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再論歷史逆時思維

      2019-04-16 07:05馮一下
      歷史教學·中學版 2019年3期
      關鍵詞:教學啟示

      關鍵詞:逆時思維,歷史時序,教學啟示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0457-6241(2019)05-0031-08

      歷史事物都發(fā)生、存在于一定的時間之中。認識歷史事物絕不能離開其發(fā)生、存在的時間。歷史時間是歷史認識(思維)的重要對象。不僅如此,歷史時間還為人們認識歷史事物,以及歷史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開啟了一個重要的視角及維度。從歷史時間切入并以其為基本脈絡的歷史思維,可稱之為歷史時間思維。

      依據(jù)歷史時間的次第和序列,我們可將歷史時間思維劃分為三大類型:(1)歷史順時思維;(2)歷史逆時思維(亦稱歷史逆向思維、倒溯思維);(3)歷史共時思維。歷史順時思維為人們所熟知,相關研究成果甚多。歷史共時思維因其與歷史空間(首先是歷史地理空間)思維緊密相關,研究成果亦不少。唯獨歷史逆時思維一直未引起我國歷史教育界同仁的重視。有鑒于此,本文集中就此談一看看法。因筆者近年發(fā)表的《在史學發(fā)展的長河中審視時序問題》等文已簡要論及歷史逆時思維,故本文屬于“再論”。

      一、從思維實例看歷史逆時思維的涵義

      什么是歷史逆時思維?我們先呈現(xiàn)一些思維實例。

      馬克思善于進行歷史逆時思維。在他青年時代撰寫的“博士論文”中,就從伊壁鳩魯哲學追溯古希臘哲學。尤其重要的是,在其不朽巨著《資本論》中,為揭示商品拜物教的屬性和秘密,他從資本主義時代的商品和商品生產(chǎn),逆時思索,一直追溯到古亞細亞和古羅馬的商品和商品生產(chǎn)。當代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者楊耕在《唯物主義歷史觀研究》和《危機中的重建:唯物主義歷史觀的現(xiàn)代闡釋》兩書中,都提醒我們要注意這兩個重要思維實例的價值。①

      毛澤東起草的《人民英雄紀念碑碑文》是一個典型的歷史逆時思維范例。碑文全文如下:

      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zhàn)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zhàn)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nèi)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斗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2013年,習近平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閉幕會上的講話中,面對當今,追溯歷史,深刻闡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深厚歷史淵源和廣泛現(xiàn)實基礎:

      實現(xiàn)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這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條道路來之不易,它是在改革開放30多年的偉大實踐中走出來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多年的持續(xù)探索中走出來的,是在對近代以來170多年中華民族發(fā)展歷程的深刻總結(jié)中走出來的,是在對中華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傳承中走出來的,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廣泛的現(xiàn)實基礎。

      以上所舉均是歷史逆時思維的經(jīng)典實例。歷史逆時思維并不神秘,人們經(jīng)常進行這種思維。再看幾個例子。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這是意大利歷史學家克羅齊的經(jīng)典論斷。楊耕先生指出,這個論斷,實際上是克羅齊歷史逆時思維的成果。因為在克羅齊看來,“人們都是從當代出發(fā),并根據(jù)當代的知識結(jié)構(gòu)和價值觀念認識歷史的,所以,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①

      一位中國近代史研究者在其介紹北洋海軍廣乙艦管帶、在甲午海戰(zhàn)中打出中國軍艦擊中日艦第一炮的林國祥軼事的文章中,寫下了一段具有歷史逆時思維特征的文字:

      林國祥這個名字,跟他的同學鄧世昌相比,知道的人并不多。

      124年前,林國祥作為廣乙艦管帶曾勇戰(zhàn)甲午第一戰(zhàn)——豐島海戰(zhàn),并打出了北洋艦隊擊中日艦的第一炮。

      134年前,他作為濟安艦管帶參加了馬尾海戰(zhàn)。

      144年前,23歲的林國祥成為船政培養(yǎng)的第四位近代艦長,隨即作為琛航號的管駕,參與了對抗日本侵臺事件,往來臺灣和大陸運送兵員和軍火,當時25歲的鄧世昌是他的大副。

