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標準的不斷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性逐漸被大眾所熟知,體育教學在發(fā)展的過程中,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勢在必行,高中體育課堂的教學模式也在隨之發(fā)生改變。通過對體育教學中諸多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進行對比分析之后我們發(fā)現(xiàn),分類教學這一創(chuàng)新模式在教學中起到了較好的效果,提升了體育課堂的教學質量。本文首先對體育分類教學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重要性進行了闡述,然后分析了體育分來教學的具體實施方式,希望能夠為廣大同行在體育課堂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起到一定借鑒作用,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中階段 體育教學 分類教學 方式
一、分類教學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重要性
高中體育教學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而備受關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主要強調的是教學的效果,新課程標準提出的要求是增強學生的體能,注重學生的體育實踐能力。通過查閱相關資料以及數(shù)據我們發(fā)現(xiàn),大部分地區(qū)的高中體育教學模式都相差不大,采用的是較為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與此同時,學生對于體育課業(yè)沒有太大的興趣,這個趨勢隨著年級的增加而增加,也就是從高一到高三,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逐漸下降。造成這一現(xiàn)狀的主要原因是高中階段學生面臨的高考壓力比較大,在校時間安排的非常緊張。小學階段以及初中階段相對而言學習壓力比較小,學生年齡剛好處于活潑好動的時期,是以對體育課比較感興趣。到了高中階段,由于家庭以及社會對高考的重視程度不斷加重,學生在這個大環(huán)境中,不知不覺就忽視了體育課的重要性。
學生由于長時間在教室伏案寫題,并且保持同一個姿勢的時間比較長,該現(xiàn)狀會對學生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長時間趴在桌子上以及長時間坐在凳子上, 缺乏運動,對于學生的視力以及骨骼發(fā)育、血液循環(huán)等都是不利的,沒有良好的身體,也很難保持一個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部分學生由于身體素質的原因,對于體育課會產生排斥心理,隨著課程內容的增加,排斥心理越加嚴重。而分類教學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以上問題進行較好的解決。
二、我國高中體育教學的現(xiàn)狀
通過調查以及詢問等方式,我們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對于籃球、羽毛球、乒乓球等運動比較感興趣,體育課活動內容中,與以上相關的項目參與度也更高。然后就是由于部分學生對于體育課的熱情不高,多數(shù)體育教師并沒有對此情況進行深入分析,而是視該種現(xiàn)象為上課態(tài)度不端正。大部分女生認為體育相關的運動不適合自己,更加適合男生,在這種心理暗示下,女生對體育課會由不感興趣逐漸轉為排斥,從而導致身體機能開始下降,并由此形成惡性循環(huán)。
在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有少部分男生對于體育運動也不感興趣。導致這一情況的出現(xiàn),不僅僅是自身身體素質的原因,還有部分原因由于上課方式太過傳統(tǒng),課堂內容枯燥缺乏創(chuàng)新,不能激發(fā)學生對體育課的熱情,從而使其覺得體育課存在性不強,可有可無。傳統(tǒng)的體育課堂教學模式,主要是為教學任務服務,無法對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熱情以及興趣進行激發(fā),因此學生對體育課產生排斥的情緒是不可避免的。
三、高中體育分類教學的運用策略
1.對學生的個性差異進行了解,科學制定分類方法
高中階段是學生身體發(fā)育的重要階段,不同學生的身體素質差異比較大,再加上學生的愛好以及興趣的不同,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對這些方面加以考慮,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分類教學。分類教學主要可以分為班級組合式以及集中組合式。班級組合式主要指的在室外體育課堂中,將班級進行組合,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劃分到對應的體育項目當中。例如女生喜歡排球以及啦啦操、體操類型的體育運動居多,教師可以為女生安排此類的體育活動進行教學。男生喜歡足球、籃球的較多,這時教師就可以將男生安排在籃球場和足球場進行體育教學。部分沒有明顯運動偏好,以及身體素質比較差的學生,可以安排跳繩 或者踢毽子、羽毛球等沒有難度或者難度較小的運動。