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池 楊彩霞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課文是重點。從課文中學習基礎(chǔ)知識,掌握寫作技巧,培養(yǎng)學生情感,增強學生理解,樹立學生正確的價值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wù)。就如何教學生有效學習課文展開論述。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課文教學;有效策略
小學課文是學生學習的重點,但是老師對課文的教學不當,學生學習不得法,會大大影響學習效率,導致學生成績不理想,學習興趣不佳。小學語文老師在教學中要認識到課文對學生學習語文的重要性,對學生情感培養(yǎng)、興趣激發(fā)以及價值觀的樹立的重要性,靈活采用多樣的教學方法,教學生在掌握課文基礎(chǔ)知識的同時,學會閱讀課文、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提升學生成績,樹立學生對語文學習的信心,推動小學語文教學的發(fā)展,實現(xiàn)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下面,本人就以教小學生學好課文為基礎(chǔ),談幾點有效的教學方法。
一、預習課文為有效學習打基礎(chǔ)
預習無論是對課堂教學來說還是學生學習來說都非常重要,是為有效課堂打基礎(chǔ)、做準備的關(guān)鍵??墒怯捎诶蠋煂︻A習的作業(yè)只布置不檢查,學生對于預習的作業(yè)也就是出現(xiàn)了應付現(xiàn)象,沒有認識到預習對課堂學習的重要性。作為新時代的小學語文老師,我們要深入領(lǐng)會素質(zhì)教育對學生全能發(fā)展的要求,在預習中培養(yǎng)學生獨立學習、獨立思考的習慣和能力,讓學生自主學習,發(fā)現(xiàn)語文的美、語言的美。在預習課文時,要讓學生從以下方面入手:首先,通讀課文,試著理解課文,發(fā)現(xiàn)課文中的生詞、生字還有不懂的句子、段落;其次,要把生詞、生字查字典注明,并了解它們的解釋。如《竊讀記》,學生在預習的時候就會發(fā)現(xiàn)這樣一些生字:腋、懼、轆、檐、酸等,學生經(jīng)過查字典不但掌握了它們的準確讀法,還了解了它的解釋,不但有利于課文的理解,而且還能讓學生積累知識;第三,讓學生在預習的時候,試圖理解課文中“我很快樂,也很懼怕”的這種心理,走進課文,感受課文;第四,讓學生在預習課文的過程中,找出疑問,提出問題,比如“標題中‘竊讀是什么意思的理解。”“課文第五段在文中的作用?”等等。有了這些充分的預習準備,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果以及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二、讓學生通過對比學習課文
學習課文有很多種方法,如,對比法、線索法、圖畫法、欣賞法、支點法、串連法等,老師要根據(jù)課文的不同引導讓學生用不同的方法進行學習,這樣既能幫助學生快速理解課文、走進課文,又能起到理想的學習效果,讓學生學會閱讀、發(fā)現(xiàn)信息,找出重點和文章中心。比如,在《巨人的花園》這一課文的教學中,老師就可以運用對比手法,引導學生學習。首先,通過巨人回到花園中前后景色的對比,如,春天鮮花盛開、夏天綠樹成陰等,還有那冷漠的“高高圍起的墻”,還有被拒絕在花園外面的孩子等。有了這樣的前后對比,同學們就可以理解巨人的花園陷入“一片荒涼”的原因,幫助他們理解課文;其次,通過巨人砌墻前和拆墻后不同態(tài)度比較,如,不讓孩子們在花園里玩,還有“都滾出去!”這樣激烈的語言訓斥,到后來的他拆了圍墻,把花園還給孩子們等,又一次加深了學生對課文中心的理解;第三,再通過巨人前后感受的對比,把課文推向了高潮,也讓學生明白,美好是要與人分享才更美好的道理。學生根據(jù)以上三點的對比,清晰地掌握了學習課文的脈絡(luò),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提升教與學的效率,達到理想的課堂效果。
三、引導學生結(jié)合情感學習課文
小學課文都是經(jīng)過有關(guān)專家層層篩選,從價值、情感、故事、人物等方面認真審核后才進入課本的,所以篇篇都文質(zhì)兼美,有故事、有人物、有情感,能讓學生在學習的知識同時,培養(yǎng)學生情感,提升學生的認識價值。比如,在學習《去年的樹》這一篇童話課文時,老師就以那只小鳥恪守信諾為線,抓住其中的友情引導學生學習。首先,通過樹和鳥形影不離的情意,讓學生深入課文,閱讀課文,真切體驗樹與鳥之間的深厚情誼,還有從小鳥的“明年春天一定回來,給你唱歌”這句承諾中,加深學生對友誼的認識和理解;其次,通過鳥為了信守諾言對樹的苦苦尋覓,如,它無奈且焦急地問樹根、問大門、問小女孩,它不辭辛苦地飛越山谷、飛向村莊等等經(jīng)歷,讓學生深刻體會到小鳥對友情的尊重和珍惜,有效提升了學習質(zhì)量。
四、教學生結(jié)合主線學習課文
每一篇課文都有它串連前后的主線,如情感、故事、人物等,都可以作為一篇課文的主線,把課文緊緊地連接起來,讓它形成一個整體,有豐富的內(nèi)容。老師在給學生教學課文的時候,完合可以找到課文的主線,讓學生根據(jù)線索,層層遞進,深入學習,達到讀懂課文、理解課文、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比如,在給學生教學《小木偶的故事》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根據(jù)它的構(gòu)思巧妙,還有以“笑”為線索的故事情節(jié),如,老木匠給小木偶臉上笑的表情,幫助小木偶得到快樂,從而導致小木偶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什么心情都是一副笑嘻嘻的表情,因而受挫的不幸遭遇,告訴我們生活中笑很重要,因為它能給人帶來快樂,但僅僅有笑還不能面對復雜的生活,我們得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心情,這樣才能真正體驗生活的美好,品嘗生活的酸、甜、苦、辣,并在不同的體驗中得以成長。讓學生抓住主線,一能幫助學生很好地理解課文,還能讓學生根據(jù)課文的心理活動和情感,提高自己的情感認知,提升學生對課文的有效學習。
總之,小學語文的知識內(nèi)容都在課文中,所以老師對課文的有效教學,關(guān)系著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質(zhì)量。作為小學語文老師,我們要充分認識課文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通過對課文的有效教學,積累學生知識,培養(yǎng)學生情感,激發(fā)學生興趣,保證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李衛(wèi)東.語文教學學法指導的主要方法及原則[J].河南教育,2004(9):22.
[2]李桂蓮.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學法指導[J].才智,2008(6):86.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