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雪
摘要:現在互聯網對于我們這一代人,可以說是必不可少的東西,互聯網已經滲透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衣、食、住、行,互聯網似乎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當前是網購的潮流時代。新時期的大學生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更強,大部分學生都加入網購消費行為中。因此,要了解網絡環(huán)境下的大學生消費觀,就必須分析大學生的消費情況和網絡購物的消費特征,從而將大學生的消費觀引向科學的、正確的方向上。對大學生消費觀的研究旨在通過對大學生網絡消費念的研究,提出建議,讓大學生學會理性消費,促進大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互聯網;大學生消費觀;網購;超前消費
一、當代大學生消費現狀
隨著近幾年淘寶等網絡消費工具的普及,大學生對網絡的運用又上了一個新臺階。喜歡新鮮事物的大學生熱衷于網絡消費。因為互聯網是一個二元性特征,一方面,無可否認,互聯網是最有用的媒體之一,各行各業(yè)的人都受益于其強大的功能。但很多人特別是部分大學生承認他們太沉迷于網絡而無法保持一種正常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所以,大學生的消費觀也存在著合理的方面和不合理的方面。網購占據了大學生消費的主要方面,大多數大學生網購是理性的,有規(guī)劃的購買自己需要的物品,但也有部分大學生沒有合理的消費計劃,形成了部分大學生的合理消費觀以及不合理的消費觀。
三、網絡環(huán)境下大學生消費觀
1、大學生理性消費觀特點
大學生網絡消費在總體上是理性的,由于大部分大學生沒有固定收入,主要經濟來源是父母給的零花錢,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學生的消費,在校大學生也受到過良好的教育,使大學生消費觀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對大學生消費的合理性主要表現在以下:
價格最合理觀念
高宏麗(2013)[1]認為現代部分大學生喜歡跟風時尚潮流,也喜歡在網上體驗當代的時尚趨勢,他們在買東西的時候希望能夠滿足自身的使用要求,并且希望商品價格合理,同時又能夠滿足他們的審美需求。國外學者Tomas Ariztia(2010)[2]中國的傳統(tǒng)美德是勤儉節(jié)約,提倡文明高尚的校園文化。不過當代大學生所謂的“節(jié)約”并不是傳統(tǒng)的節(jié)約,在網上購物就可以充分的運用互聯網進行貨比多家,選擇價格最低最稱心的商品,從這一點上來說,大學生網購有利益于培養(yǎng)大學生“勤儉節(jié)約”的美德。
學習性消費觀念
在大學時期,大學生的主要任務還是學習,所以一部分大學生還是會把有限的零用錢用于購買學習用品或書本上面。并隨著現在人口增多,市場競爭力增大,很多大學生都會選擇將部分零用錢來增加自己的技能,在線學習通常會比報實際的培訓班要便宜的多,并且在線學習不需要固定的時間,利用平時碎片化的時間就可以學習,這樣既節(jié)省了寶貴的休息時間,又節(jié)約了有限的零用錢。
2、大學生非理性消費觀特點
沖動消費
當前的網絡商家經常會為了促使消費者購買而做一些促銷手段,一些大學生還貪圖便宜,購買數量大,甚至超出了他們的消費能力范圍。像淘寶、京東、天貓等網絡媒介的普及,大學生會經常性的點擊這些在線銷售平臺,隨著這些商家的推薦,大學生看到自己想買的東西,無法抑制自己的購物欲望,通常會產生沖動消費行為。
盲目從眾
大學生是喜歡結伴的群體,受身邊朋友同學的影響,大學生會經常團體性的購買一些商品,就是現在流行的所謂的“團購”行為,像現在是大數據的時代,平時刷微博、微信等都會被這些網絡商家的信息所覆蓋,大學還是會在潛移默化中相信這些商家所謂的團購優(yōu)惠,集結朋友同學一起購買,而缺少了自身的理性消費判斷。
超前消費
隨著新的互聯網應用軟件的開發(fā),當前的一些網絡應用軟件像螞蟻花唄,讓大學生可以便捷借錢或貸款消費,但是這些應用程序在大學生中流行,可以使大學生過度消費的現象出現,所謂的消費不足是指當前提前支付能力,并使用形式的借貸和支出。但由于大學生沒有固定的收入,如果過度消費,絕大多數的大學生沒有還款能力,大學生可以轉移到下個月的生活費用報銷,再借錢,所以周期,將導致大學生不健康的消費。
四、當代大學生非理性消費觀形成的成因分析及對策研究
1、非理性消費觀形成的成因分析
大學生自身的問題
大學生追求獨立的人格,有自己的獨特的想法和概念,但是大學生缺乏社會經驗,心理還不成熟,比成年人容易受到網絡媒體的影響,會認同一些不健康的網絡消費觀念,導致大學生自身形成不正確的消費觀。閆飛,倪春虎(2012)[3]得出結論:一些當代大學生比較重視物質享受消費,而忽視了對知識和精神商品的消費。梁遠鋼和陳小艷(2012)[4]認為目前大學生想要享受當前的不用勞動的生活,并且出現了一些不合理的消費心理,導致消費行為出現過度消費、信用卡消費、攀比等不良消費現象。班杜拉的學習理論認為,青年人的不正確的行為是受身邊的人的影響的,青年人喜歡結交朋友,期望得到朋友的認同,當一種行為得到朋友的認同時,他們就會加強這種行為,當一種行為不被朋友認同時,他們就會削弱這種行為。大學生的一些不健康的消費觀就是學習身邊同學朋友的不健康消費行為而形成的,
