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千
(肥西縣高店鄉(xiāng)中心學校 安徽合肥 231200)
約·塞·巴赫是人類音樂史上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他一生創(chuàng)作的音樂作品不僅數量十分驚人,而且含義深刻,內容豐富多彩,這在音樂史上是罕見的。因此巴赫被稱為“歐洲音樂大師”“音樂之父”。
對于鋼琴學習者,學習并演奏巴赫的鋼琴作品尤為重要,務必要多多學習并演奏巴赫的鋼琴復調作品。復調音樂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各具相對獨立意義旋律的同時進行。復調音樂為西方音樂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并指明了道路。學習和演奏巴赫的復調音樂,對學生多維度、多線條地理解音樂有很大的幫助。
巴赫的《小前奏曲與賦格》的第一部分有12首小前奏曲;第二部分有6首小前奏曲;第三部分包括1首二聲部賦格,兩首三聲部賦格,兩首前奏曲與小賦格,1首前奏曲與賦格。兒童在學習了初級巴赫復調作品之后,可以淺顯地感受到巴赫復調作品的內在精華,由此而掌握一些彈奏巴赫復調作品的技術。
巴赫的這本《小前奏曲與賦格》樂曲結構規(guī)模不一:有的樂曲很簡單,沒什么難度;有的非常短小,僅十數小節(jié)而已。由于技術淺顯而涉及面廣,因此用來向學生們介紹格律織體的種種基本知識,以及做些專門技巧的訓練是最合適不過的。這本教材內容很全面,每部分的樂曲各有深淺,對于初學者來說,調號少、顫音少學起來會相對容易些。
兒童學習鋼琴一定要從小開始學習巴赫的鋼琴復調作品,盡可能早點學會理解并感悟作品的深層內涵。巴赫的《小前奏曲與賦格》是兒童學習復調音樂很好的教材,在兒童鋼琴教學中價值非常高。所有的《小前奏曲與賦格》曲子都不難理解,而且非常生動,對于訓練兒童的大腦多維思維、節(jié)奏感、左右手的獨立性等都有好處,特別能引起兒童的學習興趣。教學中應該要求兒童盡可能地多彈,甚至每首曲子都彈,以讓孩子們知道在其中需要學習到什么。
《小前奏曲與賦格》教材,除了彈奏技巧的練習外,還為兒童學習鋼琴指出了清楚明了的方法,兒童通過對《小前奏曲與賦格》的學習,可以清楚明了地彈奏二聲部音樂;還可以得到一些好的想法,并奏出一手出色的鋼琴曲;同時可以訓練其鋼琴演奏中的雙手獨立演奏兩個不同聲部的技巧;更能訓練其心中有聲部進行的層次感;等等。因此,《小前奏曲與賦格》這部作品是兒童學習鋼琴的必修課程。
1.啟發(fā)法(引起興趣)
要想讓兒童學習復調音樂,就要引起兒童學習復調音樂的興趣。教師開始教兒童彈巴赫復調作品時應從簡單的作品入手,可以把巴赫《小前奏曲與賦格》第一部分第2首作為入門學習。這是一首管風琴前奏曲。教師不必要求兒童能夠獨立分析作品,但應該要求兒童聽懂老師的分析講解,并照著老師的指令去練習,直至他能把這首曲子的每個音都彈好。當沉浸在美妙的音樂中,他會感覺到自己也能彈出這么好的音樂,興趣激發(fā)了,積極性也就提高了。
2.講授法(了解常識)
教學巴赫《小前奏曲與賦格》時,老師還要認真地向孩子們講解彈奏巴赫作品的基本常識,幫助兒童分析作品,帶領兒童讀懂、彈懂、聽懂每一首曲子,讓他們知道什么是主題,什么是小尾聲、間插、延伸等基本常識。教師向孩子們講解格律是很不容易的,但這是一定要做的事,因為孩子們弄不清樂曲結構,就不可能在演奏中使聽眾聽出演奏的層次。只要老師們花心思向孩子們講解,孩子們就一定能夠從巴赫作品中感到:自己能表達某種情感是何等的快樂啊!
