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課堂的導入是一節(jié)語文課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而導入的方法也是多種多樣。本人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立足于語文教學的同時,著重挖掘高中語文課堂的導入方法,本文從六個方面介紹了高中語文課如何導入。
關鍵詞:課堂導入;語文教學;方法;激發(fā)興趣
好的課堂導入對一堂新課來說是至關重要的,而導入語的設計如果能夠匠心獨運非常漂亮對吸引學生進入課堂情境有著先聲奪人的效果。導入設計得好了,才能把學生的注意力完全吸引過來,讓學生馬上進入課堂,投入課文。
所謂課堂導入,是指在課堂教學剛剛開始的1到5分鐘內,教師和學生所有教學活動的通稱。課堂導入設計,就是為了讓課堂更加精彩,需要設計者思考如何組織以及導入材料;怎樣安排師生教學活動等,這些都在教師的預設范圍之內。并要求設計者對這些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設想和計劃。
成功的教學離不開學生的興趣,所以新課導入的設計就必須想辦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下面就結合我個人這些年的工作實際來談談我的一些心得和一些具體的實施方法。
一、 單刀直入法
俗話說什么事情都是要快速進入主題,要讓學生快速進入你要講解的課文,就不能太啰嗦,必須把你要教授的課文以最快的速度展示在學生面前。
這樣的方法比較適合理論比較多的課文,快速地進入課文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接收你要講的內容,比如在教《咬文嚼字》的時候,我就這樣設計了導語: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國現(xiàn)代美學的奠基人是誰嗎?你們知道我國現(xiàn)代漢語語言文字的研究大師和奠基人嗎?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朱光潛,一起走近他的《咬文嚼字》。
二、 舊知識引出新知識
學生往往對初中、小學的舊知識印象非常深刻,由這些舊的知識引出新的知識效果會非常好。由已知走向未知易于成功,新的知識用舊的知識作為臺階易于被學生所接受。以舊帶新,既鞏固舊的知識又利用它引出了新的知識。
例如在教授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的時候我就這樣設計了導入語:“同學們,我們初中曾經(jīng)學過毛澤東的《沁園春·雪》這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詳?shù)暮迷~,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背誦一遍吧?!睂W生馬上興致盎然,整齊地背誦了整首詞,背誦完后還意猶未盡的樣子。我趕緊趁熱打鐵:“今天我們就學習毛主席的另外一首同樣詞牌的《沁園春·長沙》”學生的積極性馬上就被調動起來了,熱情非常高漲,因為有了初中的那首《沁園春·雪》,所以現(xiàn)在接受新的《沁園春·長沙》就比較容易一些了。尤其是對于《沁園春》這個詞牌的格律基本已經(jīng)熟悉了。果然一節(jié)課講下來,學生基本已經(jīng)會背誦了。
還有我在教授《項羽之死》這篇古文的時候,也是用了舊知識帶出新知識的辦法。“同學們,你們還記得毛澤東的那首著名的《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嗎?讓我們一起背一下吧: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⒕猃埍P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項羽是很多人心目中的英雄,今天讓我們走近項羽,全面認識他?!币驗閷W生以前接觸過毛澤東的這首詞,所以,對于項羽這個人物的性格相對來說比較了解。知道項羽的個性弱點是沽名釣譽、驕傲自大,因此在高中階段學習《項羽之死》,對于項羽為什么會失敗,也就有了比較深刻的了解。
三、 用圖片、動畫或歌曲引出新課
現(xiàn)在是多媒體時代,教師在新形勢下,應該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優(yōu)勢,來吸引學生,讓學生愛上語文課。新穎的圖片、色彩鮮明的動畫、風靡一時的流行歌曲等等形式都會讓學生的注意力馬上被吸引過來,很快進入新課的狀態(tài)。
例如在我給學生講授如何對文章進行擴寫的時候,我就把自己前段時間獻血的一個朋友圈里面的圖片截圖出來,那次的朋友圈寫得簡單扼要“今天翻出獻血證,紀念一下,第一次獻血,希望我的愛心可以幫助更多的人,以后我會堅持下去”,接下去是過了一周后第二次的朋友圈,對于這次獻血我進行了詳細的描述,包括第一次走進獻血室的忐忑心情以及護士的態(tài)度和拿到獻血證的激動,學生通過兩次的對比就明白了擴寫是怎么回事,擴寫可以從增加人物的動作、語言、外貌、心理、神態(tài)等細節(jié)進行擴充,還可以對環(huán)境描寫進行充實,也可適當增加一些抒情或是議論點睛。
還有我在講《孔雀東南飛》的時候,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古代封建制社會對女子的摧殘,以及那個時代的戀人追求幸福的艱辛。我找了一個陸游的《釵頭鳳》的歌曲FLASH,精美的動畫效果加上柔美的音樂,把整首曲子演繹得悲凄動人。學生被帶入了那個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相似的經(jīng)歷,相同的命運。陸游和妻子唐婉的悲歡離合與《孔雀東南飛》是那么的相似。這樣的導入讓學生對于中心主旨的把握就更深了一步。
