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淺析漢維語量詞形象性與模糊性

      2019-03-15 06:30:48馬曉燕
      北方文學 2019年5期
      關鍵詞:形象性維吾爾語模糊性

      馬曉燕?

      摘要:量詞在交際中的使用是漢語和維吾爾語的共同特點之一。漢語和維吾爾語的量詞既有共性又有個性,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本文就漢、維語量詞的模糊性和形象性分別做出簡要分析,尤其是維語量詞中借用量詞的形象性及其表義的模糊性。

      關鍵詞:漢語;維吾爾語;量詞;形象性;模糊性

      量詞是一個重要的詞匯手段,常常與名詞、數(shù)次、動詞連用,表示一定的語法意義。漢維兩種語言都非常重視量詞的用法,但是兩種語言的詞匯手段不同,語法結構不同,以及搭配、修辭、用法習慣不同,量詞的特點,使用方法也就不同。由于漢語量詞和維語量詞屬于不同的語法體系,因此它們之間除了有共同點之外,也有很多差異。本文想就漢維語量詞的形象性和模糊性做一些探討。

      一、形象性

      文藝創(chuàng)作和語言交際中,用形象的特殊形式反映生活時所具有的具體而生動的能喚起人們感性經(jīng)驗和思想感情的屬性[1]。

      (一)漢語量詞的形象性

      漢語量詞的形象性主要是指漢語量詞所具有的修辭功能。一個普通的量詞經(jīng)過作家的用心斟酌用到特定的語境中、往往能使所反映的事物具體而生動,令讀者拍案叫絕。

      1.比喻功能

      (1)樹梢上,隱隱約約是一帶遠山,只是有些大意罷了。(佩弦《荷塘月色》)

      “一帶遠山”量詞“帶”是喻體,“遠山”事本體,用“帶”來描寫“遠山”,就把連綿起伏的遠山具體形象地描繪出來了。

      (2)只淺藍色的山峰一線,橫亙天空。(冰心《寄小讀者·通訊三》)

      “山峰一線”,“山峰”是本體,量詞“線”是喻體,這里把橫亙天空淺藍色的山峰比喻成一條極細的線,很貼切、形象。

      2.夸張功能

      (1)人們都贊賞說:“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保ā独卒h的故事》)

      用“火車”做“好事”的量詞,既切合語境,點出做好事的處所,又用夸張手法突出了雷鋒做好事的數(shù)量多。

      (2)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痣一點。(《我的空中樓閣》)

      量詞“點”描寫小屋,屬于縮小夸張。

      3.拈連功能

      (1)每一樹梅花都是一樹詩。(《茶花賦》)

      用“梅花”所在的事物“樹”作量詞,形容梅花之盛,接著又把它“拈”來用作“詩”的量詞,這種超長搭配看似不合邏輯,卻蘊含雋永,其豐富的信息使讀者的思維躍入更深的層次。

      (2)一顆腦袋像個山藥蛋,兩顆鼠眼笑成一條線。(《王貴與李香香》)

      用“顆”計量“腦袋”已屬特殊,接著又“拈”來用作“鼠眼”,更造成形式上的不協(xié)調,幽默風趣,語言含諷刺厭惡之情。

      4.借代功能

      (1)態(tài)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林黛玉進賈府》)

      “靨”是面頰上的酒窩,用“兩靨之愁”代“兩頰之愁”,給人豐富的聯(lián)想,突出林黛玉嫵媚動人的風韻。

      (2)一彎新月生起了。(《驛路梨花》)

      不用“鉤”、“鐮”度量“新月”,而直接用體現(xiàn)其形狀特征的形容詞“彎”作量詞,逼真而簡潔的凸顯出“新月”“彎”的特點。

      5.反復功能

      (1)那時山上只有一片微光,一片柔靜,一片寧謐。(《我的空中樓閣》)

      連用三個“片”強化小屋周圍朦朧寧靜的氛圍。

      (2)一陣陣黃風一陣陣沙,香香看著心上如刀扎。

      一陣陣打顫一陣陣麻,打王貴就像打著了她。

      (《王貴與李香香》)

      疊音量詞“陣陣”反復出現(xiàn),把崔二爺?shù)亩敬蚝屠钕阆阋魂嚲o似一陣的心理活動聯(lián)系起來,造成了一種氣氛緊張、節(jié)奏緊迫的藝術氛圍,形象的表現(xiàn)出主人公的內心世界。

      需要指出的是量詞的形象性,它的這些修辭功能不是孤立的、不相容的,有些量詞的運用往往兼有多種修辭功能。

      (二)維語量詞的形象性[2]

