果。
(8)一個闊人說要讀經(jīng),嗡的一陣,一群狹人也說要讀經(jīng),豈但“讀”而已哉,據(jù)說還可以“救國”哩。(魯迅《這個與那個》)
(9)周瑞家的聽了道:“我的姥姥,告訴不得你了!這鳳姑娘年紀(jì)雖小,行事兒比人都大呢?!保ú苎┣邸都t樓夢》)
例句(8)中,“闊人”和“狹人”形成反義詞,諷刺意味更濃。例句(9)中,一般我們會形容一個人“行事老練”,這里用了“大”與前面的“小”形成對比,使得話語更生動形象。
軛式搭配和拈連有著相似的修辭效果。在句子中使用非常規(guī)的搭配可產(chǎn)生幽默、簡練、諷刺、與眾不同,發(fā)人深省等語言效果。比如:
(10)At noon, Mrs.Turpin would get out of bed and humor,put on kimono, airs, and the water to boil for coffee.
(11)“我的背羅鍋,人可不羅鍋?!保ā对紫鄤⒘_鍋》)
這兩句話均能產(chǎn)生幽默的效果。
(12)To make flying more comfortable, we went to great length—and great widths.
這是一個航空公司的廣告語,“Go to great length”是一個習(xí)語,但 廣告語中使用“go to great widths”這一表達(dá),不僅能表示這個航空公司會竭誠為乘客服務(wù),還說明了他們的業(yè)務(wù)遍布全世界,所以這里修辭格的應(yīng)用使廣告語簡潔而又有吸引力。
漢語中也有類似的例子:
(13)我們?nèi)烁F志不窮。
(14)哈西姆跟許多坎兒井匠人一樣,替水霸,地主挖了一輩子的水,給自己挖到的只是貧窮和疾病。(袁鷹《戈壁水長流》)
在這個例句中,“挖到貧窮和疾病”把匠人們的悲慘生活描述得深刻而淋漓盡致。
軛式搭配中可以使用介詞加多個賓語的結(jié)構(gòu),而漢語拈連中沒有這樣的句式。例如:
(15)She was dressed in a maid’s cap, a pinafore, and a bright smile.
她戴著仆人帽,系著圍裙,滿面笑容。
(16)He left in a huff and a taxi.
他怒氣沖沖地乘出租車走了。
在例句(15)中,介詞被翻譯成了動詞,而例句(16)中介詞分別翻譯成副詞和動詞。
軛式搭配中可以有形容詞加多個賓語的形式,但翻譯成漢語,就是不同意思的幾個形容詞,例如:
(17)They went to the graveyard with weeping eyes and hearts.
他們?nèi)チ四沟兀瑤е浑p雙流淚的眼睛和一顆顆哭泣的心靈。
(18)It’s much better to have a patched jacket than to have a patched character.
穿有補丁的衣服比品質(zhì)有缺陷好。
軛式搭配中謂語動詞搭配多個賓語的句子,謂語動詞只出現(xiàn)一次,而漢語拈連中會重復(fù)使用該動詞。例如:
(19)She opened her door and her heart to the homeless boy.
她為這個無家可歸的孩子打開了大門,也打開了自己的心扉。
(20)他品味著香醇的酒味,品味著眾人甜蜜的笑聲,品味著新的生活。
在漢語句子中,根據(jù)某一詞語的類別,衍生出其它同類別的詞語,也叫拈連,而軛式搭配不會出現(xiàn)這樣的句子,比如:
(21)作詩的人,叫“詩人”,說作詩的話,叫“詩話”,李有才作出來的歌,不是詩,明明叫做“板話”,因此不能算“詩人”,只能算“板人”。(趙樹理《李有才板話》)
因為中西方歷史、居住環(huán)境和習(xí)俗的不同,他們在思維方式和美學(xué)概念上存在差異。根據(jù)奈達(dá)的功能對等翻譯理論,在翻譯中只有充分考慮到兩者的文化差異,盡量將源語的文化信息、文化內(nèi)涵用符合譯語文化習(xí)慣的表達(dá)方式表現(xiàn)出來,才能達(dá)到較好的翻譯效果。所以當(dāng)我們將軛式搭配翻譯成漢語句式時,不僅要盡量保持原意甚至隱藏的意思,還應(yīng)該找到與之對等的語言形式來展現(xiàn)句子的藝術(shù)價值和魅力。除了拈連這一修辭格,軛式搭配還可以翻譯成其它三種漢語修辭格。
對偶是用兩個結(jié)構(gòu)相同、字?jǐn)?shù)相等、意義對稱的詞組或句子來表達(dá)相反、相似或相關(guān)意思的一種修辭方式。把軛式搭配翻譯成對偶句式,不僅能押韻,還能在內(nèi)容和表達(dá)風(fēng)格上保持一致:
(22)Hope is a good breakfast, but it is a bad supper.
希望是一頓美好的早餐,確實一頓糟糕的晚餐。
(23)It is better to be clothed in rags than to be clothed with shame.
寧可身穿破衣,不可蒙受恥辱。
四字格是漢語的獨特形式,主要見于漢語習(xí)語和諺語中。把軛式搭配翻譯成四字格,可以使句子簡潔、生動、工整。例如:
(24)Trygve Lie is swollen in everything, in body and in mind.
特里格夫·賴依各方面都是徒有其表,身體浮胖,心靈空虛。
(25)He was on his feet, flying his arms, his rhetoric and his control to the winds.(Jack London: The Iron Heel)
他站了起來,揮舞雙臂,語無倫次,暴跳如雷。
排比是一種把結(jié)構(gòu)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關(guān)、語氣一致的詞語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種修辭方式,可以用來加強(qiáng)語氣或深化語義。例如:
(26)They halted in the district where by night are found the lightest street, hearts, vows and librettos.
他們駐足在市區(qū),晚上這兒有最明亮的街道;最愉快的心情;最輕浮的盟誓;最輕快的歌聲。
在這句話中,“l(fā)ightest”被翻譯成不同的形容詞,形成排比句,讓句式更加優(yōu)美。
本文從含義、基本結(jié)構(gòu)以及修辭效果方面對軛式搭配和拈連進(jìn)行了對比。把握兩者的異同點有助于我們理解中西方各自語言的特點和魅力所在,這樣不僅能提高翻譯技巧,還可以提升語言理解、欣賞和表達(d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