      林國祥,這位歸國華僑的傳奇人生,長期湮沒在歷史之中。②

      一位成都街道史愛好者在研究順城街的前世今生時,也進行了這種思維。如他仔細研究了現(xiàn)在的成都街道圖后,先將其與民國時期的成都地圖作比較,接著再與清代成都地圖比較,于是這條街的變化便基本弄清楚了。通過采訪,他記下了不同的人對十年前、二十年前、三十年前、四十年前的順城街記憶,從而深化了對順城街的認識。③這是用歷史逆時思維進行微觀史研究的一個實例。

      在重大歷史事件發(fā)生或結(jié)束、重要歷史人物誕生或逝世整十、整百周年舉行紀念活動,是世界普遍流行的做法。如2018年,我國隆重紀念了馬克思誕生200周年、《共產(chǎn)黨宣言》發(fā)表170周年、改革開放40周年,很多國家紀念了第一次大戰(zhàn)結(jié)束100周年。2019年,我國將隆重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在這些活動過程中我們都要進行歷史逆時思維,從現(xiàn)實追溯歷史,思考相關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對后世的影響,以及當今我們應從中借鑒的經(jīng)驗,吸取的教訓。

      在日常生活中,逆時思維也很普遍。比如,教研組新來一位年輕同事,學校領導介紹說他是某某學校畢業(yè)的碩士。交談時,我們會問他,本科在哪里上的?中學在何處讀的?又如上醫(yī)院看病,醫(yī)生往往會問,近期有什么反應、用過什么藥?接著問再早呢?更早呢?這種例子,舉不勝舉。說逆時思維無時不有,絕非夸張。

      通過以上思維實例,筆者對歷史逆時思維有了以下認識:

      第一、歷史逆時思維是歷史時間思維的重要方式,在歷史學習、研究和日常生活中,人們會自覺或不自覺地進行這種思維。

      第二、歷史逆時思維的普遍性和廣泛性,表明它的發(fā)生具有必然性和必要性。

      第三、歷史逆時思維的最大特點是,歷史思維的主體都將逆時排列的歷史事物作為思維的客體(對象)。這一點是我們把握歷史逆時思維的關鍵。

      第四、“逆時排列”歷史事物,主要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按照今天——昨天——前天的“嚴格逆向次第”,①排列歷史事物;一種是大體上從現(xiàn)實(現(xiàn)在)追溯歷史(過去),但時間不具體或較為模糊。與此對應,歷史逆時思維這一概念就有狹義和廣義之別。