      維語量詞的形象性是指量詞具有表形作用。其形象色彩主要表現(xiàn)為動態(tài)感和形狀感兩方面。由名詞分化而來的量詞或借用名詞的量詞都具有形象性。如的形態(tài)是塊狀、團狀、疙瘩狀,它一般用于修飾這類形體的名詞,例如:

      (一團線)

      (一塊冰糖)

      (一疙瘩毛)

      事物的形態(tài)特征與量詞的表形作用是量詞與名詞搭配的重要因素。有些量詞與名詞所表示的事物形態(tài)特征有關,因而對量詞的選擇就要求與所稱說的名詞形態(tài)特征保持一致。維語量詞的形象性特征產(chǎn)生于兩個方面,一是來自量詞本身,二是來自與之搭配的名詞所指稱的事物的形態(tài)特征。

      1.來自量詞的形象性

      量詞義位除了基本成分以外,還有附加成分,傳統(tǒng)語義學稱這些附加成分為詞義色彩。表示事物、動作的單位量是量詞的基本成分,而形象特征則是量詞義位的附加成分。

      ① 維語量詞中的部分專用量詞具有形象性特征。例如:

      (1) 用于有根、莖的植物

      (一棵樹)(一棵白菜)

      (2) 用于顆粒狀、塊狀的東西。如:

      (一粒豆子)

      (一顆顆白玉般的牙齒)

      (3) 用于細長的物體或較小的東西。如:

      (一根線)(一支煙)

      (4) 用于手掌可捧起的事物,如:

      (一捧水)

      (5) 用于繞成團或可卷的事物,如:

      (一團線)(一卷紙)

      (6) 用于成串的物品。如:

      (一嘟嚕葡萄)

      (7) 用于可包的物品。如:

      (一包茶)(一包糖)

      以上這些專用量詞的形象特征在與名詞搭配時,名詞的形狀要與其保持一致。量詞表形是有其根源的,以為例,在維語詞典中,這個詞有同音詞,其性質為名詞,意思是“柳樹”、“葡萄藤”。作為量詞又常用來和細長的物品組合,這種聯(lián)系絕非偶然??梢酝茰y量詞是從名詞中分化出來的一個量詞,其表形特征源于名詞,分化出的量詞雖然名詞的詞義虛化了,但其形象卻保留了下來,作為量詞它具有概括、抽象的特點。

      ②維語中象等詞都是兼名詞和量詞的兼類詞,這些兼類詞的形象特征就更明顯了。例如:(前句中為名詞,后句中為量詞)

      (垃圾堆)(一堆肥料)

      (走在人群前頭)(一群鴨子)(雨點)

      (一滴水)(棉花包) (一捆布)

      這類量詞是專用量詞,它與名詞的關系更為密切,其形態(tài)特征直接來源于兼類名詞,但它作為獨立的量詞,已具備了穩(wěn)定的詞性和固定的詞義,更具語義的概括性。

      ③維語中還有部分量詞是作為名詞多義詞的義項存在著的。例如:

      (1) ①口、嘴②句

      (一句話)(一間屋子)

      (2) ①木碗②瓜的一半 (半個瓜)

      (3) ①(泥的)團② 丸 ?(一丸藥)

      (4) ①灌木叢②幫、群、伙、堆 ?(一伙人)

      維語中以此形式存在著的量詞很多,這些量詞處于半分化狀態(tài),其形象性同名詞所表示的物質有許多相象和相關之處。

      ④維語部分量詞由動詞派生而來,這些詞不但形象性強,而且還有動態(tài)感。例如:(把)由動詞派生而來,該詞取動詞的中心詞義“抓、持、握”的動態(tài)和狀態(tài),使詞義具有形象性。如:(一束花)(一把頭發(fā))。

      ⑤借用名詞的量詞都具有名詞所指稱事物的形狀的形象性。例如:

      一盆花 ? 花盆

      一圈羊 ? 牲口圈

      一塊肥皂 ? 小圓馕

      有些不可數(shù)名詞所指稱的事物以不定形的狀態(tài)存在著,如:(水)、(奶)、(土)、(沙)、 (氧氣)等。人們在使用這些物質時,總把它們放在有形的空間或器皿中,而在語言表達時就要選擇與盛放器物形似形同的量詞。例如:

      (一茶碗水) ?(一捧水)

      (一口水)

      2.量詞的形象性來自于與之搭配的名詞的形象特征。量詞在同名詞組合時受到名詞的選擇。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形象特征,一種事物從不同的側面不同角度觀察,其特征有所不同。因此,要指稱一種事物的不同角度、不同側面就要用不同的量詞。

