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日芳
摘要:微課是信息技術下的重要產物,是改變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模式,活化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一種重要的形式。而故事教學法則是符合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特點和學習特點的一種重要的英語教學方法,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提高英語學習效率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微課;小學英語;故事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9)08-0279-02
微課的運用是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重要的變革。微課短小精悍,重點突出,能夠有效地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改善枯燥無味的英語教學氛圍,從而能夠有助于小學英語教學效率的提高。同時,運用微課還可以有效地實現(xiàn)課堂的翻轉。
一、基于微課的小學英語故事教學環(huán)節(jié)
根據(jù)小學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為了能夠創(chuàng)設出既有趣、又高效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師可以按照如下的環(huán)節(jié)來進行基于微課的小學英語故事教學設計:
環(huán)節(jié)一:教師在微課中呈現(xiàn)故事,引導學生進行故事的初步感知和欣賞。
在第一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可以首先利用微課環(huán)境,來為學生們呈現(xiàn)本堂課的重點的英文故事教學內容。在制作微課視頻時,教師可以運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設備和教學軟件,一邊呈現(xiàn)故事的文本,一邊配以相關的插圖,以有效地吸引孩子們的眼球。根據(jù)筆者的教學實踐,在觀看故事視頻時,班內的大部分孩子都會被教師所制作的精美的故事所吸引,這是提高課堂學習效果的重要保證。同時,對于故事中的分角色的部分,教師在制作微課視頻時還應該注意和其他的教師或者學生一起合作,來為相應的故事環(huán)節(jié)配音。比如,在制作Little Tadpole Look for Her Mother這個故事微課時,教師A可以扮演該故事中l(wèi)ittle tadpole的角色,教師B可以扮演故事中duck的角色,教師C可以扮演故事中tortoise的角色,教師D可以扮演故事中goldfish的角色,而教師E則可以扮演故事中frog的角色,共同來完成該故事的配音活動。這樣有利于學生們對故事的初步了解和感知,也有利于創(chuàng)設出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氛圍。
環(huán)節(jié)二:教師在微課中提出相關的問題,引導學生再次閱讀故事,并運用多樣的方式進行回答。
教師在微課中播放完相關的英文故事視頻之后,學生們已經對故事的大概內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對英文故事進行了初步的感知和欣賞。接下來,教師便可以將故事文本發(fā)放給每一個學生,并在微課中提出一些問題,要求他們帶著這些問題來閱讀故事。
比如,在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這個故事當中,提到了下面的主要內容:
In the light of the moon a little egg lay on a leaf. One Sunday morning the warm sun came up and-pop!-out of the egg came a tiny and very hungry caterpillar.
He started to look for some food.
On Monday he ate through one apple. But he was still hungry.
On Tuesday he ate through two pears,but he was still hungry.
On Wednesday he ate through three plums,but he was still hungry.
On Thursday he ate through four strawberries,but he was still hungry.
為了能夠檢測孩子們是否抓住了這個故事當中的關鍵詞匯和關鍵的信息,教師可以針對這個故事中的上述內容,給學生們提出下面這些問題,并要求學生們帶著這些問題去閱讀:
What did the caterpillar eat on Monday?
What did the caterpillar eat on Tuesday?
What did the caterpillar eat on Wednesday?
What did the caterpillar eat on Thursday?
待全班學生都閱讀完畢之后,為了能夠進一步地提高學生們的溝通合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還可以在微課上只要求學生們與他們的小組成員一起討論上述的這些問題的答案,并盡量得出一致的意見。
環(huán)節(jié)三:教師在微課中結合相關的英文故事的語境,進行關鍵詞匯和句型的教學。
經過前兩個環(huán)節(jié),學生們已經基本掌握了相關故事的內容和故事中的重要的細節(jié)信息,但是對于故事中的關鍵詞匯和關鍵句型還不熟悉。因此,在基于微課的小學英語故事教學的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教師應該在微課中結合相關的故事的語境,來進行關鍵詞匯和關鍵句型的教學。
首先,在微課中,教師展示出毛毛蟲正在大口吃蘋果的一張圖片,并呈現(xiàn)出On Monday he ate through one apple,but he was still hungry這個句子。在制作這張微課頁面時,教師應該將Monday這個重點詞匯標紅處理,并標注其漢語意思“星期一”。另外,為了能夠進一步強化學生們的視覺刺激,幫助學生們在大腦中形成關于“Monday”這個詞匯的明晰的意義圖示,教師還可以在該句旁邊展示一副翻到星期一的日歷牌的圖片。這樣,學生們可以輕松地將Monday這個詞匯與其意義之間產生關聯(lián),并強化了學生們的記憶效果。
運用相似的辦法,教師可以繼續(xù)在微課中展示出毛毛蟲正捧著兩個梨子大口吃的圖片,并呈現(xiàn)出On Tuesday he ate through two pears,but he was still hungry這個句子。運用和上文中相似的方式,教師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們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掌握Tuesday,Wednesday,Thursday,F(xiàn)riday,Saturday和Sunday等目標詞匯的發(fā)音和意義。
環(huán)節(jié)四:教師引導學生們進行故事的延伸和拓展。
在第四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可以針對本堂課的故事教學的主要內容,進一步在微課視頻中給學生們提出一些故事表演的要求,并引導學生們進行故事的延伸和拓展。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結合小學生們的學習特點和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進行如下的教學設計:
首先,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們和小組的成員一起,來進行相關故事的分角色表演。在表演過程中,教師應該注意學生們的語言運用是否準確,是否豐富,以及學生們在故事表演的過程中是否能夠運用肢體語言和面部表情等來靈活地展現(xiàn)故事的內容。
其次,教師還可以要求學生們根據(jù)本堂課所學的故事內容,進行故事的續(xù)寫。也就是說,在這個環(huán)節(jié)當中,學生需要充分地發(fā)揮想象能力,將自己置身于具體的故事情境中,并結合自己對故事的理解和感悟來進行故事續(xù)寫。
二、基于微課的小學英語故事教學設計應該注意的問題
1.故事的情境應該為學生所熟悉。在基于微課的小學英語故事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明確一個問題:到底什么樣的故事才能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什么樣的故事才能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生活體驗去進行閱讀、欣賞呢?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非常明確,即相關的故事情境必須為學生所熟悉。
2.故事語言要有大量的重復性。在選擇英文故事時,教師還應該注意的是,所選擇的故事語言應該有大量的重復性。只有這樣,才能夠對學生進行大量的語言刺激,從而能夠幫助他們進行語言習得。這樣的方式是符合學生的語言學習規(guī)律的。
總之,基于微課的小學英語故事教學模式符合新的小學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并且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值得教師們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嘗試和運用。
參考文獻:
[1]王妙芝.小學低年級英語故事教學實施策略的個案研究[D].西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17
[2]王林鋒.“故事中心”英語教學策略研究[D].西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41
[3]王建鳳.運用“四步故事教學法”培養(yǎng)小學生英語語感[D].南寧:基礎教育研究,201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