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從洪
摘要:在小學體育運動教學中,教師除了要關注學生的體育運動發(fā)展情況外,還要注重對學生安全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的安全是一切體育運動開展的重要前提,教師應當鄭重對待學生的運動安全,積極構建體育運動安全機制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安排。在體育運動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各方面健全體育安全機制的措施,采取合理且科學的教學方法進行體育運動教學,防止學生在運動時因為各種因素所導致的人身安全隱患。這樣使學生在人身安全的情況下進行更高效的體育運動,促進小學體育運動教學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體育;運動安全機制;教學分析;策略
1 全面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構建體育運動安全機制
在小學體育運動教學中,合理的體育運動安全機制應當從兩方面具體展開:一是體育教學課堂;二是學生的學習生活中。首先在體育課堂上體育教師應當以學生體育發(fā)展作為教學的重要目標,而體育安全是這一切目標的重要前提。教師在進行體育運動的教學安排時要深入了解整體學生的不同特點,比如不同年級不同年齡的學生的身體特征和心理特征,根據(jù)這些實際的情況結合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為學生提供科學且合理的運動項目,在保證學生安全的情況下進行有效地體育鍛煉。除此之外教師要加強與班主任和家長之間的溝通,了解每個同學的性格特點、身體狀況以及特殊情況等等,比如有的同學可能會有身體上的殘疾,而有的同學在心理上會有一定的性格缺失,教師應當充分考慮到這些情況才能對癥下藥有針對性地進行體育教學。這種形式可以構建高效的體育運動安全機制,使學生在體育運動過程中不僅保證了運動安全,最重要促進了身心的共同健康成長。合理的體育運動機制除了構建合理的體育教學課程外,學校也應當承擔起對學生體育安全的責任,學??梢栽谛鹊恼褂[板上張貼大字報進行安全意識的宣傳,或者可以給每個教學樓的走廊設置安全墻,為學生普及安全的知識。這種方式學生會在潛移默化中加強對體育安全的注重,同時通過安全知識的認知可以注意自身在體育運動中的身體安全。教師或者學校還可以為學生開展有關的安全教育大會,以會議的形式警示學生體育運動安全的重要性,以此來保證體育運動安全機制的穩(wěn)定構建。
2 規(guī)范體育教學課程設置,為體育運動的安全開展做好前提
將體育運動安全機制落實在體育運動教學中,教師應當從體育教學課程的方方面面進行考慮,以此來保證安全機制的高效運轉。首先教師需要注意的是對學生的體育運動訓練,訓練的強度不能跨越等級,運動量必須按照從少到多,運動強度也必須從小到大這樣進行有效的等級訓練,這種訓練方式可以保證學生的肢體或肌肉充分地適應每種訓練強度,避免了造成意外損傷的幾率,以此來保證學生的體育運動安全。除此之外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體育運動穿著管理,學生的體育運動穿著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體育運動效果,關聯(lián)著學生的運動安全。在進行體育課程時教師一定要檢查學生的著裝,男生不得穿皮鞋,女生不得穿高跟鞋,避免在運動過程中出現(xiàn)腳扭傷的情況。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安全的監(jiān)督,比如體育運動前后帶領學生做好熱身與伸展活動,這樣防止突如其來的運動帶給學生的肌肉損傷,以免學生拉傷韌帶。而在進行專項的體育運動訓練時,教師要結合學生的不同身體素質、學習能力、基礎技術掌握能力等體育基本素養(yǎng)進行合理的運動安排,這樣防止了較高強度的體育教學對于不同身體狀況學生所造成的身體損傷。比如在進行籃球訓練時,首先要讓男女分組展開不同的訓練,避免了在運動過程中男生力量過強帶給女生的肢體碰撞傷害。另外在進行鉛球運動時,教師應當將班級的男生或女生進行總體的分隊,除此之外在分好的男生隊和女生隊中進行重量等級的排列,以體重為基準分成幾個不同的體重范圍小組,讓他們展開針對性的鉛球強度訓練,以此來保證他們的身體安全,避免了過重的體育運動負荷帶給身體的影響。
3 注重學生的體育器材使用教學,保證體育運動的高效性與安全性
在小學體育教學課程中,教師應當將學生的安全作為教學課程的重要前提,在保證學生安全的情況下展開合理且高效的體育運動。在體育運動過程中涉及到了許多對于體育器材的使用,比如一些球類、桿類的運動。在體育運動或訓練中教師應當注重學生對體育器材的合理應用,避免體育器材的誤用造成的人身安全隱患。比如在對學生進行鉛球的訓練時,教師應當根據(jù)訓練的場地、訓練的強度、訓練的目標進行合理的安排。訓練場地應保證場地周圍無人員流動,而在學生投擲鉛球時其他的學生也不可以進入鉛球投擲地點的范圍內。除此之外對于計量學生鉛球投擲距離的裁判學生,教師一定也要對其進行有關鉛球投擲規(guī)則的普及,讓它能夠有效地避免鉛球投擲所帶給自身的身體傷害。另外在進行足球運動學習時,教師除了傳授于學生足球運動的技巧和戰(zhàn)術外,還應當為學生大量普及有關足球運動的安全知識,讓他們在進行訓練時能夠避免這些對身體產(chǎn)生傷害的錯誤示范。同時教師應當對學生進行心理上的教育,讓學生在運動過程中奉行“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體育運動精神,與他人進行良性的團結協(xié)作或競爭,以這種方式來保證學生在足球運動過程中盡可能少地與他人發(fā)生口角或身體碰撞爭執(zhí)等。通過這些合理運動器材的使用情況以及相關教學項目的內容安排,便可以保證小學體育運動安全機制的高效運行。
4 總結
總的來說,教師想要保證小學體育運動安全機制的有效實行,就應當針對教學課程設置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有效的分析,使課程的內容以及強度呈現(xiàn)合理化,而學生又能在進行體育運動時對體育安全知識進行充分的認知,避免體育運動等多種因素給自身帶來的傷害,以此有效地推動小學體育運動安全機制的進步與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張正民.論我國學校體育發(fā)展方式轉變[D].北京體育大學,2015.
[2] 司欽如.小學體育運動安全機制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5(01).
[3] 高天光.小學體育運動安全機制分析與策略[J].知識文庫,2015(21).
(作者單位:四川省綿陽市梓潼縣雙板鎮(zhèn)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