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利民
〔關鍵詞〕親子關系;自我成長;幸福指數(shù)
〔中圖分類號〕 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19)36-0078-01
假期同學聚會,席間少不了談論類似孩子、家庭等話題,簡單聊過一圈后,得知有一位同學還單著,大家驚訝之后趕緊轉移了話題。對于這位同學的情況,大家更多的是疑惑:最不應該單著的就是她了,因為在學生時代,當大家還懵懵懂懂時,她就已經(jīng)風花雪月了。
直到后來才偶然聽到她的閨蜜說:因為找的都不符合這位同學家長的要求,所以她這幾年一直在尋找自己的另一半,或者說是家長的“另一半”。
我的第一感覺是:父母認可的標準之前是參考,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了必要條件了。盡管有時候這個標準顯得有些荒唐,但已經(jīng)不重要了。
現(xiàn)實中諸如此類的現(xiàn)象基本上都是同一個模式?!澳阋唤Y婚,我死不瞑目”。因為這句話,有的子女會草草和一個自己不愛的人結婚,一輩子生活在委屈痛苦之中。“你倆要好好過日子,我九泉之下也安心了”。于是子女盡力維護沒有希望的婚姻,時間與生命都耗在了這上面,甚至把這種習慣也傳給了下一代。
應該說,這樣做的子女都是“聽話”和“孝順”的孩子,而且很多時候我們絲毫不覺得這樣做有問題,即使有時候覺得不舒服,也不會覺得父母做得不對,反而會認為父母做得很對,都是為了自己好,而且對此越發(fā)篤信:做子女的就應該是這樣。
就像我的那位同學,即便找到了父母“要求”的另一半,或許這一生也會過得相當糾結,因為她始終走不出父母的影子。在這個婚姻關系中沒有她,她只不過是一個中介或橋梁,聯(lián)結著父母和另一半。
《西游記》中有一個情節(jié),說的是天生石卵化育而來的孫悟空自出生以來,訪名師,強銷生死簿,大鬧龍宮奪得金箍棒,大鬧天宮,自封齊天大圣,偷吃蟠桃金丹,犯下無數(shù)罪孽,以一己之力挑戰(zhàn)整個天庭,犯了眾怒,最后被如來佛祖壓在五行山下,并貼上“噢、嘛、呢、叭、咪、哄”六字真經(jīng)的佛印,壓了整整500年。
家長所謂的愿望就猶如如來佛祖的佛印一般,每當子女不服從、不聽話時,這個佛印就發(fā)揮了作用,將子女重重地壓在下面。
但是這兩者還是有那么一點不同,而且這個地方很關鍵:當初如來佛祖把孫悟空壓在五行山下時說了一句話:“待他災愆滿日,自有人救他。”這個人就是大慈大悲的唐僧,孫悟空等了500年,唐僧來了,他替孫悟空揭掉了佛印,讓孫悟空獲得了重生,于是孫悟空保護唐僧西天取經(jīng),終于修成了正果。
但現(xiàn)實似乎沒有這樣樂觀:這個被壓的期限似乎永無止境,因為不知道“唐僧”何時會來,“孫悟空”等了500年,卻發(fā)現(xiàn)那座“五行山”還在。更加不可思議的是,背得時間久了,自己就會慢慢習慣這種原本不屬于我們的東西,還會對這種狀態(tài)有一種不可思議的依賴,甚至將其當成自己的一部分,整天背著這座大山生活,并喊著“我好累啊”。當別人說“你放下吧”,當事人就會說:“不行,我不能放,放下來我就找不到我自己了?!?/p>
您的騎白馬的唐僧在哪里呢?也許還在路上。但與其等待別人來解救自己,不如自我救贖,何不嘗試做自己的唐僧?
(作者單位:河南省鄭州市二七區(qū)教學研究室,鄭州,450000)
編輯/于 洪 終校/紀 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