      (1)不同名詞有不同的基本形態(tài),它們要求和不同的量詞搭配。例如:

      (一支煙)(一片紙)

      (一粒米) ?(一棵樹)

      在這組搭配中名詞有其形態(tài)特征,量詞也有形象性。名詞因指稱事物的形態(tài)特點要求選擇與其相匹配的量詞,在這種組合中名詞和量詞的形象性特征相互映襯,其形象特點更為鮮明。

      (2)一種事物可以存在于不同的狀態(tài)中,因此當一種事物改變了它的基本存在形態(tài)后,與指稱它的名詞所搭配的量詞也要改變。例如:

      一根線 ? 一團線

      一把線 ? 一桄線

      3.多義量詞的多種形象特征維語量詞中有一部分多義量詞,這些詞一詞多義,其形象也有所不同。例如(一根線)用于形體細長的物質名詞前。(一粒豆子)用于顆粒狀的物質名詞前。(一棵草)用于形體小的植物名詞前。

      多義量詞的多種形象首先來自于量詞自身的形象色彩,其次與所搭配的名詞所指稱的事物形態(tài)特征密切相關。量詞的概括性很強,因此它能指稱多種事物,也正因為它能與多種物質名詞搭配,又使得它獲得了多種形象。

      4.幾個量詞一種形象

      在現(xiàn)代維語量詞中存在著幾個量詞一種形態(tài)特征的現(xiàn)象。例如:等詞所具有的形象性很相近,在與名詞搭配時有的可以互相替換。例如:

      (一疙瘩冰糖)

      (一捆草)

      與 形象特征相同,只是 一詞的附加意義強調形態(tài),而一詞由動詞派生而來,更賦動態(tài)感。多個量詞表示相同、相似或相近的形象是量詞構成和來源于不同途徑所造成的;另外不同量詞各有其搭配范圍,雖然多個量詞可以修飾一個名詞,其形象盡管有相似之處,但每個量詞所強調的角度和側面不同,這也是語言生動,表達貼切的需要。

      二、模糊性[3]

      明確與模糊是語義中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面,是語義本質屬性的一種表現(xiàn)。維語量詞是表示計量單位的詞,明確的語義是量詞語義的主要方面,但是語言以其有限的單位來表示無限的客體,這就容易形成模糊性,因此量詞語義的模糊又是不可避免的,它客觀地存在于漢維語當中。

      (一)漢語量詞的模糊性

      量詞作為計算單位的詞,表義自然有其明晰的一面,但有些量詞表義同時帶有一些模糊性。如:“一行樹”中的“行”作為集合單位來看,從整體上對樹做了定量的描述,意義是明確的;但究其包含的個體行又帶有一定的模糊性。其它如:“一陣風”中的“陣”,“一捆書”中的“捆”都屬于這種情形。依據(jù)量詞模糊性的強弱將其分為兩大類,即表義既模糊又明晰的量詞和表義絕對模糊的量詞。

      1.表義既明晰又模糊的量詞

      量詞作為計量單位表義都有其明晰的一面,否則便失去了計數(shù)或定量的作用。量詞按模糊的側重面不同又分為計數(shù)的模糊性和計量的模糊性。

      計數(shù)的模糊性這類量詞一般是包含許多個體的集合量詞,包括多少無統(tǒng)一規(guī)定,用于可以計數(shù)的事物前,表義便呈顯出計數(shù)的模糊性。如量詞“群”《現(xiàn)代漢語詞典》解釋為:“量詞用于成群的人或東西:一群孩子、一群馬”。然而這個“群”指稱的數(shù)目多少事比較模糊的。量詞“套”用于修飾可修飾的名詞時也有這種情況?!耙惶奏]票”、“一套茶具”,從整體看意義是明晰的,但如果孤立說“一套郵票”、“一套茶具”究竟表示多少枚、多少件又是比較模糊的。其它像“串”“卷”“摞”“疊”“把”“堆”和某些借用量詞如:“一屋人”中的“屋”、“一窩蜂”的“窩”、“一書架書”的“書架”等究其包含的個體也是模糊的。

