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巨媛 吳冰潔 邢柱東 翟勝
摘 ?要 綜合課程實習是一些實踐性較強專業(yè)教學中的重要一環(huán),對學生深入理解掌握理論知識,培養(yǎng)基本技能及提高綜合素質意義重大。從植物類專業(yè)綜合課程實習教學中現存的問題出發(fā),提出多元互補式等一些提高植物類專業(yè)綜合課程實習水平的對策,為深化綜合課程實習改革,縮小農科專業(yè)人才質量與社會需求間的差距提供途徑。
關鍵詞 植物類專業(yè);綜合課程實習;專業(yè)人才;實習基地
中圖分類號:G642.3 ?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9)14-0127-03
Abstract Comprehensive curriculum practic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some practical and professional teaching.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students to understand and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in depth, to?cultivate students basic skills and improve their comprehensive qua-lity. Based on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mprehensive courses practic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comprehensive courses for botanical specialty, such as multiple complementary forms, so as to provide a way to deepen the?reform of comprehensive courses practice and narrow the gap be-tween the quality of agricultural specialty talents and social needs.
Key words plant specialty; comprehensive curriculum practice; professional talents; practice base
1 前言
綜合課程實習是高等院校實踐性較強的專業(yè)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是將理論知識與生產實踐緊密結合的重要手段[1]。近些年,許多學者對高校不同專業(yè)綜合實習改革提出諸多建議,逐步對專業(yè)課程的綜合實習形成較為一致的認知。將不同課程結合在一起開展實習教學,不僅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也有助于提升學生對各門專業(yè)知識的融會貫通,通常稱之為綜合課程實習。課程綜合實習通常的做法是將同一個班級的不同課程(一般是在同一學期開設的專業(yè)理論課程)進行資源整合,較好地實現不同課程內容的綜合性、完整性以及交叉性,促進學生對專業(yè)知識的掌握,對大幅度提升學生對于綜合知識的整體運用能力作用很大。通過課程綜合實習,不僅可以鞏固理論教學內容,培養(yǎng)學生觀察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熱愛本專業(yè)及同學之間團結互助的精神。
然而部分高校目前由于多種因素的制約,加之部分學生在思想上對實習重視不夠,導致綜合課程實習達不到預期目的。作為活躍在專業(yè)教學一線的教職工,筆者從事多年專業(yè)實習教學工作,積累了一些實踐經驗,對高等院校植物類專業(yè)綜合課程實習模式存在的問題進行較全面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一些解決對策,以期進一步實施植物類專業(yè)綜合課程實習改革,提升大學生專業(yè)素養(yǎng)。
2 綜合課程實習存在的不足之處
對教學實習重要性認識不足 ?有些院校植物類專業(yè)雖然已開設課外實踐教學課程,但是對農學技能的培養(yǎng)方面還做得不夠,容易出現學生本身實踐管理操作經驗的不足,真正投入生產實踐中無法適應,學就一身花架子,易造成人才與市場的脫節(jié)。由于受到自身思想認知水平的限制,作為實習主體的學生對此并不在意,因未及時對此進行專門而系統(tǒng)的思想教育和正面引導,致使部分學生對實習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學生對校外參觀興趣濃厚,參觀固然可以起到開闊視野的作用,有些學生卻將外出參觀看成難得的集體旅游機會,教學效果不理想。
實習教學效率有待提高 ?教學資源有限主要體現在實踐教學人員和實習基地兩方面。在實習過程中,往往是一個或兩個班的學生圍在一起進行實習,教師不可能照顧到每個人,更不可能使每個人都進行獨立操作,教學效果難免不理想。實習基地的選擇上應注意校內外相結合,在校內基地可進行一些基礎的農事操作,校外基地則盡可能選擇生產設備水平較高的高科技生產場所,在每屆學生實習基地大體一致的基礎上,選擇吸納采用新技術、新方法的實習基地。
教學方法有待改進 ?植物類專業(yè)實習雖然更側重實踐性,實習期間也需要相關專業(yè)理論知識的支持,在實習教學中是否能把兩者合理地聯系起來施教,是影響實習教學質量和效果的重要因素[2-3]。大多實踐教學方法均是沿襲以前實習課程的傳統(tǒng)做法,比較單一,即學生跟著指導教師到相應的地點,在教師或當地管理人員的講解下認識需要觀察的對象,邊聽邊記或進行操作,返校后整理知識點,結束后提交實習報告。植物類專業(yè)實習是開放式的教學方式,教學對象是生動形象的花草樹木,教學環(huán)境好,教學氛圍輕松愉快,因此,實習學生本應對這種開放式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充滿濃厚興趣。但在這種方法的指導下,有一些學生受外界新鮮環(huán)境吸引,容易切換到戶外野游狀態(tài),學習注意力極易分散,采取消極應付和敷衍了事的態(tài)度對待。這就難免導致既沒有發(fā)揮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的積極作用,又不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獨立工作能力,教學效果較差。如何在開放的狀態(tài)下提高學生對實踐知識探索的興趣,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實習考核方法不完善 ?實習教學考核僅靠簡單的書寫電子版實習日志、實習報告,易發(fā)生學生間互相拷貝的現象,使得考核效果不夠理想。
3 提高綜合課程實習教學水平的對策
轉變觀念,提高對實習的重視程度 ?思想和行為是相互關聯、密不可分的。由于受傳統(tǒng)教育方式的影響,我國教育普遍存在重知識輕能力、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導致學生在實習過程中只接受教師給的知識,缺少自己獨立思考部分,造成大部分學生思維死板、創(chuàng)造力弱、主動學習能力較差,這在應用性、實踐性和操作性較強的農科專業(yè)中表現尤為突出。因此,在教學實習過程中,要使學生從思想上重視實習,明確實踐實習部分在植物類專業(y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組織全體實習學生召開動員會,讓大家充分了解實習的目的、意義,認識到實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更要著重強調人身安全問題。要充分認識綜合實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制定適合專業(yè)發(fā)展需要的實踐實習課程體系,提高廣大師生對實習的關注度。
