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正華
初中階段學生的年齡正處于最佳的認知階段,語文課程的教學能使學生建立一個對事物的良好認知觀念,靈活、精準地表達自己的內心情緒,更加深入地了解國家文化。隨著近些年教育的不斷發(fā)展,初中語文教學水平得到了較大程度的提升,所以想要確保初中語文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就需要對其誤區(qū)進行有效分析,提出有效的改善之策。
目前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一直扮演著課堂主導的角色,所以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如何,直接會影響最終的教學效果。但從目前較多初中語文教師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來看,常忽視理論知識水平的提升方面,使教師總是難以掌握與時俱進的理論教學知識,長期以往,教師只能夠習慣性地根據已掌握的傳統知識框架來教學,這必然會使學生的學習陷入誤區(qū),導致教與學的效果都不理想。
教學水平考核環(huán)節(jié),是激發(fā)教師反思教學過程,針對性調整教學計劃,采取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方法,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但從目前各初中學校的發(fā)展實情來看,忽視了對語文教師教學水平的關注環(huán)節(jié),未設置有效的考核對教師的教學水平進行綜合性培養(yǎng)與測試。長期以往,語文教師的教學熱情會逐漸消退,在課堂教學中總是采取單一的方式來應付教學,試問此種教學背景下,學生如何會有學習興趣,必然會導致教與學取得落后教學結果的現象。
初中語文教材中每篇課文的內容都是完全不同的,想要取得顯著的教學效果,就需要教師根據實際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式。但從目前的初中語文教學來看,較多教師并未意識到此點,無論是對于哪節(jié)課的教學而言,都是統一采取單一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強行的知識灌輸。這樣會喪失課堂的活力與樂趣,使得學生只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枯燥性,而無法感知到其學習的樂趣性,長期以往學生的學習意識會越來越消極,課堂會出現無法集中注意力、擾亂課堂秩序等現象,使教師與學生都處于心煩意亂的狀態(tài)中,難以取得顯著的教學成果。
初中語文教師想要取得顯著的教學效果,重要的前提便是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基礎,這樣才能夠緊跟教學改革的步法,進行與時俱進的教學,并在每節(jié)課教學結束時進行教學方式的反思與優(yōu)化。那么,初中語文教師究竟該如何提升自身的理論知識水平呢?比如,課下可以多去閱讀書籍、新教學文件等,以此來提升自身的教學修養(yǎng)及水平,從而在課堂教學中以最為清晰明了的語言進行教學,使學生明確學習的重難點所在,從而深入理解課本內容及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相信通過教師長期以往的努力與引導后,學生會逐漸感受到語文學習帶來的樂趣,從而不斷提升自身的學習自信及積極性,強化教學效果。
教學水平考核設計的是否合理,也會直接影響最終的課堂教學效果。因此,作為校方領導者,需要對本校語文教師的教學方式及水平進行密切的關注,積極響應教育機構的教育改革,給予每位教師參與校方與校方教研及交流活動的機會,讓每位教師都及時掌握教學改革的趨勢。同時,校方必須要根據語文教師教學的實情,定期設置教學水平考核環(huán)節(jié),這樣既能讓校方明確語文教師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還可以讓教師自己分析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從而在校方引導與教師自主努力的基礎上,對教學薄弱項進行不斷的完善與改進,有效提升教師的整體教學水平,為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奠定扎實基礎。
既然單一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已經過時,那么在新時期的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就需要始終堅持與時俱進的教學原則,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式。比如,在學習某篇課文前,教師需要對其內容進行深入性的挖掘,將之與社會趣聞及當下的熱點時事問題進行結合,激發(fā)學生學習及探究興趣的同時,順利植入教學內容,這樣必能使課堂教學氛圍越來越活潑與有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采取小組合作學習方式,讓學生圍繞課文中某一疑惑點進行討論,最后由各小組派代表來發(fā)表看法,給予每位學生自主表現的機會。之后,教師需對每個小組的討論結果進行評價,以此促使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各課堂教學活動,提升綜合教學水平和學生學習成果。
初中語文教學中存在誤區(qū)并不可怕,可以說這是必然的教學結果之一。但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只可以讓誤區(qū)暫存,不可讓誤區(qū)永存。需要對實際的教學誤區(qū)進行分析與研究,針對性地找出改善誤區(qū)的教學對策,真正為學生的全面性發(fā)展奠定扎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