      計量的模糊性一般有三點表現(xiàn),第一、用于不可定量或無法定量的事物前表現(xiàn)為量的模糊性;這類詞所表示的是認得一種感覺一種認識,沒有實在的具體的事物相對應,意義較為抽象,不能用量詞來計量,所以用于這類詞的量詞意義也是比較模糊的。如:“一團和氣”、“一團糟”、“一團黑”、“一團云彩”、“一團火”中的“團”根本無法確定其量的大小。這樣的量詞還有“派”“揪”“撮”等。第二用于可以定量的事物前有時也表現(xiàn)出量的模糊性;有些指稱事物是可以用度量衡單位來精確計量的,但許多情況下卻不必這樣嚴格,而使用了其它一些量詞,這些量詞表義呈現(xiàn)出一定的模糊性。如“米”“面”“鹽”“芝麻”等用“斤”“兩”等單位定量,但有時也說“一把米”、“一團面”、“一撮鹽”、“一捧芝麻”等,表義又有模糊的一面。還有一些借用量詞如:“勺”“碗”“桶”“袋”等,還有一些動量詞如“刮了一陣風”“說了一陣話”“走了一程又一程”等,都表現(xiàn)出量的模糊性。第三、既表現(xiàn)為量的模糊性,又有某種修辭作用的量詞。這類量詞多為借用量詞,如我們常說“一絲風”、“一線希望”、“一線光明”等。這里的“風”、“希望”、“光明”是無法計數(shù)也無法定量的,“絲”、“線”等主要起某種修飾作用,而不重于定量,所以模糊性相對來說更強大一些。

      2.表義絕對模糊的量詞

      所謂表義絕對模糊,是指有些量詞無論從哪個角度分析,其所表示的意義始終是不明確的,是與表義既明晰又模糊的量詞比較而言,這類量詞數(shù)量較少。如“等一霎”中的“霎”,“雨下了一會兒”的“會兒”等。

      (1)用于可數(shù)名詞前表現(xiàn)為計數(shù)的模糊性,如表少量的不定量詞“些”所用數(shù)詞限于“一”,但常省略不說:“有些人”、“某些事”、“那些話”等。然而這幾種說法表示的數(shù)目都是不精確的。

      (2)用于不可數(shù)或不可定量的名詞前,主要表現(xiàn)為量的模糊性。比如:“盆里還有點面”、“碗里再放點香油”。這里的量詞“點”表示的量是模糊的。不可定量的抽象名詞如:“有些困難”、“有點希望”中的“困難”“希望”等,本身就是比較抽象的事物,所以“點兒”、“些”修飾這類詞語,模糊性就更強一些。

      (3)既有數(shù)的模糊又有量的不確定性的量詞,如“一些西瓜”“一點糖塊”,如果指多少斤,則主要呈現(xiàn)為量的模糊性,若指多少個,則主要表現(xiàn)為數(shù)的模糊性。

      漢語中量詞表義是比較復雜的,既可指個體,亦可表集合,既可用于具體事物,亦可用于抽象事物,因此作為靜態(tài)的語言單位來看,很難說出它是明晰義,還是模糊義。

      (二)維語量詞的模糊性

      1.集合量詞的模糊語義

      集合量詞中那些表示計量對象外延界限不清楚、不確定的量詞具有模糊語義。例如:

      (1)

      這是比我們早一天向尼勒克縣的喀拉蘇春牧場轉場的四五群羊,遇到兇惡的暴風雪凍死的。

      (2)

      這三批維吾爾人前后從游牧業(yè)向農業(yè)過渡。集合量詞同不可數(shù)名詞搭配最容易產(chǎn)生語義的模糊。例如:

      (3)

      她把一把桔紅色的草籽浸入一碗溫水中攪拌勻了以后,抹在一塊大布手巾上,敷在我的肋間。

      (4)

      當我已從很遠的地方揀回第三抱柴時,阿布力孜他們才起床。

      例(3)中的例(4)中的是不可數(shù)名詞,而量詞 ?表示的是大約量,這些詞搭配組合只能表示模糊語義。即使是可數(shù)名詞,量詞是集合量詞,表義是模糊的。如:(一套書)中的是可數(shù)名詞, 卻是個不定量詞,因此一套書有多少本是個模糊量。

      2.維語中有部分量詞具有描寫修飾的作用,其實用這些量詞并非真的要表示確切的量,只是描寫某種情景、狀態(tài),因此其量具有不確切性。例如:

      (1)

      姑娘流下了一行行的淚水……

      (2)

      忍了一丈,忍不了一尺。

      例(1)中的只起修飾作用;例(2)中的、雖然語義并不模糊,但用在該句中,使得量詞改變了它原來的意思,具有修辭色彩,因此語義是模糊的。

      (3)(一大套話)

      (4) (一大堆話)

      例(3)(4)中的量詞有修辭上的比喻、夸張意味,并不是要說明具體的單位量,其模糊性是顯見的。

      3.用于計量一段時間的動作或事物變化過程現(xiàn)象的量詞具有語義上的模糊性,這類量詞所表述的時段沒有確切的界限。例如:

      (1)(一陣掌聲)

      (2)(一陣痛)

      (3)(橫行一時)

      4.維語中還有一些個體量詞具有大小、多少的伸縮性,這些詞表示的單位量有其相對模糊的一面。如一詞是多義詞,當詞義為“篇、本、封”時,其語義是明確的;當詞義為“塊、片、張”時,其語義相對模糊。

      維語量詞模糊語義的產(chǎn)生同人類認知能力、交際的需要以及客觀事物本身界限不清等有著密切的關系。另外,語義的模糊現(xiàn)象是民族文化積淀的符號。語義反映客觀現(xiàn)實時對現(xiàn)實的切分在各語言中并不一致,也就是說,不同民族盡管都用思維形式形成概念,但同語言單位相應的概念系統(tǒng)不盡相同。維吾爾族在長期的歷史進程中不斷豐富完善著維吾爾語,其文化、思維習慣在語言上打下了烙印,產(chǎn)生了許多與其他民族不同的特色詞——文化局限詞。例如:(一大套話)中的是個文化局限詞,它是維吾爾語專用量詞,并且各地的重量并不相同。(夠做一頓飯的鹽)、(夠燒一次飯的柴)中的所表示的量都比較模糊,但這些詞用起來確實很方便、簡潔,具有民族特色。

      三、結語

      漢維語量詞都有其形象性和模糊性的特點,而其中又各有不同,本文就此對漢維語量詞的這兩個特點做出一點探討,以此為兩個民族互相學習語言做一點理論指導并提供一些可供選擇的方法。

      參考文獻:

      [1]艾合買提·艾買提.關于一些誤用的量詞[J].語言與翻譯(維文),1987 (4).

      [2]曹津源.量詞修辭功能漫談[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1990 (1).

      [3]王蘇明.關于漢語中的量詞[J].語言與翻譯(維文),1996 (1).

      [4]程適良.現(xiàn)代維吾爾語語法[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

      [5]阿孜古麗.關于現(xiàn)代維吾爾語量詞[J].語言與翻譯(維文),1995 (3).

      [6]涂爾洪·木哈默德.淺談漢維語量詞[J].語言與翻譯(維文).2000 (5).

      [7]楊承興.現(xiàn)代維吾爾語語法[M].新疆:新疆大學出版社,2002.

      [8]張玉萍.維語量詞的形象性和模糊性[J].語言與翻譯(漢文),2001 (3).

      [9]程娟.詞匯專題研究[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4.

      [10]馬德元.漢維對比詞匯學[M].新疆:新疆大學出版社,2004.

      [11]邊旭.量詞功能新探[J].文學語言學研究,2007 (10).

      [12]何杰.現(xiàn)代漢語量詞研究(增編版)[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4.

      [13]華瀅.現(xiàn)代漢語量詞的語意語法分類[J].語言文學研究,2009 (8).

      猜你喜歡
      形象性維吾爾語模糊性
      歌唱中的形象性和語義性
      我國傳統(tǒng)色名的模糊性
      流行色(2020年9期)2020-07-16 08:08:36
      時代感·形象性·情感化——周克芹給予中國新時代鄉(xiāng)村題材創(chuàng)作的啟示
      四川文學(2020年10期)2020-02-06 01:21:24
      說理也需要“形象性”——以《我有一個夢想》教學為例
      統(tǒng)計與規(guī)則相結合的維吾爾語人名識別方法
      自動化學報(2017年4期)2017-06-15 20:28:55
      增強詩歌語言形象性摭談
      網(wǎng)絡語言的模糊性特征初探
      維吾爾語話題的韻律表現(xiàn)
      維吾爾語詞重音的形式判斷
      語言與翻譯(2015年4期)2015-07-18 11:07:45
      法律英語中形容詞搭配及其模糊性探討——基于USC語料庫的reasonable個案研究
      丰都县| 左权县| 保定市| 朝阳区| 恩施市| 报价| 阳曲县| 岫岩| 灌南县| 镇康县| 珠海市| 毕节市| 平南县| 镇原县| 信阳市| 富平县| 乡城县| 镇远县| 鹿泉市| 枣阳市| 婺源县| 枣强县| 云龙县| 台安县| 孟村| 凌云县| 余干县| 婺源县| 萨迦县| 互助| 西林县| 天台县| 西平县| 阜阳市| 红河县| 宜春市| 临江市| 汤原县| 东乌珠穆沁旗| 黄山市| 壤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