      第五、歷史逆時思維與歷史順時思維明顯不同,但二者相反相成,豐富了歷史時間思維方式。

      第六、研究歷史逆時思維是歷史時間思維研究不可或缺的課題。這種思維方式長期被我國歷史教學界忽視和冷落的狀況應盡快改變。

      二、對歷史逆時思維的理論探討

      在談及歷史逆時思維理論研究時,筆者首先想到馬克思。早在19世紀中期,馬克思在《〈政治經(jīng)濟學批判〉導言》中就說:“人體解剖對于猴體解剖是一把鑰匙。反過來說,低等動物身上表露的高等動物的征兆,只有在高等動物本身已被認識之后才能理解。因此,資產(chǎn)階級經(jīng)濟為古代經(jīng)濟等等提供了鑰匙?!藗冋J識了地租,就能理解代役制、什一稅等等,但是不應當把它們等同起來?!雹谠凇顿Y本論》第一卷中,馬克思又說:“對人類生活形式的思索,從而對它的科學分析,總是采取同實際發(fā)展相反的道路。這種思索是從事后開始的,就是說,是從發(fā)展過程的完成的結(jié)果開始的?!雹墼凇顿Y本論》第一卷翻譯為法文時,經(jīng)馬克思修訂,這段話有了新的表述:“對社會生活形式的思索,從而對它的科學分析,遵循著一條同實際運動完全相反的道路。這種思索是從事后開始的,從已經(jīng)完全確定的材料、發(fā)展的結(jié)果開始的。”④馬克思的精辟論述奠定了歷史逆時思維研究的理論基礎,并為這方面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法國年鑒學派第一代代表人物之一馬克·布洛赫在《為歷史學辯護》一書中,既專設一節(jié)講“由古知今”,又專設一節(jié)講“由今知古”。他一方面強調(diào):“歷史的時間卻是實實在在的活生生的現(xiàn)實,它一往直前,不可逆轉(zhuǎn)。正是在時間的長河中,潛伏著各種事件,也只有在時間的范圍內(nèi),事件才變得清晰可見?!绷硪环矫妫终f:“如果認為,史學家考察歷史的順序必須與事件發(fā)生的先后完全吻合,那真是個極大的錯誤。雖然,他們事后會按歷史發(fā)展的實際方向敘述歷史,但在一開始,卻往往如麥特蘭所言是‘倒溯歷史的,這樣更便利。任何研究工作,其自然步驟往往是由已知推向未知的”。布洛赫還意味深長地說,只有一門科學,“它既要研究已死的歷史,又要研究現(xiàn)實”,這門科學就是歷史學。⑤《為歷史學辯護》中文版譯者張和聲等注意到這個問題,認為布洛赫提出的“倒溯”的歷史研究方法與馬克思的名言“人體解剖對于猴體解剖是一把鑰匙”一脈相承。⑥

      法國年鑒學派第二代的杰出代表人物費爾南·布羅代爾的論文集《論歷史》第三部分“歷史學與現(xiàn)時代”,收錄了兩篇文章,一篇題為《在巴西巴伊亞:用現(xiàn)在解釋過去》,一篇題為《文明史:用過去解釋現(xiàn)在》。在他看來,歷史逆時思維實質(zhì)是“用現(xiàn)在解釋過去”,歷史順時思維是“用過去解釋現(xiàn)在”。二者相反相成,都是歷史思維的重要方式。⑦

      在我國,研究歷史逆時思維的學者不多,他們當中成果最突出的當推楊耕先生。他是從馬克思的“從后思索法”的角度來研究這個問題的。他指出,從后思索法是“馬克思一貫主張的思維方法”。其基本要求,一是要選擇思維的出發(fā)點,進行典型分析;二是認識社會形態(tài)和社會關系,進行總體分析;三是從發(fā)展的結(jié)果開始,“逆向溯因”,通過由“結(jié)果到原因的反歸來把握歷史運動的內(nèi)在邏輯”。楊耕強調(diào)指出,馬克思主義歷史觀的從后思索法為我們正確認識撲朔迷離的歷史運動,提供了一把“金鑰匙”。這種方法把過去、現(xiàn)實和未來聯(lián)結(jié)在一起,是一種“超前的、體現(xiàn)著時代精神的科學方法”。①

      與絕大多數(shù)同行一樣,筆者以往也忽略了歷史逆時思維。近幾年研究的收獲除本文第一部分末尾所述的認識外,結(jié)合教學工作還有幾點也在此與大家交流。

      第一、歷史逆時思維之所以必要和重要,首先在于,歷史事物及其存在時間雖然是歷史思維的對象(客體),但是,歷史事物不會主動地進入的頭腦,供人“思維”。除學生上歷史課,按歷史教科書內(nèi)容從遠到近、從古至今認識一個個歷史事物外,人們總是因現(xiàn)實生活中的某種需要或刺激,才聯(lián)系到相應的歷史事物,啟動歷史思維。如國內(nèi)外很多人因注意到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實行單邊主義,大幅度提高很多種進口貨物關稅,想到1930年美國總統(tǒng)胡佛簽署的霍利-斯穆特關稅法,全面提高關稅稅率,引起國際市場報復,加劇經(jīng)濟危機的歷史情景;因讀了2018年10月美國副總統(tǒng)彭斯全面攻擊中國的演說,便想起1946年丘吉爾的“鐵幕演說”;因讀了2018年初冬美國加州森林火災的報導,想到1910年導致美國森林防火救火體制變化的那場大火災。這樣的思維實例舉不勝舉。由此可知,從現(xiàn)實回溯歷史、從今天回溯昨天和前天是人們經(jīng)常進行的思維活動。

