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論文的撰寫圍繞著高中階段的寫作教學開展,筆者提出了微寫作的理念,并重點分析了具體的開展策略。本文建議語文教師首先根據(jù)教材內容對學生展開寫作思維的練習,其次利用網絡平臺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再次充分利用多媒體進行說文解圖練習,最后結合生活情景,做到學以致用。
關鍵詞:微寫作;高中語文;議論文;微博
中圖分類號:G43?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45-0021-02
引 言
寫作一直是困擾每一名高中生的重要問題。在高考中,寫作的分值比例相當高。但是,在寫作練習中,很多教師一開始就讓學生去寫800字或1000字的文章,這樣的教學方式是與循序漸進的原則背道而馳的。因此,筆者認為,在高中語文的作文練習活動中,語文教師應當從微寫作教學著手。
一、根據(jù)教材內容展開寫作思維的練習
高中語文教材中的很多文本,都可以作為強化邏輯思維、鍛煉微寫作能力的素材,尤其是一些文言文。教師圍繞現(xiàn)有的高中語文教材內容,展開寫作思維的專項練習,既節(jié)約了學生寶貴的學習時間,又能夠進一步拓展教材價值,使語文教材文本內容的價值能夠發(fā)揮到最大化[1]。不僅如此,學習課文也可以被看作一種閱讀的過程。在閱讀過程中,學生可以積累大量的素材,了解到具體的寫作方法、論文結構和表達方式。在這種閱讀經驗的積累過程中,學生對作文的類型、文體等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從而能夠幫助自己提高寫作思維與能力。
在高中語文課本當中,有一篇文言文被稱為文言議論文的著名篇目,即蘇洵所著的《六國論》。在這篇文言文當中,我們能夠發(fā)現(xiàn)蘇洵筆下的思維嚴密、邏輯縝密,而且所有的議論內容都不為依托,論點之間的關聯(lián)性十分緊密。不僅如此,韓愈所著的《師說》,同樣是從自己對為人師表重要性的認知出發(fā),闡述古代人民對尊師重道思想的重視程度。而且,這篇議論文巧妙地使用了大量的對比修辭手法,使得論點、論據(jù)更加清晰明朗。
二、利用網絡平臺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
信息時代下,信息爆炸的基本趨勢已經形成。這意味著每名學生都可以利用自己手中的移動終端設備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建議,甚至可以對一些時事新聞做出自己適當性的評價。很多學生表示,自己對于一些網絡新聞有著十分濃厚的興趣。這時,教師不應該考慮如何讓學生減少使用手機和瀏覽網絡新聞的次數(shù),而是應該考慮如何將這種有效的上網機會轉化為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微寫作能力的重要機會。例如,在微博平臺當中,無論是網紅大V還是明星名人,都可以將自己的意見、看法發(fā)表出來,同時,也有一些官方微博播放即時新聞和地方新聞。在這些微博之下,學生可以各抒己見,發(fā)表自己的言論。而微博的留言系統(tǒng),一般來說都是要求控制在100字以內的,不僅可以上傳文字內容,也可以上傳一些圖片。這樣一來,教師完全可以將微博平臺的留言系統(tǒng)看作培養(yǎng)學生微寫作能力的重要媒介??紤]到在新的時代背景之下,讓學生完全切斷自身與網絡世界之間的聯(lián)系是不可能的,教師更需要去考慮如何將這種網絡作為提高學生微寫作能力的媒介。舉例來說,如果學生的微博評論在微博平臺當中廣受贊譽,甚至獲得了幾百個留言、轉發(fā)和點贊的話,那么這時教師也可以注冊一個微博賬號登錄進去,進入學生的留言板當中為學生的這條微博內容留下自己的足跡。教師可以給予學生一個贊,同樣也可以在學生的文字內容之下進行留言,如表揚學生在這段文字當中的具體優(yōu)勢——短短幾十字就可以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感受,并且文從字順、見解立意都是十分深刻的。
三、充分利用多媒體進行說文解圖練習
現(xiàn)階段,教師應當將多媒體信息手段和網絡平臺的力量充分地在現(xiàn)階段的語文課堂當中發(fā)揮出來,并將其作為助力微寫作教學活動開展的主要媒介。教師應當思考,在傳統(tǒng)的寫作教學活動當中,為什么大部分學生都存在著一定的厭學情緒和逆反心理?這是因為傳統(tǒng)寫作教學和活動多以學生反復練習見長,這樣的方式使學生感覺到十分疲憊,看不到自己在寫作方面的發(fā)展可能和獨特優(yōu)勢。因此,教師應當創(chuàng)新現(xiàn)有的教學方法和教學途徑,通過圖文結合的方式,在大屏幕上展示一些圖片,鼓勵學生在說文解圖的基礎上進行微寫作練習。教師在選取圖片時,既可以選擇一些包含時事政治的趣味漫畫,也可以選擇一些耳熟能詳?shù)拿耶嬜?。例如,凡·高的美術作品《星月夜》,這幅作品當中蘊含著作者本人對宇宙和世界的無限暢想。那么,此時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將自己模擬成解說員的角色,讓學生根據(jù)具體的解說內容和《星月夜》這幅畫的創(chuàng)作背景、創(chuàng)作情感等來撰寫一篇解說詞。有些學生是從凡·高的生平切入,又以其最終的悲劇性死亡結尾;有些學生則是從《星月夜》這幅畫的構圖、色彩運用等方面著手,深入分析了這幅畫的美術價值。無論是哪一種解說詞,教師都應當予以鼓勵,并且使學生互通有無、互相介紹。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師生之間的關系,還是生生之間的關系,都達到高潮。學生興致盎然地參與到解說活動當中,反復推敲和修改自己的解說詞,微寫作的練習目的就可以有效實現(xiàn)了。
四、結合生活情景,做到學以致用
學習是為了能夠更好地適應未來的生活,是為了能夠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生活技巧。學習語文同樣也是如此,在當前的高中語文教學環(huán)節(jié)當中,創(chuàng)作的開展不能夠僅僅停留在課堂和課本之中,而是需要不斷地向外拓展,利用一些生活化的情境讓學生做到學以致用[2]。例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為不同產品設置廣告詞,也可以為不同的淘寶店鋪和實體店鋪設計廣告標語。在設計的過程當中,有的學生借鑒傳統(tǒng)文學以及古詩詞,寫成了“刪繁就簡三秋樹,標新立衣二月花”。這句簡短的廣告詞,一下子就點明了這家店鋪售賣的主要產品是服裝,而且整體風格是簡約且時尚的。教師也可以通過班級內PK的方式,讓學生比一比看看誰的廣告詞寫得更好,更接地氣,也更容易讓人記住。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對于寫作的認知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開始認識到寫作來源于生活,并且最終服務于生活,從而能夠不斷激發(fā)自身寫作的熱情。
結 語
總體來說,在微寫作教學活動的開展中,教師應當轉變自身的傳統(tǒng)觀念,充分利用新時代背景下的網絡信息平臺和網絡技術力量,幫助學生獲得更多的信息來源,進而提高學生對微寫作練習的興趣。
[參考文獻]
李雙.高中語文微寫作構思的教學策略研究[D].貴陽:貴州師范大學,2019.
朱偉萌.高中語文“微寫作”教學探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19.
作者簡介:李枝茂(1983.9—),男,甘肅隴西人,本科學歷,中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高中語文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