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紅衛(wèi) 楊春
【關鍵詞】健康教育;心理護理;冠心病心絞痛;生活質量
冠心病心絞痛的產(chǎn)生與冠狀動脈供血不足有關,胸痛為主要癥狀,尤其是對于中老年群體,誘因很多,如勞累、情緒激動等,若心理狀態(tài)不佳則極有誘發(fā)各種不良情緒,如恐懼、焦慮等,進而會導致病情進一步加重,嚴重情況下會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傷害。通過開展健康教育、心理護理,可有效穩(wěn)定情緒,致力于患者生活質量的顯著提高Ⅲ?,F(xiàn)選取80例患者進行研究,就如何做好臨床護理工作而進行深入的研究。
1.1一般資料選擇我院收治的80例患者進行研究,男51例、女29例。嚴格按照入院時的數(shù)字編號進行隨機分組,觀察組40例中57~76歲,平均年齡(65.5±3.5)歲;對照組40例中年齡56~78歲,平均(66.1±3.5)歲;病程1~5年,平均病程(3.9±1.5)年。兩組間差異性不明顯,P>0.05。經(jīng)臨床診斷病情得以確診,將體質過敏、合并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嚴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以及精神疾病的患者排除。
1.2方法
對照組:僅開展常規(guī)護理。即在治療后對患者所存在的不良反應、心率、心律等進行密切觀察,針對不良反應進行對癥治療;強化生活護理,在日常生活中食用脂肪、膽固醇均比較低且易于消化的食物,忌辛辣、刺激、油膩食物,戒煙戒酒;將室內溫度、濕度嚴格設定在合理范圍內,定期做好消毒工作;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在患者恢復比較良好的情況下主動幫助患者開展適量的鍛煉,結合身體情況制定科學的運動計劃,如有氧運動等。值得一提的是,關于患者的運動耐受度和自覺疲勞度需要在運動前經(jīng)平板試驗、Borg量表進行客觀評價,在此基礎上將運動類型、時間、頻率以及強度確定下來。
觀察組:在上述基礎上做好心理護理與健康教育。(1)心理護理:由于疾病病程較長,相應的會延長治療時間,由此會增加心理負擔,為此護理人員需嚴格按照患者心理特點制定針對性心理干預方案,將其性格特點結合起來并采用合理的方式進行干預;積極主動的與患者進行交流與溝通,扮演好傾聽者的角色,尤其是對于家屬而言,要取得他們的信任,說服他們能夠主動配合醫(yī)護人員的工作,為患者提供充足的家庭支持,幫助患者緩解心理狀態(tài)。(2)健康教育:具體在開展過程中需要結合患者實際情況,按照其性格特點、精神狀態(tài)、文化程度等選擇科學的教育方式;采用多樣化的形式進行宣傳,如播放多媒體視頻、一對一講解、宣傳畫等;內容主要為疾病發(fā)病因素、臨床癥狀、治療方式等;將相關預防措施、注意事項等積極的向患者介紹;關于飲食方案的制定需嚴格按照患者病情、飲食上的喜好,最好邀請專業(yè)的營養(yǎng)師制定,確保身體狀況良好,便于更好地開展醫(yī)護。
1.3觀察指標采用SF-36(健康調查量表)來綜合評價患者的生活質量。
1.4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統(tǒng)計軟件SPSS22.0分析,P<0.05具統(tǒng)計差異。
觀察組生活質量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情見下表1。
冠心病心絞痛是冠心病發(fā)作的一種重要類型,極有可能造成冠心病急性事件,因患者脂質代謝異常會促進動脈內膜白色脂質沉淀的形成,進而對患者動脈期產(chǎn)生不小的影響,使其逐漸縮小,進而誘發(fā)血液流通不暢的情況,加重疾病癥狀,產(chǎn)生不必要的生物威脅。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不斷發(fā)展,冠心病心絞痛發(fā)生率逐年增加,如果患者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則會對其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導致生活質量不斷降低。經(jīng)常規(guī)護理干預,并不能確保患者把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改善預后效果,在此基礎上開展心理護理、健康教育,可緩解不良情緒、減輕其心理壓力、提高生活質量;同時開展健康教育可幫助患者掌握疾病發(fā)病機理,能夠采取有效的預防、治療措施經(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相比較于僅開展常規(guī)護理的對照組,觀察組經(jīng)心理護理、健康教育后生活質量明顯提升,具有統(tǒng)計差異(P<0.05)。
綜上所述,心理護理、健康教育在冠心病心絞痛護理當中具有很高的價值,可極大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