      第二、以往我們總以為一維的時間只能單向流逝,絕不可能回復。這說的是自然的客觀時間。而客觀歷史時間一旦進入人的頭腦之中,成為思維的對象后,就成了人的主觀時間,而主觀時間是可以被人任意排列的。如唐朝建立、安史之亂、唐朝滅亡三個重要歷史時間節(jié)點,我們可按數(shù)學的排列組合方式將其作如下幾種排列:

      A.618年(唐朝建立)、755年(安史之亂)、907年(唐亡)

      B.618年(唐朝建立)、907年(唐亡)、755年(安史之亂)

      C.755年(安史之亂)、907年(唐亡)、618年(唐朝建立)

      D.755年(安史之亂)、618年(唐朝建立)、907年(唐亡)

      E.907年(唐朝滅亡)、618年(唐朝建立)、755年(安史之亂)

      F.907年(唐朝滅亡)、755年(安史之亂)、618年(唐朝建立)

      以上6個組合中,A、F都是有意義的歷史時序排列。這好比眾人列隊,從高到低,從低到高,都是有意義的正常序列。而A是歷史順時思維的成果,F(xiàn)是歷史逆時思維的產(chǎn)物。在歷史學習和研究過程中,這兩種思維都不可忽視。B、C、D、E是無意義的錯亂排列,可以排除。

      第三、以往我們總是將“時序”局限于順時序列。實際上并非如此?!靶颉笔嵌嗔x詞,漢語工具書一般以“次第”為其第一義,以“排次第”為其第二義。時序或歷史時序所說之“序”,既可以是第一義,也可以是第二義。換句話說,時序和歷史時序,既可以順向排列,也可以逆向排列,正如安托萬·普羅斯特所說,人在回憶自己的歷史時,既可從現(xiàn)在追溯到童年,也可以從童年漸次進到開始工作之年,等等,二者都是有序的時間排列。②故歷史順時思維和逆時思維,都屬廣義的歷史時序思維范疇。

      第四、與歷史順時思維相比,歷史逆時思維有其長處和優(yōu)勢。筆者認為,它為我們提供了一種與最常用的歷史順時思維相反相成的歷史思維方式,從而大大擴充了歷史思維的視野,提高了歷史思維的深度、長度、廣度和信度,使人們能獲得更多的有價值的歷史思維成果。古人云,兼聽則明,偏聽則暗。思維與此同理。兼思則明,偏思則暗。具體地說,歷史逆時思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一些。

      1.促使歷史思維啟動。

      上文已經(jīng)說過,布洛赫早就指出,雖然歷史學家一般是按歷史發(fā)展的實際方向記敘歷史,但思維開始時往往是“倒溯歷史”的。普通人與此相似,雖然習慣于按歷史發(fā)展的實際方向述說、記錄歷史,但其歷史思維活動卻往往開始于“倒溯歷史”。

      2.有助于我們探尋和發(fā)現(xiàn)歷史事物發(fā)生、發(fā)展變化及其終結(jié)的原因,尤其是遠因。

      發(fā)現(xiàn)和解釋歷史事物發(fā)生、變化和消亡的原因,是歷史思維的重要目的,歷史順時思維和歷史逆時思維無不如此。但歷史順時思維長于發(fā)現(xiàn)和探索歷史事物發(fā)生發(fā)展的近因、直接原因和導火線等。歷史逆時思維則可追溯到很早很早以前,從而發(fā)現(xiàn)歷史事物發(fā)生變化的遠因、間接原因等。因此,論者認為,“逆向溯因”是歷史逆時思維和從后思索法的一大優(yōu)勢。從上文所引習近平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的精辟論述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這種優(yōu)勢。