3.練習法(如何練習)
首先,分析樂曲,彈奏前教師要幫助學生分析樂譜,做適當的標記以便彈奏時突出重點;其次,分手練習與分聲部練習,教師要注意指導孩子們的奏法和觸鍵、力度和音色等;再次,分段雙手練習,要求逐段逐段的兩只手合起來練習,直至達到練習效果;最后,整體合成,經過各種練習,控制好手的發(fā)揮,將復調音樂的準確表達出來。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適時給予指導評價。
在巴赫的《小前奏曲與賦格》里面,每一首都有不同的技術要求、不同的情感和風格,這就要求教師因人而異,教學生按照自己的能力,通過彈奏來解決各自的不同問題。
1.訓練秩序感
兒童的秩序感在彈琴時與注意力集中度有關系,兒童彈琴時的注意力一旦分散,彈出來的音樂旋律就不會有和諧美。而復調音樂有助于培養(yǎng)兒童的秩序感。這主要是因為復調音樂非常重視各聲部自身的進行和相互間的關系,從而形成一系列邏輯和格律。
例如《小前奏曲與賦格》第一部分第7首。這是一首復調性小前奏曲。主題在左右手間相互模仿,彈出抒情的歌唱性的旋律。旋律進行自然起伏,各聲部平衡,層次分明,兩手呼應,你一言我一語,秩序井然,自然連貫,長音和諧。另外練習時不能出現讀譜、節(jié)奏等基本知識方面的錯誤。這種訓練能促進兒童的注意力、集中度、秩序感持續(xù)提高。
2.訓練想象力
音樂教育能啟發(fā)兒童的想象力。教師在教學中要求兒童不僅要學會熱愛生活、熱愛自然,還要學會仔細觀察周圍事物的變化,要學會留意自己內心的情感體驗;要鼓勵兒童大膽創(chuàng)新,試著去聽音樂,把感受到的音樂說出來、彈出來,讓兒童沉浸在音樂的審美體驗中,去創(chuàng)造并體驗快樂,使想象力和表現力獲得提高。彈巴赫的鋼琴作品要發(fā)揮想象力,如《小前奏曲與賦格》第一部分第10首是一首優(yōu)雅的小步舞曲:左右手的3個聲部進行要很整齊,八分音符進行連綿,線條悠長,音與音有密切的橫向聯系。教師要訓練學生注意音程關系,彈出細微變化。兒童要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把這部分音樂想象成模仿弦樂的效果,如模仿大提琴、模仿小提琴。
3.訓練復調技術
復調技術是鋼琴彈奏技術訓練中必學內容之一,是提高鋼琴彈奏技術的最佳途徑,是鋼琴教學中極其重要的技術訓練項目。這對于鋼琴學習者,尤其是兒童來說大有裨益。
復調音樂的技巧很多。以巴赫《小前奏曲與賦格》第一部分為例:(1)第4首彈奏要點是十六分音符進行要從容,要有走向,手指連貫當中要有力量的轉移(這里要求的是力度);(2)第11首顫音地方很多,彈奏時把第1個音彈在拍子上,11、12小節(jié)顫音4個對1個,要彈得輕盈、典雅、靈活,第35小節(jié)顫音要彈得深入點,有延續(xù)(這里注意的是顫音);(3)第2首全曲要求聲音要飽滿,連貫,旋律要連綿,富于歌唱性(這里突出的是歌唱性);(4)第10首出現了3個聲部,每個聲部的力度層次要平衡好,強調第1拍不能破壞了旋律的歌唱性(這里練習的是手指的獨立性與控制);(5)第6首開始低音要彈得很飽滿,第4小節(jié)分清2個聲部,要注意整個音樂進行的起伏輪廓線(這里強調的是層次感);等等。
對于這些復調技巧,教師在教學中認真耐心地指導訓練,會使兒童的鋼琴彈奏技術得到突飛猛進的提高,更會使兒童在彈奏過程中增加自信心,品嘗到成就感的喜悅。
4.訓練聽覺
彈奏《小前奏曲與賦格》能使兒童得到良好的多聲部音樂聽覺訓練。教師必須訓練學生具備良好的多聲部聽覺,并且使其能夠做到手指的獨立和控制,要在兒童最初學琴階段進行嚴格的聽覺訓練。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訓練孩子們掌握復調音樂風格,提升孩子們在演奏中的表現力。
如《小前奏曲與賦格》第6首第4節(jié),右手要特別注意分清2個聲部,長音要彈得深點,保留時值,氣息延續(xù),左右手都有長音。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訓練兒童真正聽到兩只手在演奏,注意聽各聲部獨立的旋律線條。此外,還要訓練學生學會聽到演奏中不同聲部出現時音色的變化等。教師重視兒童的聽覺能力的訓練,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是筆者關于巴赫《小前奏曲與賦格》在兒童鋼琴教學的應用中的一些淺顯見解,筆者相信:只要我們深入學習并理解巴赫鋼琴復調作品,在兒童鋼琴教學中應用好巴赫鋼琴復調作品的教學方法,加上學生的勤學苦練,孩子們是一定能夠演奏出好的復調作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