如果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則可能會出現(xiàn)熱愛籃球運動的學生參與的是排球運動或者足球運動,熱愛足球的學生參與的是;籃球運動等。這樣既不利于激發(fā)學生的運動熱情,又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資源浪費。此舉即可以讓學生對體育 運動的興趣得到提升,又能將資源在最大程度上進行合理利用,讓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提高。集體分組式則是將學生集中到一起,對某一項體育運動的理論知識和要領進行講解,例如投籃的規(guī)范動作或者排球打擊規(guī)范動作等。講解完畢之后,在根據學生的體能以及學習能力等實際情況進行分組,讓水平相當?shù)膶W生在一組進行訓練。此舉讓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在同一組,能夠起到相互促進的作用,能力較弱的學生在一組可以較好地保護這部分學生的自尊心。
2.對體育運動的項目進行豐富,增加學生的選擇面
部分學生不喜歡體育課的原因是由于體育課的運動項目太過呆板,沒有自己喜歡的運動,因此對待體育課比較消極。由此可以見,提升學生對體育課的熱情,還必須從體育活動項目上想辦法。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僅需要對傳統(tǒng)的項目進行創(chuàng)新教學,還應該對學生感興趣的體育項目進行調查,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引進,使體育課堂的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多彩,既能滿足學生身體鍛煉的要求,又可以達到新課改標準的要求。教師在體育課正式開始之前,需要對學生的特長、興趣愛好等進行調查,最好列舉一些學校有條件開設的項目,讓學生自主進行選擇。為了讓調查更具針對性,最開始可以讓學生選擇其中的一項。隨著教學進程的不斷推進 ,結合學生的訓練實際情況,當學生對該項技能掌握到一定程度之后,可以讓學生對項目進行適當?shù)脑黾?。體育項目選擇除了教學目標必要的項目之外,在增加其他項目的過程中,應該根據學生的選擇數(shù)量,對其他項目的比例進行合理的控制,以達到不同愛好以及不同性別的學生的不同的需求。豐富體育項目在擴大學生選擇性的同時,會讓學生在參與運動的過程中,認識到體育運動的重要性。尤其是經過一段時間的體育訓練之后,學生可以很直觀的感受到身體的變化,這些變化不論是對于學習還是生活而言,都大有裨益,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形成終身體育的意識。
3.創(chuàng)新教學活動的設計,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
新課程教育改革中,明確提出學生在課堂 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中,教師占據了絕對的主導,因此在學生的引導方面就顯得不足。教師在實施分類教學的過程中,也應該對此問題加以注意,必須明白還學生主體地位并不是放任自流式的消極教學,而是對教師自身的能動性作用進行充分的發(fā)揮,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根據實際情況,對學生的學習 情況進行考察,以便對學生的學習進度以及學習實際情況進行更加清楚的了解。然后再將以上信息進行搜集和分析,最后對體育課堂上的教學內容以及教學進度做出科學的調整。分類教學模式針對性很強,不同的學生實施不同的教學方法,可以極大的提升體育教學的有效性,讓學生對自己所感興趣內容進行珍珠掌握,提升學生自身的體育水平,培養(yǎng)堅持不放棄的體育精神,讓不同的學生都能夠活動長足的進步。
結 語
高中階段不僅是學生學習的重要階段,更是學生身心發(fā)育的重要階段。創(chuàng)新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模式,采用分類教學模式進行體育教學,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對體育的熱情,幫助學生清楚認識到參與體育活動的益處以及重要性,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意識。另外該教學模式還能在培養(yǎng)學生體育興趣愛好的同時,讓學生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習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劉向東.分類教學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科學,2013,(5).
[2] 肖健歡. 推進高中體育分類教學模式實踐的途徑探析 [J].中國校外教育,2014,(S3): 156.
[3] 公彥國,楊煥峰.分類教學模式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實踐研究[D]. 中國校外教育,2015,(01): 147.
[4] 錢強、高融體育教學方法分類體系的現(xiàn)狀與優(yōu)化[J].當代體育科技,2015, (21): 75-76.
[5] 張德國分類模式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學周刊,2017, (04): 168 - 169.
作者簡介:林玉鋒(1991—),男,漢族,籍貫:廣東博羅,單位:廣東省博羅縣楊僑中學,研究方向:體育與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