      3.有助于我們發(fā)現(xiàn)和認識歷史事物的影響,尤其是長遠影響。

      評價歷史事物和歷史人物,指出其意義和影響等,也是歷史思維的重要目的。歷史順時思維一般偏重于“蓋棺定論”,更多的是分析和評價當時的或短時段影響,即便涉及中、長時段影響,也往往較為空洞,且難以實證。而歷史逆時思維則多為歷史思維主體從其所處時代,去看歷史事物長期的、深遠的影響,且可用豐富的史料去證實。如評價中國近代歷史人物張謇,按順時思維模式,都是從他出生起,一年一年地或按階段介紹其生平時事跡,至其病逝,接著做一個評價,得出他是一個“失敗的英雄”(胡適語)的結(jié)論。但在他離世很多年后的今天,當我們面對張謇留下的豐厚歷史遺產(chǎn),追溯他所處的時代和他的作為,我們會更清楚地認識到其人其事的歷史價值。

      4.有助于我們在歷史長時段中,把握歷史發(fā)展大勢,揭示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

      歷史順時思維和歷史逆時思維都可以是短時段思維和中時段思維,也可以是長時段思維,但從人的思維習慣看,順時思維短、中時段偏多,逆時思維中、長時段偏多。長時段的逆時思維則有助于發(fā)現(xiàn)和揭示歷史的規(guī)律。如當我們從當代占主流的中國民族關系觀“交融”論,回溯現(xiàn)代占主流的民族關系觀“融合論”、中古近古的“同化”論,直到上古的“華夷”論時,我們就可以發(fā)現(xiàn)民族關系觀乃至中華民族形成、發(fā)展的一些重要規(guī)律。

      5.有助于今古關聯(lián),讓后人從前事和前人中吸取歷史的經(jīng)驗和教訓。

      歷史逆時思維開辟了聯(lián)系古今的便捷思維通道。人們常說的“殷鑒不遠”“前車之鑒”等,都與歷史逆時思維相關。唐貞觀年間,唐太宗一再追溯隋煬帝所作所為,記取其亡國的教訓。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的捷報傳來,毛澤東同志欣喜之余追溯歷史,寫下寓意深刻、引人深思的詩句:“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在我國學術界和歷史教學界,歷史逆時思維研究尚處起步階段,很多問題等待我們?nèi)ヌ接?,其?yōu)勢等待我們?nèi)グl(fā)現(xiàn)。以上所述,不一定抓住了關鍵,望同行匡正、補充。

      三、歷史逆時思維對歷史教學的影響

      作為歷史時間思維的一種重要方式,歷史逆時思維必然要影響歷史研究和歷史教育。限于篇幅,下面集中談談中學歷史教學中歷史逆時思維的影響。

      (一)歷史課程標準中滲透的歷史逆時思維

      《普通高中歷史課程課標標準(2017年版)》中主要表現(xiàn)為:

      1.課程目標的逆時追溯。高中新課標在闡釋核心素養(yǎng)目標時,追溯了舊課標確定的老目標,即“三維”目標,指出新目標是對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的“整合”與提升。

      2.重視歷史與現(xiàn)實的聯(lián)系。新課標一再將歷史問題與現(xiàn)實問題相提并論,強調(diào)“古今關聯(lián)”,要求學生嘗試從歷史的角度解釋現(xiàn)實問題。如從課標中的《學業(yè)質(zhì)量水平》表可以看到,凡是“能夠表現(xiàn)出對歷史的反思,從歷史中吸取經(jīng)驗教訓,更全面地更客觀地認識歷史和現(xiàn)實問題”者,則表明核心素養(yǎng)達到了較高乃至最高的層級了。