再如我講李商隱的《馬嵬》這首詩歌的時候,我用了一個制作好的動畫來作為開場白。學生馬上就目不轉睛地被吸引了。尤其是看到四大美人之一的楊貴妃死于馬嵬坡的時候,學生都發(fā)出了唏噓的感嘆。我想這樣學生對于詩中的“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就很好理解了。
在教學李煜的《虞美人》時,我先是給學生放了一首鄧麗君的《幾多愁》,并設計了如下導語:同學們,這首歌曲好聽嗎?這是著名歌手鄧麗君的名曲,曲調優(yōu)美,感情纏綿,她用自己獨特的方式解讀了李煜的作品。相信同學們已經(jīng)被她優(yōu)美的旋律所吸引了,那好,下面我們就從歌曲回到原作中去,看看當時的李煜是在什么樣的境遇中寫下了這首流芳百世的曲子。學生的興趣馬上就被帶動起來了。后來證明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也非常成功。
四、 情感共鳴法
教師在教授新課的時候,要學會把自己的情感和文中的情感融合在一起,要用深情的語言來打動學生的心,用自己的熱情來激發(fā)和帶動學生的感情。讓學生和老師以及文中的情溶于一處,產(chǎn)生情感共鳴。
一個人的情感往往會被類似的情感經(jīng)歷所感染,每個人都是在父母的關愛下、呵護下成長的,對于父母的愛體會最深?!洞笱吆游业谋D贰肪褪且黄愿改钢榈奈恼?,抓住了這樣的中心感情,我先是和學生講了我自己小時候父母對我的關愛,以及父母做的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一件事。然后問學生:“人世間哪一種愛是最偉大最無私的,哪一種愛是只會付出,不求回報的?!睂W生異口同聲地回答:“世間最偉大的愛是親情,父母的愛?!蔽荫R上繼續(xù)引導:“那么就讓我們一起看一下,偉大的詩人艾青和他的乳母之間那感人至深的愛吧!”這樣水到渠成地進入了我的新課。
五、 教師才藝展示導入
一名教師只有知識淵博,具有崇高的人格素質,才能形成其人格形象而顯其人格魅力。學生平時比較崇拜的是身邊的老師,如果一個語文老師能夠多才多藝,并且能夠在課堂上充分利用自己的才藝,讓課堂豐富多彩,更好地把學生帶入新課,那么這樣的語文老師一定是學生最喜愛的。那么這個老師的語文教學一定是成功的,而且學生在多年以后會永遠記住那個多才多藝的語文老師,并且這種對老師的崇拜和喜愛,會讓他不自覺地去模仿,從而更加喜歡文學,而不僅僅是一堂課。
在教授《故都的秋》時,我放著柔緩的音樂,親自朗讀了這篇課文。教室里靜悄悄的,凄美的伴奏樂縈繞在耳旁。學生被老師投入的感情感染了,讀完了,音樂聲停,學生還久久地沉浸在剛才的優(yōu)美情境中,繼而爆發(fā)出熱烈的掌聲,那一節(jié)課學生聽得格外認真??磥硪粋€老師的人格魅力確實對于學生文學素養(yǎng)的形成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我的學生很喜歡上語文課,我想離不開平時老師的藝術熏陶。
再如講授《竇娥冤》的時候,一開始我遇到了困難。元曲的教學一直是語文老師的難題,因為學生對于戲曲類的東西很不喜歡,甚至是討厭,如何讓學生喜歡上元曲呢,于是我自己想了好多的導入設計,但是都覺得不是很滿意。最終我選擇了自己唱一段京戲來作為本文的導入。果然這樣的導入效果出乎意料的好,學生熱烈的掌聲就說明我成功了。
的確一個教師的人格魅力可以影響學生的成長,當然教師的才藝最好是擁有多方面的,但是最好是精通某一個方面。所以我個人認為教師的才藝“博而精”是最好的。
六、 視頻導入法
一小段有趣的視頻往往會起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F(xiàn)在的語文課堂,以前老舊時代的教學方法已經(jīng)完全無法適應現(xiàn)在社會的發(fā)展要求了。所以要求教師必須要緊跟潮流,利用新興的教學手段來吸引學生。
例如本人在教授活動課《交際中的語言運用》的時候,就找到了趙本山和范偉的小品《心病》,并且截取了大約5分鐘的長度放給學生看。學生看得津津有味,笑得也很開心,看完片段后,我順勢拋出導語:“誰來說一下,為什么會出現(xiàn)剛才鬧的笑話,本來醫(yī)生趙大寶是要給人治病的,結果怎么反而使病人的病情更糟糕了呢?”學生馬上就意識到是這個醫(yī)生說話的用語不當,經(jīng)過學生分析后,教師總結:“從剛才的視頻和例子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在語言交流中,說話得體是非常重要的。而高考中,我們也有語言的簡明連貫得體這樣的題型,今天我們就重點來研究一下,在生活實際中,如何能讓語言更加得體?!被谝陨系匿亯|和引導我就順理成章地推出了我的課題《交際中的語言運用》,并在黑板上板書上去。學生也就自然地明白了在不同的場合要說不同的話,針對不同的對象也要注意說話的用詞。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總之,新課的導入是一門高深的教學藝術,匠心獨運的課堂導入能引起學生注意,激發(fā)學生興趣,良好的導入能鋪設橋梁,銜接新知與舊知。
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要利用各種教學媒體,使用各種的藝術導入技能,把同學們所學過的知識,利用新知識與舊知識之間的邏輯關系,巧妙地鋪設橋梁,銜接新知識與舊知識,使同學們既復習了舊知識,又為新知識的學習開了個好頭,正所謂“溫故而知新”。導入環(huán)節(jié)實質上是幫助學生整理原有的知識體系并使之調整到適于接受新知識的狀態(tài)的過程。它直接關系到教學效果的好壞。所以重視課堂的導入環(huán)節(jié),課堂就成功了一半。
參考文獻:
[1]黃勝.匠心獨運的課堂導入[J].小學教學設計,2013(7):41.
[2]肖榮,黃宏新,車云霞.論課堂導入及其設計[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01(2):38-41.
[3]許蕾.導入語文課堂的重要性及藝術[J].課外語文,2013(20):51
作者簡介:
王麗潔,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南平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