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雪嬌
摘 要:課前預習是語文學習的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是構建語文高效課堂的基礎。從興趣激發(fā)、層層遞進以及整理分享三個層面入手,提出了提高小學低年段語文課前有效預習的優(yōu)化策略,希望為提高小學生語文學習素養(yǎng)、提升小學語文老師課堂教學水平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課前預習;高效課堂;興趣激發(fā);層層遞進;整理分享
老師通過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課前預習,不僅能夠促進學生自主的產生和學到一些新的語文知識,引發(fā)對相應知識的思考,而且學生帶著思考和對未知知識的探索投入到接下來的課堂學習中去,還會在極大程度上提高課堂學習效率。下文我們將對一些提高小學低年段語文預習成效的優(yōu)化策略展開系統(tǒng)的闡述。
一、興趣激發(fā),引導學生自主預習
興趣是學習的關鍵動力,尤其對于小學低年段的學生來說,更是如此。低年級的小學生年齡較小,正處于活潑好動的懵懂期,尤其對于自己感興趣的一些事物更是會表現(xiàn)出極大的嘗試和探索欲望。因此老師在對低年段的小學生進行語文預習引導時也要緊緊抓住小學生的這個特點,采取靈活的方式方法來激發(fā)小學生的預習興趣,從而讓學生自主自發(fā)地進行語文預習。例如,我們在學習部編版二年級上冊“植物媽媽有辦法”這一課之前,老師首先可以對學生進行預習引導,并設計引導問題:植物媽媽有什么辦法?植物媽媽在哪個方面有辦法?哪些植物媽媽有辦法?然后讓學生搜集和觀察一些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并與課文中相應的植物做對比。這樣既給予了學生充分的自由發(fā)揮和探索的空間,又讓學生帶著問題和好奇心進行了課文的提前預習,大概理解了課文中三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為老師進行深入的課文講解奠定了基礎。
二、層層遞進,引導學生全面預習
小學低年段的學生身心發(fā)展還不健全,自制力較差,如果老師只是籠統(tǒng)地進行預習作業(yè)布置,他們很難認真對待,從而無法真正達到預習的教學目的。再者,預習并不只是讓學生機械地進行課文的前期學習,而是讓學生帶著問題和思考深入地參與到學習之中。那么老師在布置預習任務時就要采取層層遞進的預習方法,讓學生手腦并用,引導他們全面、系統(tǒng)地完成預習任務。具體可以分為三步,第一步是為學生布置課文誦讀作業(yè),讓學生通過誦讀課文了解每一段的重點內容,并告知學生在接下來的課文講解中或許會讓其角色扮演閱讀,或許會一人誦讀一人復述等,激發(fā)學生的誦讀積極性;第二步是“圈圈點點”即讓學生通過誦讀課文找出自己不認識的生字或生詞,通過查閱字典的方法將其標注出來,然后在課文學習時比比誰學的生字、生詞最多、最準確;第三步是要求學生誦讀后,說說或寫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最好能聯(lián)系自己的實際生活。通過這三步層層遞進的課文預習方法,既讓學生掌握了課文大概內容,又掃除了課文中文字和詞語障礙,同時還讓學生更加貼切地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感,進而在接下來的課文講解中更加深入透徹地理解和記憶課文內容。
另外,老師既然讓學生在課堂上展示了自己的預習成果,那么老師就要對學生的預習成果進行及時的表揚和肯定,讓學生獲取預習的滿足感,從而在今后的預習中更好地表現(xiàn)自己,并養(yǎng)成預習的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整理分享,引導學生鞏固預習
整理和分享預習成果,既包括學生自己的預習記錄和整理,也包括老師的幫助和總結。學生自己的預習記錄和整理,指的是學生自己在預習過程中,結合老師的預習引導,將預習過程中遇到的一些疑問和難點進行的記錄和匯總,如生字詞的記錄、段落中心內容總結等。這些記錄下來的預習成果就可以在接下來老師的知識講解中得以解答,而這個解答的過程,其實也是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過程。老師的幫助和總結指的是,不同的學生所產生的預習效果和獲取的預習成果也是不同的,而在教學過程中,老師面對的是全體學生,因此老師就要對學生的預習成果進行客觀、精準的評價,從而幫助學生掌握預習的重點和難點。如在課文講解前,老師可以通過提問或者生生分享的方式來檢驗學生的預習成果。并對一些良好的預習成果給予肯定和表揚,讓該生分享自己的預習經驗和方法,并用親切的、鼓勵的態(tài)度為學生創(chuàng)造暢所欲言的機會,從而讓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及時的提升和完善。例如,在進行“曹沖稱象”一課的預習時,有的同學不僅較好地完成了老師布置的預習任務,而且還舉一反三地說出了:除了可以秤大象還可以秤很多其他的動物這個觀點。對此,老師就要予以表揚,鼓勵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也要善于動腦,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和解決問題,從而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
總而言之,有效的語文課前預習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掌握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情感,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力,而且還可以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思維擴散能力等,進而為今后更加深入的語文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萬泉.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指導學生自主學習[J].西部素質教育,2017(2).
[2]陳立軍.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J].赤子(上中旬),20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