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芬
摘 要:主題教學模式能增強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zhì),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大局意識。教師應從單元主題入手進行知識點導入,掌握好主題導向,引領學生品悟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和語言特點,學習寫作技巧,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關鍵詞:語文;主題教學;語文素養(yǎng);教學方案;課堂氛圍;寫作
中圖分類號:G421;G623.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9)02-0038-01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語文教學開發(fā)了多種多樣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其中的主題教學模式為語文教學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fā)展空間。因為語文課本文章是按主題進行編排的,所以主題教學模式比較適用于語文教學,而且便于教師應用。主題教學模式要求教師準確把握每一單元的主題含義,并做好主題資料搜集和整理工作,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每一單元所蘊含的語文思想和人生哲理。教師要鼓勵學生根據(jù)每一單元的主題進行聽說讀寫練習,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升華學生的學習過程,利用主題教學引導學生進入更為廣闊的語文世界。
一、根據(jù)單元主題,規(guī)劃教學方案
語文教師利用主題教學模式開展教學時,要規(guī)劃一個教學方案,并在這個有目標性、意義性、實踐性的教學方案的指引下,為學生詳細講解主題內(nèi)容,運用學生能夠理解的詞句幫助學生準確把握每一單元的主題。例如,講解“立志”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本單元中的文章《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女媧補天》為基礎,盡可能多地搜集與這兩篇文章相關的內(nèi)容。如可搜集周恩來總理的人生經(jīng)歷,讓學生走近周恩來總理,感受他偉大的志向?qū)ζ淙松缆返闹卮笥绊?。又如,與《女媧補天》類似的神話文章還有《夸父追日》和《精衛(wèi)填?!?,教師可以搜集這兩篇文章推薦給學生閱讀。這種課外延伸閱讀,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立志”的重要意義。教師利用有目標性、意義性、實踐性的教學方案對學生循循善誘,可以促使學生循序漸進地深入掌握單元主題內(nèi)容,形成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二、營造課堂氛圍,提高學生認知能力
主題教學模式離不開課堂,需要課堂氛圍的烘托。因此,語文教師一定是一個善于營造課堂氣氛的人。教師要通過營造課堂氛圍,將每個學生都調(diào)動到課文品讀過程中來,促使他們準確把握每一單元的主題。在主題單元氛圍的烘托下,學生可以更加容易地把握單元主題,提高認知能力,既能學習到知識,又能提升語文綜合素養(yǎng)。特定的課堂氛圍可以更好地促使學生了解偉大人物的人格魅力,或者先賢前輩所傳承下來的人生哲理,從而拓寬學生的視野,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在濃厚的學習氛圍中,同學之間可以進行交流和溝通。每個學生由于思維方式不同、理解能力不同,所以對文章的認知也不同,學生們通過這種溝通可以借鑒別人的思維方式來彌補和完善自己思維方式上的缺陷或不足。
三、注重課堂引導,感悟文章魅力
教師應利用主題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從整體觀局部,促使學生增強大局意識,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主題,再對主題下的文章進行仔細閱讀,從文章的只言片語中提煉出與主題相關聯(lián)的故事情節(jié)或語言。閱讀完單元文章后可在每篇文章之間建立起聯(lián)系,從而比較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例如,教學《珍貴的教科書》一文時,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閱讀,讓學生認真品悟文章。在授課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做到的是帶領學生初讀課文,解決最基本的字詞句問題。在初讀課文時,教師一定要讓每個學生都盡可能流暢地閱讀課文,這樣才能為接下來深層次的學習打下基礎。然后,教師帶領學生精讀課文,讓學生通過精讀把握人物形象,梳理故事情節(jié),整理發(fā)展脈絡。這樣,學生就能更好地理解文章主旨及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情感。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創(chuàng)造一些具體的情境引導學生深入閱讀文章。在特定情境的指引下,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內(nèi)容,把握單元主題。
四、加強寫作練習,強化閱讀效果
在主題教學模式下,學生只進行文章閱讀是不夠的,還要加強寫作練習,因為寫作是促使學生快速提升理解能力和感知能力的有效途徑及方法。因此,在結(jié)束一單元的課文講解后,教師要根據(jù)單元主題內(nèi)容選擇一個具體題目讓學生進行寫作練習,作文字數(shù)不限,題材不限,要求作文突出主題,能夠表達出自己的情感。學生通過相關主題的寫作練習,能夠強化閱讀效果,更好地理解文章主題。這種閱讀后的主題寫作,是對閱讀主題理解的一種升華,學生通過寫作不僅可以提高思維能力,還能增強語言表達能力,夯實字詞句基礎。
例如,講解“春天”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自己印象中的春天,描寫一段關于春天的作文,可以寫春天的人、春天的景、春天的物、春天發(fā)生的事情等各類題材。在學生完成寫作后,教師要及時地進行批閱,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作文中出現(xiàn)的問題,讓學生及時修改。對于優(yōu)秀作文,教師可以進行課堂展示,評析優(yōu)秀作文的優(yōu)點所在。這樣做,不僅可以讓學生們學習范文的優(yōu)點,還可以促使學生更進一步地把握本單元主題。
總之,語文教師要秉持更加先進的教學理念,采用更加先進的教學方法,保持主題教學課堂的新穎性、生動性,從而促使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增強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為學生更加深入地學習語文奠定堅實的基礎,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大局意識。
參考文獻:
[1]丁瓊玲.主題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應用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6.
[2]王秀蓉.追尋語文教學的主題——以竇桂梅的主題教學為例[J].語文學刊,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