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姣
[摘? ?要] 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六年級教材中Culture time 板塊的設置旨在引導學生在接觸和了解英語國家文化的過程中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英語,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國際文化意識?;贑ulture time的教學現(xiàn)象分析,筆者從關注教學方法的趣味性、關注與單元話題及其他板塊的聯(lián)系、關注文化教學的適度拓展、關注教材資源的整合四個方面來提出優(yōu)化Culture time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 小學英語;Culture time教學;現(xiàn)象分析;優(yōu)化途徑
譯林版小學英語從五、六年級開始增加了Culture time 這一板塊,這是一個文化知識學習板塊,目的是讓學生接觸和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知識,體驗中西方文化的異同,從而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英語,并加深對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的認識與熱愛,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國際文化意識。但是很多教師對Culture time板塊缺乏正確的認識,導致在平時的教學中常常出現(xiàn)一些不良的現(xiàn)象。筆者將針對這些現(xiàn)象,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來談一談如何優(yōu)化Culture time 板塊教學。
一、Culture time的教學現(xiàn)象分析
現(xiàn)象一:一帶而過 。很多教師認為Culture time只是一些文化閱讀材料,僅僅給學生提供了一點可有可無的課外知識而已,因此針對這一板塊的教學往往是一筆帶過,只是讓學生聽一遍錄音或者看看圖片,再進行一些簡單的翻譯。學生對這些材料缺乏真正的理解和感悟,認為這不是考試的重點,從而忽視這一板塊的學習。
現(xiàn)象二:要求過高。 有的老師從應試教育的角度出發(fā),本著“寧可做過,不可錯過”的思想,對Culture time板塊中的內容要求學生全部會背會寫,大大加重了學生的學習負擔,讓學生對這一板塊失去了學習興趣。
二、優(yōu)化Culture time板塊教學的途徑
針對以上幾種現(xiàn)象,結合自己在教學中的實踐,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優(yōu)化Culture time的教學。
(一)關注教學方法的趣味性
對于文化信息的輸入,如果單純依靠教師的講解,顯然是非??菰餆o趣的。只有引導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去體驗、去理解文化內涵的能力和習慣,才能使他們領悟到文化的“神韻”。
比如,六年級下冊Unit4 Road safety中的Culture time 介紹了不同國家在交通規(guī)則上的區(qū)別:在中國,除了香港和澳門,其余都是靠右行駛,而在英國是靠左行駛的。這是一個非常直觀的幫助學生進行跨文化意識建構的教學內容,但是教師應該如何處理呢?很多老師就是把這個部分的生詞講一講,然后讓學生讀讀背背,以便在考試的時候能夠進行正確的選擇。很顯然,這樣的教學很枯燥。我們完全可以通過合理的設計,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情景,從而讓學生在操練句型的同時,潛移默化地體驗不同國家的文化差異。
在教學中首先出示溧陽、香港、澳門以及澳大利亞、美國和英國的駕駛員開車的圖片,讓學生自己通過觀察去發(fā)現(xiàn)不一樣的地方,并引導學生去說一說。然后再出示課本的Culture time板塊進行總結:In the UK, People drive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road. In China, except Hong Kong and Macau, people drive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road.接著,請學生上臺扮演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駕駛員,模擬開車的情景,讓學生進行直觀的體驗,進一步加深感受。最后,教師通過一個簡短的文化背景介紹,讓學生輕松地記住香港、澳門以及英國和澳大利亞為什么要靠左行駛。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知識面得到了拓展,而且對國外的文化也有了更加濃厚的興趣。
(二)關注與單元話題及其他板塊的聯(lián)系
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的每個單元都有一個單元話題,并以此為主線,把各個板塊內容串聯(lián)在一起,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所以我們在教學中可以把Culture time板塊與其他板塊組合,在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鞏固本單元所學的語言知識。
