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黎坤
在高中階段,政治教育是一門重要的學科教育,涉及時事、法律法規(guī)等很多方面。了解基本的法律常識是每個人都應該具備的素質,尤其是高中生。但是在高中政治教育中,法律常識雖有所涉及,但內容不多,且有些老師的教學方式相對枯燥,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導致學生對法律常識的了解也非常少。很多教師也都認為學生在校園沒有任何接觸法律的機會,也不需要具備法律常識,所以,在課堂教學中主觀上忽略了學生的法律意識培養(yǎng)。高中政治的教育目標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的法律意識,引導學生正確處理矛盾。因此,加強高中政治教育中的法律常識教育,是目前高中政治教育需要關注的重要問題。
一、對高中生進行法律常識教育的意義
1.有利于高中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高中生與小學生相比有較為成熟的心智,但是與大學生相比又顯得非常稚嫩。這一時期比較容易受外界的影響,尤其是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更容易讓高中生走上犯罪的不歸之路。因此,培養(yǎng)高中生的法律意識,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三觀”,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非常有利于他們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對于他們的一些不良行為或不良思想都有約束作用,能降低高中生的犯罪率,促進高中生的健康成長。
2.有利于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
高中生掌握一定的法律常識,有利于他們更順利地解決問題和困難,更容易適應社會的發(fā)展。相反,如果不懂得基本的法律常識,就不能客觀地分析問題,從而走向歧途。因此,培養(yǎng)高中生的法律意識,能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增強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3.有利于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建設。
法治國家需要人民,法治社會也需要人民。所以,提高人民的法律常識,是國家應盡的職責。只有人民具備了法律常識,才能遵守法律法規(guī)。高中生是人民的一部分,并且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身心特征以及未來發(fā)展等,都要求國家及社會給予重點關注,加大對高中生法律常識的培養(yǎng)力度,為法治社會建設奠定基礎。高中生具備基本的法律常識,不僅能夠增強自我保護能力,也是社會安定的一種保障,是降低未成年人犯罪率的前提。
二、高中政治教學中法律常識教學策略
1.提高高中政治教師的法律素養(yǎng)。
合格的政治教師,應該具備一定的法律基礎,對于法律知識有較為全面的了解,并且能夠通過恰當?shù)姆绞絺魇诮o學生。而且,高中政治教師要不斷地學習新的法律知識,完善自己的法律知識體系,讓學生能夠了解最新的法律常識。具體來說,高中政治教師要自覺學習法律知識,尤其是與日常生活有關的法律常識,并將這些法律常識與政治教材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學習政治的同時也了解更多的法律常識。教師之間要經常交流,可以交流教學方式、教學內容、教學成果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增強學校政治教育組的教研力度。教師在教學之前,必須要對法律常識有充分的了解和學習,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教育學生;調整教學計劃,將法律常識融入政治教學中,引導學生自發(fā)學習法律常識,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2.設置法律常識課。
思想政治在高中課程設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為思想是一切行動的核心,思想能夠引導行動。所以,對高中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應該將法律常識融入進去,讓學生在有所行動時,能有一定的法律約束。設置法律常識課是一種可行的辦法,能夠讓學生更加直觀地學習法律常識,了解法律適用范圍,以及如何通過法律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進行授課。例如,在保護自身權益方面,教師可以搜集一些真實發(fā)生的案例,讓學生闡述自己的想法,并且給予評價,并進行針對性的講解,告訴學生應該怎樣運用法律知識來解決問題。
3.讓學生多參與實踐活動。
學??梢远嘟M織課外實踐活動,通過實踐活動,擴展學生的法律知識面。例如:在政治課中,組織學生觀看有關法律的視頻,讓學生討論案情,分析主角在案情中處理不當?shù)牡胤?,從而讓學生知道哪些事不能做;教室內設置法律知識宣傳欄,讓學生搜集一些與高中學生有關的法律案件,使學生在搜集過程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總之,高中生不僅要具備法律常識,更要敬畏法律,能夠通過法律約束自己的一些行為,從而促進社會的穩(wěn)定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