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惠惠 王鈞 王蘭軍 陳華
摘 ?要:針對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與專業(yè)知識脫節(jié)的問題,該文以《MATLAB語言》中“繪圖”這個知識點為例,結合專業(yè)特點,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將專業(yè)知識與MATLAB函數進行融合,采用融入信息化技術的任務驅動式教學方法,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為最終目標,對該課程進行教學改革。實踐表明,該教學模式切實改善了教學效果。
關鍵詞:MATLAB ?繪圖 ?課程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12(b)-0147-02
《MATLAB語言》是我們“3+2”本科自動化專業(yè)的專業(yè)必修課。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該課程存在教學內容與專業(yè)知識脫節(jié)、教學方法老套、考核方式不靈活、學生學習興趣不高的狀況[1]。
該文以“繪圖”這個知識點的教學過程為例,結合專業(yè)特點,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將專業(yè)知識與MATLAB函數進行融合,采用融入信息化技術的任務驅動式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來提高學習效果,從而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創(chuàng)新能力[2]。
1 ?基于網絡學習平臺的任務驅動式教學方法
在該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們采用任務驅動式教學方法,這是一種以任務為驅動、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主動探究型教學方法,將這種教學方法運用于課堂教學,能夠很好地改善學習效果[3]。
同時,我們在課堂教學中融入了信息化技術,利用學習通軟件平臺,建立了《MATLAB語言》在線課程,將課程標準、授課計劃、任務書、教師講課課件、部分任務仿真案例及課后練習題集上傳到平臺,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學習,也可以在線建立討論組進行小組討論,這樣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習效果。
2 ?教學任務設計
結合自動化專業(yè)特點,根據教學目標精心設計教學任務,并以任務書的形式上傳到學習通平臺,學生在上課之前要提前登錄學習通平臺,下載任務書并熟知該節(jié)課的任務以及任務中涉及到的函數命令。基本上所有的函數命令在幫助系統(tǒng)里都能查找到他們的使用方法。針對繪圖這個知識點,我們這樣設計任務,如表1所示。
3 ?教學實施過程
教師首先分析任務并簡單介紹一些功能命令的使用方法,然后學生分小組討論完成任務的方案,教師巡回指導,任務完成后,每個小組抽出一人匯報具體的結果,最后教師總結補充,并評價小組和個人。整個教學過程都是在機房內完成的,學生每人一臺電腦,每個人都要動手動腦參與任務。
在繪制二維圖形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意引導學生,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首先根據所學的專業(yè)知識分析求解單位階躍響應的方法,然后再分析如何利用MATLAB軟件畫出相應曲線。小組成員之間要集體討論并最終完成任務。具體程序如下。
首先,求解系統(tǒng)的閉環(huán)傳遞函數,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提醒學生注意cloop函數的使用方法。
num=[20];den=[1 8 36 40 0];[numc,denc]=cloop(num,den);
其次,求解階躍響應,其中step函數的使用方法學生需要自己查找。
t=0:0.1:10;y=step(numc,denc,t);[y1,x,t1]=step(numc,denc);
最后,通過兩幅圖對比,注意子圖功能函數的使用方法。
subplot(1,2,1);plot(t,y,'b:',t1,y1);title('響應曲線');xlabel('時間');hold on;subplot(1,2,2);plot(t,y,'r:',t1,y1);title('響應曲線');xlabel('時間');grid on。
響應曲線如圖1所示。
在繪制三維圖形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分析這兩個系統(tǒng)的不同點,以及二維圖形和三維圖形的區(qū)別。同時要多注意個別小組出現(xiàn)討論不積極的情況。編程中用到了循環(huán)語句,很多學生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會出現(xiàn)錯誤,教師要提示學生,讓學生自己想辦法糾正錯誤,最后完成任務。具體程序如下。
首先,求解系統(tǒng)的階躍響應,注意循環(huán)語句的編寫方法。
num=1;Y=zeros(200,1);i=0;
for bc=0.1:0.1:1
den=[1,2*bc,1];t=[0:0.1:19.9]';sys=tf(num,den);
i=i+1; Y(:,i)=step(num,den,t);
end
其次,繪制三維曲面圖,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提醒學生使用圖形保持功能。
subplot(2,2,1);mesh(Y);hold on;subplot(2,2,2);meshc(Y);hold on;subplot(2,2,3);surf(Y);hold on;subplot(2,2,4);surfc(Y)。
4 ?教學效果
該節(jié)課在教師精心設計教學任務的基礎上,改變傳統(tǒng)的講授方法,利用網絡教學平臺,通過小組集體討論,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學習興趣,教學效果有了很大的改善。同時,我們將函數命令融合到專業(yè)問題中,通過解決專業(yè)問題,掌握這些函數命令的使用方法,這使得學生的學習不再枯燥、單一,學生完成任務后有獲得成功的喜悅感。
5 ?結語
在《MATLAB語言》教學中,我們采用了融入信息化技術的任務驅動式教學方法,同時結合專業(yè)特點,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將專業(yè)知識與MATLAB函數進行融合,這樣不但激勵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增強了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精神,同時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余國先,王峻.面向科研創(chuàng)新的MATLAB課程教學模式探索[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1):164-168.
[2] 徐國保.《Matlab 語言及應用》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信息技術與教學實踐融合,2016(24):13-15.
[3] 王玉芳,葉小嶺,陳逸菲.電氣信息類專業(yè)Matlab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軟件導刊,2016,15(11):218-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