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天曉
【摘要】稅收責任是保證稅法運行的有效機制,通過稅收責任的落實有利于推進稅收案件辦理和法治的完善。如果行為人存在偷稅、漏稅的情況,會對國家稅收債權(quán)造成重要的影響,所以必須要追究其行政責任,如果已經(jīng)構(gòu)成犯罪則需要追究刑事責任。范冰冰偷逃稅收的事件多次被推上頭條,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同時也由此引發(fā)大眾對偷稅行為和法律責任的思考。
【關鍵詞】偷稅行為 法律責任 思考
逃稅行為在法律上可以分為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兩種形式。從理論分析來看,行為人逃稅行為本身是法律規(guī)定中的偷稅行為,因此需要承擔行政處罰;但是如果偷稅行為已經(jīng)對國家的稅收秩序造成嚴重的影響,則需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稅收責任在稅法的運營中能夠提供有效的保障,對稅收的發(fā)展以及案件的辦理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對稅收法律問題比較關注,因此在范冰冰偷逃稅收事件發(fā)生后,也引發(fā)了本人對偷稅行為與法律責任的思考。
一、范冰冰偷逃稅收案件
2018年6月,在群眾的舉報下,范冰冰的“陰陽合同”涉稅問題被披露,引起國家稅務局以及社會大眾的廣泛關注,并責成江蘇地稅機關進行核實和清查。通過對范冰冰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其在電影《大轟炸》具體中實際的片酬為3000萬,其中只有1000萬申報納稅,其余的2000萬則通過對合同的拆分偷逃稅務618萬元,同時營業(yè)稅及其附加稅少繳112萬元,共偷逃稅730萬元。同時通過對范冰冰擔任法人的企業(yè)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其共少繳稅2.48億元,偷逃稅1.34億元。江蘇稅務局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管法》對范冰冰以及以其為法人的企業(yè)共追繳稅費2.55億元,滯納金0.33億元[1]。同時由于其隱瞞收入偷逃稅款,處以四倍罰款共2.4億元,公司隱瞞個人收入偷逃稅款處于三倍罰款,共2.39億元,作為法人代表對其偷逃稅處以一倍罰款共94.6萬元。同時對以其為法人的兩個企業(yè)個人所得稅以及少繳稅的處罰,分別為0.51億以及0.65億。
二、偷逃稅行為的判斷
(一)客觀方面
造成納稅人未繳或者少繳稅務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未繳或者少繳稅款的行為都會形成偷稅的行為。我國《稅收征收管理法》中對偷稅行為做出了明確的規(guī)定,給予對稅收行政執(zhí)法效率原則的分析。稅法本身融合了民法以及會計等綜合科目,其中本身具有綜合性和復雜性的特點。同時稅收是一種民事經(jīng)濟行為,因此具有隱蔽性,當事人可以采用多種方法對稅收進行規(guī)避。通過對這兩個因素的分析,為了保障我國稅收更好的完成,防止造成稅款流失,必須要在稅法中對偷稅的行為進行具體的列舉,使得稅法機關在遇到這種情況時能夠立即對其偷逃稅的行為進行確認,并進行稅款以及滯納金和罰款的追繳。
從逃稅行為方式上來看,首先,納稅人違反法定義務以及誠實信用原則對納稅情況進行欺騙和隱瞞造成逃稅;其次,納稅人在稅務登記、憑證管理等方面有欺詐行為構(gòu)成逃稅;再次,納稅人的納稅申報完成后,稅務機關會與納稅人間建立債權(quán)關系,這種虛假的納稅行為導致少繳或者未繳稅務被視為偷逃稅行為。
(二)主觀方面
偷逃稅是故意犯罪中的一種形式,該犯罪行為必須要基于當事人的主觀故意性。從僦收征收管理法》的角度來了看,將偷逃稅行為分成偷稅和漏稅兩種行情況,其中漏稅指的是納稅人在繳納稅款的過程中并非主觀故意未繳或者少繳稅費的行為。針對漏稅行為稅務機關必須要責令其限期進行補交,逾期的需要加補千分之五的滯納金。而偷稅則指納稅人通過隱瞞以及欺騙等手段對納稅行為進行逃避,除了要求納稅人對未繳納的稅款進行補繳外,還需要繳納五倍以下的罰款。通過以上分析可知,對于主觀過錯不同的情況,法律責任也存在一定的差別。
三、偷逃稅行政和刑事責任的劃分
(一)行政責任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管法》的規(guī)定,如果納稅人存在偷稅行為,但是尚沒有構(gòu)成犯罪的,稅務機關需要對納稅人未繳部分的稅收進行追繳,如果逾期需要繳納滯納金。如果納稅人拒繳,則需要納稅人未繳或者少繳費用的50%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同時,如果納稅人沒有根據(jù)法律條例要求的未繳或者少繳的費用已經(jīng)扣除已繳稅款,稅務機關需要對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處以50%以上以及5倍以下的罰款。
(二)刑事責任
硎法》修訂后,對偷稅罪的刑法也做出了明確的規(guī)定。首先,如果偷稅的數(shù)據(jù)在應繳稅額的10%以上,而且超過10000元,或者在受到稅務機關處罰后又出現(xiàn)偷稅行為的,需要給予拘役或者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同時處以偷稅數(shù)額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如果納稅人偷稅的數(shù)額超過應繳稅額的30%,同時偷稅數(shù)額大于10萬元,需要處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處以罰金,罰金數(shù)額需要根據(jù)情節(jié)嚴重程度判斷,具體的數(shù)額為偷逃稅款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
同時在《刑法》中規(guī)定,已經(jīng)采取前款所列手段進行扣繳義務的,如果不繳或者少繳稅款,其數(shù)額超過應繳的10%以上,同時需要繳納的數(shù)額超過10000元的,需要根據(jù)前款的規(guī)定給予一定的處罰。同時對于單位偷稅行為的,需要判處單位罰金,同時對其直接責任人以及主管人員給予一定的處罰,具體的處罰方式依據(jù)201條的處罰條例。
根據(jù)偷稅犯罪行為本身的貪利性特點,需要根據(jù)《刑法》中201條的規(guī)定對自然人犯罪主體在合理的量刑范圍內(nèi)進行處罰,除了判處拘役以及有期徒刑的人身自由刑罰外,還需要處以相應的罰金。211條中也明確的規(guī)定,對于單位偷稅行為,犯罪主體也需要處以一定的罰金。主刑與附加刑需要同時處罰,防止偷稅漏稅人在經(jīng)濟上鉆空子。范冰冰案件中沒有受到刑罰,是因為我國的刑法中規(guī)定,在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及時補繳稅款并繳納滯納金,接受行政處罰的,可以免除刑事責任,但是如果五年內(nèi)再出現(xiàn)偷漏稅的情況則需要接受刑法處置。
四、結(jié)語
綜上所述,范冰冰偷逃稅款的案件在社會上激起千層浪,面對范冰冰天價的稅款追繳和處罰以及免于刑罰等問題受到公眾的熱議。因此本文對偷稅行為的主客觀問題,以及行政和刑事處罰問題進行分析,也提醒社會公眾必須要履行自身的繳稅義務,營造良好的稅務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