      3.增加了許多與現(xiàn)實生活(包括長效時政熱點)緊密聯(lián)系的新的歷史教學內(nèi)容要點。這一點在選擇性必修課模塊“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中最為明顯?,F(xiàn)將該模塊里中國古代史新增內(nèi)容要點與現(xiàn)實社會的關聯(lián)列表說明之。

      4.今與古、現(xiàn)實與歷史關聯(lián)密切的教學案例和評價案例中的歷史逆時思維。如從關照我國加大開放力度的現(xiàn)實,設計了“世界視野下的中國航?;顒优c海上貿(mào)易”“考察中國歷史上的外來農(nóng)作物”兩個教學案例;關照城市化加速推進的現(xiàn)實,設計了“從唐長安和北宋東京認識唐宋社會及變化”的教學與評價綜合案例。

      (二)歷史教科書編寫中的歷史逆時思維

      歷史教材是在歷史課程標準指導下編寫的,教材中也體現(xiàn)了歷史逆時思維。

      以往中學歷史教科書講孔子思想,一般講兩點,一是以“仁”為核心的倫理思想,一是以“有教無類”為核心的教育思想,基本不涉及政治思想。面對加強政治文明建設,加強法制建設、法治與德治并重的現(xiàn)實政治,新的歷史教科書的編寫者追溯歷史,聯(lián)系古今,必然要重視孔子政治思想的價值,部編本《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孔子和儒家思想”一目及“材料研讀”中表述到:

      面對當時的社會動蕩,孔子在政治上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張以德治國,要求統(tǒng)治者愛惜民力,休養(yǎng)生息。他反對苛政,認為統(tǒng)治者只有實行德政,使人民心悅誠服,社會才能穩(wěn)定。

      材料研讀:

      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論語·為政》

      你認為孔子提倡“為政以德”“道之以德”有什么積極的意義?

      (三)對歷史教學各環(huán)節(jié)的影響

      歷史逆時思維對教師教學的整個過程和各個環(huán)節(jié)都有相當?shù)挠绊?,這里擇要說明幾點。

      1.對教學準備的影響

      學習課程標準,領會其精神掌握其內(nèi)容是備課的第一步。而現(xiàn)今初中歷史老師學習課標一般都要從2011年版課標回溯至2001年版課標,高中老師都要從2017年版回溯至2003年版,比較其變化與異同。有的老師還要回溯到年代更早的歷史教學大綱?;厮莸哪康木褪茄芯孔兓?,并思考作出修改的原因。

      2.對教學主題確定的影響

      進行教學設計是現(xiàn)今備課的核心環(huán)節(jié)。設計時歷史老師都要為各個單元、各課(節(jié))設計主題,找到課魂。教學實踐經(jīng)驗告訴我們,好的“課魂”大多具有古今關聯(lián)、現(xiàn)實與歷史融為一體的特點。如唐朋、安玲二位老師為《宋元時期的都市與文化》一課設立的教學立意(課魂)是“市民文化的興起和發(fā)展”。為什么會以此為課魂呢?設計者說,原因之一是“當代中學生對城市生活的豐富多彩有著直觀的了解,以市民文化統(tǒng)領本課內(nèi)容,結(jié)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他們還將《元朝的統(tǒng)治》一課的教學立意設立為“元朝的政治貢獻——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治理”。究其理由,一是考慮到我國當代的行省制度與元朝的重要政治制度——行省制度有淵源關系;二是在治理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方面,可以借鑒元朝的一些經(jīng)驗和教訓。周長森老師在設計高中《中國古代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的教學立意時,把中國古代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中的“小農(nóng)”與當代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中的“小農(nóng)”聯(lián)系起來考慮,將本課課魂確定為“小農(nóng)經(jīng)濟”,結(jié)構(gòu)主線為“小農(nóng)”與“大國”的關系。