學校教育的影響
中國的傳統(tǒng)教育只注重應試教育,是關注將課本上的知識給學生。在思想教育方面,中國的大部分大學是落后的,學校的思想教育跟不上學生思維發(fā)展的速度,為學生形成正確的指導思想,有的直接沒有高校思想教育。沒有正確的思想觀念,大學生就難以形成正確合理的消費觀。
家庭的影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大學里,幾乎每一個大學生消費的觀點可以代表一個家庭的消費,大學生的消費將受到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如果一個家庭是節(jié)儉的消費觀念,所以學生們消費以節(jié)儉為主。但是如果一個家庭消費風格是平時浪費,這豪華風格從家庭成員身上都能找到。大多數當代大學生是獨生子女,父母尤其寵溺,隨著中國經濟的發(fā)展,各個家庭的收入也逐步提高,父母的收入增多,給予孩子的零用錢就會更多,所以造成了當代大學生消費不加克制,隨心所欲,不能形成正確的消費觀。
社會風氣的影響
2、非理性消費觀的對策研究
加強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
要想消除大學生網絡消費觀存在的偏差,最要的就是從大學生本身著手,目的就是為了讓大學生在消費時能夠有計劃、有目的的進行消費,并且增強大學生抵制網絡不良消費觀念的影響的能力。首先,要加強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增加自身的文化修養(yǎng),提升內在的涵養(yǎng),而非只注重外在的物質消費。
促進綠色消費的形成
讓綠色網絡消費的形成必須有一定的氛圍,這就需要學校開展綠色網絡消費活動,平時在課堂上可以設置“綠色網絡消費”的討論活動,讓大學生個人參與綠色網絡消費活動,使形成綠色大學生網絡消費觀念。學校圖書館可以增加關于綠色網絡消費的書籍,或者是舉辦綠色網絡消費讀書活動。也可以在食堂、宿舍走到等顯眼的地方,懸掛綠色網絡消費標語。
形成良好的家庭消費氛圍
大學生的許多消費觀都是來自于父母的影響,所以,要改變大學生消費觀存在的問題,就應該從其父母著手。家長在平時消費的時候應該有所節(jié)制,形成健康的家庭消費文化,這樣能對大學生形成健康的消費觀。父母也應該是一些控制的大學生的生活成本,不僅僅是滿足大學生的需求,家長可以控制大學生的經濟支出,改變大學生的消費行為,逐漸形成良好的消費觀點。
國家應發(fā)揮相應的作用
要改善當前的不良的社會風氣,國家應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硬性的制約社會上不良的消費行為,營造健康的消費氛圍,有益于大學生健康消費觀的養(yǎng)成。因為互聯網有很大的影響對大學生消費觀而言,因此,國家應該加強網絡消費文化的監(jiān)督和及時消除或阻止一些不好的信息,凈化網絡消費環(huán)境。
五、結論
消費與人們的文化生活,經濟生活和政治生活息息相關。在當今社會,在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會涉及到消費,無論是電子消費或是現金消費。隨著現在信息網絡技術的發(fā)達,網絡消費成為人們的主流方式之一。當然,當前世界經濟環(huán)境的動蕩,互聯網的發(fā)展也有一些缺點,對人們的消費的意愿有一定的影響。對大學生而言,大學生的身心尚未成熟,大學生的消費觀更容易受到不好的影響,容易產生偏差。大學生是國家的未來和大學生消費的消費文化對整個國家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研究大學生的消費觀點,具有重要的意義。大學生消費觀存在的問題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要想改變大學生消費觀存在的問題,首先還是要從大學生自身的自我控制入手,接著要通過各方面共同合作的,并且要經過長期的努力。想要盡快的改變國家發(fā)展的大環(huán)境是比較困難的,但是,相信隨著中國的不斷發(fā)展,社會消費環(huán)境一定會越變越好的。
參考文獻:
[1]高宏麗.90后大學生消費觀及教育路徑[J].當代青年研究,2013 (2):47-51.
[2]Tomas Ariztia,mapping ethical consumption discourses in Chile and Brazil[J].Journal of Retailing 2010 (30):04.
[3]閆飛,倪春虎.網絡背景下的大學生消費觀研究[J].常熟理工學院外國語學院,2012 (3):45.
[4]梁遠鋼,陳小艷.網絡消費對大學生消費觀的影響[J].經濟經緯,2012 (4):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