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改背景下,數學教學工作也要進行創(chuàng)新,以更好地適應時代的發(fā)展和教育的需求,實現孩子的全面發(fā)展,提升數學綜合水平。教學活動要和生活緊密結合,要能夠實現理論和實踐的結合,為學生創(chuàng)造出更好的學習空間和環(huán)境。結合教學實際,簡要分析在新課改背景之下小學農村數學教學中如何實現生活化教學。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
要實現農村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老師必須要將教學內容延伸到生活領域,轉變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增加課堂教學的生活氣息。為此,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以生活中的事物為出發(fā)點提出數學問題
知識內容往往是來源于生活的,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就需要以生活中的事物為例,結合數學知識點,適時將生活中常見的問題引入課堂當中,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容易接受,也更容易理解。例如,在講認識人民幣這一節(jié)內容的時候,老師就可以結合生活實際,讓學生更快更好地學會這一知識點。老師可以事先布置作業(yè),讓學生在家中熟悉不同面值的人民幣,也可以布置買東西的任務,讓學生通過親自的實踐,認識不同人民幣之間的換算。這比單純地講解知識更容易讓學生接受,學生也更感興趣。
二、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提升小學數學課堂學習質量和效率
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活動中,老師需要盡可能地營造輕松愉悅的氛圍,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和學習積極性,讓每個人都能夠積極參與其中,切實感受到數學的魅力,并感受到在實際生活中數學的作用。為了達到這一目的,老師在講課的過程中就需要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實現生活化教學。
例如,在講解兩位數的乘法這節(jié)內容時,老師可以創(chuàng)設一個買票的生活情境,并以此為切入點展開教學。某景區(qū)規(guī)定,大人門票為20元每人,小學生門票為10元每人,如果總人數超過25人,則一律按照10元購票。某小學五年級學生集體去景區(qū)游玩,一共有學生325人,教師35人,采用何種購票方式最為劃算?這是一道和生活緊密相連的問題,通過這一情境的創(chuàng)設,老師可以將學生帶入到生活中,讓他們通過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進而達到兩位數乘法教學的目的,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也能夠更好地掌握兩位數乘法的一般規(guī)則。
情境的創(chuàng)設,不僅能夠將數學知識與生活相連,實現生活化教學,還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和學習積極性,在實踐中提升他們的數學綜合能力。
三、將生活化案例貫穿于教學始終
在小學農村數學教學活動中,要想實現生活化教學,需要將生活化的案例貫穿于教學活動始終,無論是在課前的預習,還是在課堂的講解過程中,或是在課后的練習中,都需要用生活化的案例作為引導,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課前預習的過程中,學生要接觸到新課程,為了讓他們更好地理解新知識,減輕課堂學習的負擔,實現主次分明、詳略得當的聽課效果,就要融入生活案例。數學要求學生具有縝密的邏輯思維能力,如果學生的預習工作做得不好,很影響課堂的聽課效果。老師在布置預習作業(yè)的時候,要結合學生的特點,將新知識和生活實際結合起來,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fā)布置預習作業(yè),設置與生活聯系密切的例子,讓學生能夠通過動手操作理解知識,這樣在上課的時候既能夠活躍課堂氣氛,又能夠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由于農村學校教學硬件設備較為落后,給課堂教學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農村老師要想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點,就需要抓住農村的優(yōu)勢特點,并在教學中發(fā)現創(chuàng)新,將農村的生活實際再現于課堂之中。
在課后練習環(huán)節(jié),學生也需要將學到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當中,強化知識體驗,將知識轉化為能力。老師將課堂知識傳授完之后,必須要布置一些與生活相關的題目,且這些題目要具有趣味性,能夠調動起學生完成的熱情,目的是將學生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中,并通過課后的體驗鞏固已學的知識。例如在學習完濃度之后,要求學生回家之后給家長泡一杯糖水。要求學生根據家庭人員的喜好確定放入糖的多少,并根據糖與水的比例計算濃度。這一作業(yè)既能夠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學生也會樂于去完成。
新課改背景下,給教學工作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老師要不斷總結經驗,結合學科特點和學生特點,將實踐和教學緊密結合。本文以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為例,對如何實現生活化教學提出幾點建議,希望對今后的教學工作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王瑞強.淺談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J].關愛明天,2016(3).
[2]李金明.論新課改背景下的數學教學生活化[J].成才之路,2017(22):81.
[3]趙家美.尋找生活中的數字:新課改下農村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探討[J].新一代月刊,2014(3).
[4]夏明輝.論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J].中外交流,2017(20).
作者簡介:趙正奎(1961—),男,安徽明光市人,小學高級教師。
編輯 趙飛飛