      3.對新課導入的影響

      新課導入是一種藝術。歷史逆時思維對新課導入的影響具有廣泛性,很多老師都是從現(xiàn)實生活中的現(xiàn)象、問題導入歷史課程新內(nèi)容的。如部編本《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第1課“中國早期人類的代表——北京人”是從“從猿到人”導入新課的,但在實際教學中,這樣導入本課教師的很少,因為老師們普遍認為,這是小學生熟知的常識,缺乏新意。相當多的老師是從周口店遺址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導入本課講述的。詹天佑一課,青年教師鄭婷婷應邀到異地上展示課,因她是乘動車去的,便用展示高鐵路線圖、火車票和講述自己乘坐動車的感受導入新課,看似隨意,實際是“無縫對接”,效果驚人的好。有的老師在2017年初講《大蕭條與羅斯福新政》一課時,以競選時宣稱要仿效羅斯福總統(tǒng)的特朗普宣誓就職導入,并稱這樣設計的意圖是“通過特朗普欲效仿羅斯福的新聞以及人們對他的懷疑,使學生產(chǎn)生疑惑,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集中學生注意力”。

      4.對教學重點選擇的影響

      部編本《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第12課“漢武帝鞏固大一統(tǒng)王朝”,講漢武帝鞏固大一統(tǒng)王朝的政治措施,一是實施推恩令,二是建立刺史制度,派刺史監(jiān)視地方高官、豪強及其子弟。若從當前加強廉政建設,反貪防腐的現(xiàn)實出發(fā),進行逆時思維,就會把本目的重點放在刺史制度上,而將實施推恩令作為次要內(nèi)容。和不少同行一樣,筆者以往對歷史上的刺殺行為較感興趣,荊軻刺秦王、林肯被一演員刺殺、薩拉熱窩事件等故事,課堂上總是要細細地講的。但“九·一一”事件后,從當代的反恐斗爭的現(xiàn)實出發(fā),逆時思考歷史,聯(lián)想到這些歷史事件,產(chǎn)生了該不該講、講了會不會有負面影響等一些系列疑慮。此后,筆者不再渲染歷史上的刺殺行為了,實在不能繞過去時,也僅簡單提及而已。

      5.對歷史解釋的影響

      長期以來,中學歷史教科書往往稱都江堰為大型綜合性水利工程(或樞紐),在解釋其綜合性時,則說具有防洪、灌溉和運輸?shù)裙δ?。接著還會說,這里的“運輸”,主要不是行駛舟船,而是將從岷江上游原始森林中砍伐出來的大量木材,扎成木筏,讓其順流而下,滿足全川以至外省對木材的大量需要。近年我國大力加強生態(tài)文明建設,長江流域天然林保護工程(簡稱“天?!惫こ蹋┭杆偻七M,天然林嚴禁砍伐。面對現(xiàn)實,倒溯歷史,追溯都江堰的修建利用史,這種解釋顯然不合時宜。因此,現(xiàn)今包括筆者在內(nèi)很多歷史老師都不提這方面的“貢獻”了,大家都將都江堰定義為“大型生態(tài)型水利工程”,指出其最顯著特點是“無壩引水”,而這也是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都江堰與青城山一起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的主要理由。與此類似,以往我們從擴大耕地面積這一視角出發(fā),總是充分肯定圍湖造田、開墾荒山營造梯田的積極意義,而在環(huán)境保護意識日益增強的今天,失之片面的評價自然就不應出現(xiàn)于歷史課堂上了。

      6.對教學資源選取的影響

      歷史逆時思維要求教師從現(xiàn)實需要出發(fā),選擇與現(xiàn)實聯(lián)系緊密的歷史材料來充實教學內(nèi)容。如講兩漢歷史,如考慮到維護國家統(tǒng)一和領土領海主權(quán)完整的“國家意志”,教師很可能就會補充并充分利用《西漢后期疆域圖》和《東漢疆域圖》。因為,在《西漢后期域疆域圖》上,標注出的“西域都護府”證明西漢后期天山南北地區(qū)(今新疆地區(qū))已歸屬我國中央政府管轄。