加強實習基地建設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進步,實踐教學已有長足進步和突破性進展,但教學基地建設仍不能很好地為培養(yǎng)新時期高科技農業(yè)人才提供保障。因此,加快實踐教學改革發(fā)展,不斷提高實習質量,培養(yǎng)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實習基地的選擇顯得尤為重要。實習教學基地包括校內、校外兩部分。校內實習基地主要是指校內實驗室、基地,當然也包括大學生創(chuàng)新實驗場地,使之成為培養(yǎng)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場所和科研示范基地。同時,校外實踐教學基地也必須不斷開拓建設,應積極與相關企業(yè)、生產基地建立長久穩(wěn)定的合作關系,與生產一線緊密相連,建立一批具有現代化水平的高科技實習基地,既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又使學生有機會接觸生產前沿的一些高科技信息,也為教師開展科研合作、指導學生實習及畢業(yè)工作去向等提供有力的支持,避免發(fā)生學生專業(yè)實踐能力與學科技術新發(fā)展不能同步的現象。
擬定合理的實習計劃和模式,使實習內容豐富化 ?以教學目標為導向,制訂完整的實習計劃是保證教學實習完整有序進行的前提。計劃應以學生為主體,制定科學嚴謹的教學方案,優(yōu)化實習教學內容和方法,致力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專業(yè)素養(yǎng),保障實習達到預期目標[4-5]。
聊城大學園藝專業(yè)的實習教學采用的是多門專業(yè)課程(即多元)兼顧互補式的實踐教學模式,該模式可有效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激發(fā)學生投身現代農業(yè)事業(yè)的熱情和信心[6]。植物類專業(yè)實習季節(jié)性較強,對于生產周期相對較強的內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多強調的是一個點的內容,無法使學生形成具有全面綜合的思維方式。因此,可將大部分內容集中安排在幾周內進行,而將季節(jié)性、連續(xù)性較強的部分內容采取分批分階段進行實習。假定實習完全教學計劃集中安排,學生就不可能對整個生產過程有清楚的認知,也就沒有機會掌握相應的實際操練,勢必影響實習效果。因此,采取靈活的分階段實習模式,根據實際需要統(tǒng)籌安排,將實習內容與學生興趣愛好結合起來,大大豐富實習內容,將課內與課外結合起來,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實踐動手能力和學習的積極性。
在當今信息時代,還可以借助公共平臺進行教學,創(chuàng)造移動教學模式來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如添加微信公眾號、手機 APP(如形色、花伴侶等植物識別軟件),可隨時隨地解決學生的疑問,克服室外講授沒有多媒體教學條件的限制;加之野外環(huán)境易出現課本上沒有講到的植物種類,可以形成一種新型的師生交流模式。此外,在實習過程中,師生之間要隨時溝通,叮囑學生有問題要及時問,當時確是難以斷定的部分記錄下來,實習結束返校后解決。
制定科學合理的考核方式 ?科學合理的考核方式是檢驗學生實習效果和鞏固實習成果的重要保證。為保證考核方式的綜合性,需要遵循科學性、可操作性、系統(tǒng)性這三個主要原則。改變僅靠簡單的書寫實習日志、實習報告這樣考核效果不理想的總結方式,可嘗試采用多種考核形式代替一次性實習報告,由單門課程考核變成綜合性考核。此外,還可將學生的平時表現也納入評價體系中,這樣才能保證實習評價的真實性和完整性。若實習結束后對每位學生都進行與實習內容相關的一些考核,讓學生心里裝著任務去實習,效果會大幅增強。提倡建立以“教師評價+學生互評”為主要評價模式、以“實習過程+實習報告”為主要評級標準的評價體系,期望通過建立這些多形式評價機制,激勵學生有目標地進行實習。
4 結語
設置合理的課程實習體系是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特別是對于實踐性較強的專業(yè)顯得尤為重要。實習教學是植物類專業(yè)課程設置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展植物類專業(yè)綜合課程實習,可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知識運用能力,對于培養(yǎng)高水平、實用型植物類專業(yè)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須高度重視實踐教學改革,建立更為成熟、現代化的實踐教學體系。但是改革從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系統(tǒng)推進的過程,在這期間就需要師生間的相互配合,教師應當以學校和教學大綱為指導,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為手段,以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7],共同努力,針對綜合課程實踐環(huán)節(jié)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不斷完善實習教學體系,探索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豐富教學手段,達到培養(yǎng)高素質植物類專業(yè)應用型人才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周越,段玉清.植物學野外實習特色教學探索與實踐[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0(2):85-86.
[2]劉閩華,李繼軍,杜云剛,等.淺析認識實習在專業(yè)教學中的重要性[J].教育現代化,2015(16):81-82.
[3]唐麗.園藝專業(yè)綜合實習實踐教學與探索[J].中國園藝文摘,2012(7):183-184.
[4]邊林潔.基于層次分析法的企業(yè)實習教學質量評估指標體系研究[J].科技通報,2013,29(6):229-233.
[5]王巨媛.園藝植物栽培專業(yè)技術人才培養(yǎng)模式研究[J].中國園藝文摘,2011(10):171-172.
[6]海江波,馮煒,廖允成.農學專業(yè)多元互補式實踐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與構建[J].高等農業(yè)教育,2011,12(12):50-52.
[7]王巨媛,翟勝,王玉剛,等.有效改善田間試驗與生物統(tǒng)計課程的教學效果[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8,12(23):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