以五年級下冊Unit3 Asking the way的Culture time為例,這一板塊介紹了英美兩國詢問廁所位置的不同問法。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利用本單元Cartoon time中Bobby和Tina去看電影為線索,設置Bobby和Tina想上廁所的情境,引出句子:Excuse me, how do I get to the toilet? 并過渡到Culture Time第一幅圖片和Mike 的介紹: In the UK, we ask“Wheres the toilet?”,然后出示第二幅圖,讓學生根據(jù)圖片猜測出Nancy的介紹語:In the US, we ask “Wheres the restroom?”接著讓學生根據(jù)PPT呈現(xiàn)的去廁所的路線給他們指路。這樣的設計既和Cartoon time板塊進行了有效組合,又復習了單元話題。
(三)關注文化教學的適度拓展
Culture time板塊中的內容比較簡短,一般只是一兩句話以及相關的圖片。但在教學中,我們可以適當引入一些相關的課外文化知識,使其變得豐富生動,從而加深學生對外國文化的理解。
以五年級上冊Unit1的Culture time為例,學生了解“Tea is popular in China. Coffee is popular in western countries”后,教師可以讓他們說說在中國和西方國家還有什么食物受歡迎,如:Dumpling is popular in China. Pizza is popular in western countries. 接著,可以播放一個介紹中西方不同飲食的視頻,觀看后,教師和學生一起進行如下討論,T: Can we have western food and drinks in China now? S1: Yes, we can have hamburgers.S2: We can drink Coca Cola.S3: We can... T: Can Americans eat Chinese food in the US now? S1: Yes, they can eat noodles. S2:They can eat...通過討論,讓學生了解到了中西方的許多美食,并意識到如今中西方飲食文化的相互交融。
又如,學生在學習了六年級上冊Unit 7 Protect the Earth的 Culture time中對地球日和世界環(huán)境日的介紹之后,為了開闊學生的視野,我特地補充了以下幾個與保護環(huán)境相關的節(jié)日: World Water Day is on 22nd March. World Forest Day is on 21st March.World No-Smoking Day is on 31st May. World Animal Day is on 4th October. Tree Planting Day (Arbor Day) is on 12th March.并讓學生圍繞本單元所學詞匯和句型,談論作為學生在這幾個節(jié)日中分別應該做些什么,在日常生活中又應該做些什么。談論之后我又要求他們任意選擇一個節(jié)日進行寫話練習,有學生這樣寫道:World Animal Day is on 4th October.Animals are our friends.We all live on the Earth.We should protect them.We should not kill them.Protect animals, lets do together.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不僅讓學生了解了地球日和世界環(huán)境日,還了解了其他一些相關節(jié)日,進一步培養(yǎng)了他們的環(huán)保意識,并且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運用語言的機會,使他們的聽說讀寫能力都有了提升。
(四)關注教材資源的整合
為了使文化與語言知識相互促進、相輔相成,教師要做有心人,要在全面地解讀整套譯林教材的基礎上,對教材資源進行系統(tǒng)的整合和準確的歸納,歸納出各個語言知識點以及與其對應的相關文化知識點,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文化意識和交際能力。
如,在教學三年級上冊Unit8 Happy New Year的Cartoon time時,因為這一板塊介紹的是Bobby開生日聚會,所以教師可以借機介紹和“聚會”這一主題相關的文化知識:五年級下冊Unit8 Birthdays中Culture time的內容:People in the West usually open their presents as soon as they receive them. 以及六年級下冊Unit5 A party中的Culture time內容:When you go to a Western party, you should take a gift.這樣可以讓學生提前進行了解,提高學習興趣。
我們也可以對文化知識進行以下類別的歸類復習:中西方的不同飲食文化和飲食習慣、中西方不同的節(jié)日、中西方不同的特色運動、各個國家的特色動物、各個國家的特色景點等等。在分類復習的過程中,學生對文化知識進行了比較、概括與整合,充分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提高了學習英語的興趣。
綜上所述,教師要重視Culture time板塊的教學,要充分發(fā)揮這一板塊的功能,并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因素,逐步滲透英語國家的文化知識,幫助學生開闊視野,提高學生的文化意識和交際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郭有吉.談譯林新版英語文化板塊的教學策略[J].江蘇教育,201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