      7.其他影響

      如對學生歷史探究活動的安排、教學方式方法的選擇也有影響,此不一一說明。

      (四)對歷史測評題設計的影響

      當下,各種歷史測評題的設計者在設計過程中,都會進行活躍的歷史逆時思維,其設計出來的題目,很多是現(xiàn)實與歷史、現(xiàn)在與過去關聯(lián)緊密,現(xiàn)實性強,貼近時政熱點和學生生活的新鮮活潑的試題,這樣的試題在近年的高考歷史試卷(含文綜卷)中比比皆是。以下所舉,僅僅是2018年高考卷中的幾個例子(見表2)。

      表2中的第4題(栽培大豆題)的材料主要摘自一篇題為《“一帶一路”視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傳播》,這個題目反映出高考歷史命題專家的思維“密碼”:從現(xiàn)實回溯歷史,通過歷史逆時思維來設計試題,已成為高考歷史試題設計的主流。正因如此,難怪有的歷史老師套用克羅齊“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這一廣為流行的“名言”,感慨:“一切高考歷史試題都是當代史試題”。

      (五)對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影響

      《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2017年版)》將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作為高中歷史課程的目標。這個目標也應是九年義務教育(初中)歷史課程的目標。上面我們已從四個方面說明了歷史教育教學各方面與歷史逆時思維的關聯(lián),而這些影響最終都會歸結(jié)為對學校中的歷史學習者——學生的影響上??梢钥隙ǎ蠋熀蛯W生活躍的歷史逆時思維,有助于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提升。其具體表現(xiàn),自然首先是有助于學生歷史時空觀念的提升和完善。除此之外,對其他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也大有好處,比如,學會并善于運用“從后思索法”,就豐富了唯物史觀的歷史認識方法。注意將歷史與現(xiàn)實結(jié)合,就使史料實證的視野擴大,使豐富多樣的現(xiàn)實性強的生活化的材料也可以作為史料來使用。逆時思維不僅可以提高歷史解釋的效果,而且讓學生既能解釋歷史問題,又能解釋現(xiàn)實問題。逆時思維和順時思維相結(jié)合,有助于學生把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融于一體,把個人(個體)——家庭(家族)——家鄉(xiāng)——國家——天下(世界)聯(lián)系起來,在關注個人的發(fā)展的同時,更加關注家庭和家鄉(xiāng)、國家和世界(天下)的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

      歷史逆時思維并非萬能,本文之所以為它說了很多“好話”,是因為以往我們對它太不關心了。不過,歷史逆時思維的確是歷史時間思維的一種重要方式,具有歷史順時思維和歷史共時思維無法代替的功能與功效。歷史逆時思維與歷史順時思維、歷史共時思維有機結(jié)合,良性互動,定能讓歷史時間思維綻放出更艷麗的花朵,結(jié)出更豐碩的果實。

      【作者簡介】馮一下,成都大學退休副教授。

      【責任編輯:李婷軒】

      猜你喜歡
      教學啟示
      基于學生發(fā)展視角的中考試題分析
      口譯大賽選手心理壓力分析及教學啟示
      大學英語學生作文語言錯誤分析研究
      尊重差異 別樣人生
      英語錯誤分析對教學的啟示
      英語錯誤分析對教學的啟示
      綜藝節(jié)目對語文閱讀教學的啟示
      共生理論給大學英語教學帶來的啟示
      職業(yè)技能大賽對《網(wǎng)頁設計與制作》教學的啟示
      大學英語四六級翻譯測試對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的啟示
      铜山县| 汶上县| 德安县| 松潘县| 渑池县| 曲麻莱县| 马尔康县| 调兵山市| 芷江| 昆明市| 苍溪县| 黎川县| 福海县| 榆中县| 台北市| 香港 | 迁西县| 滨州市| 铜鼓县| 中超| 民县| 象山县| 玉环县| 油尖旺区| 监利县| 河池市| 太仓市| 凤台县| 安岳县| 武胜县| 汪清县| 桂平市| 东辽县| 夏邑县| 久治县| 美姑县| 澄城县| 佛山市| 昭苏县| 铜山县| 尤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